提起科幻了

高平历史网 2022-02-06 05:09:11

提起科幻,第一反应必然是面向未来与未知,那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的这本科幻小说集《科幻中的中国历史》,难道是在逗我?

不死心的我又翻了《辞海》,其中对科幻的定义是:以科学上的新发现或新成就为根据,幻想预见未来的一切,常与各种不同形式的艺术结合表现,如科幻小说、科幻电影等。

历史已经发生,何来新发现、新成就,更何谈预见?一代大师库布里克在1968年拍摄的电影《2001太空漫游》中,尽管以数百万年前的人猿作为开头,但最终的指向依然是未来,是茫茫未可知的宇宙。

也正是看中了这种对未来的力量,中国的科幻先驱者才在民族危亡之际,专门抽出精力把科幻引进国内。1903年,正在日本留学的周树人在翻译《月界旅行》(凡尔纳的《从地球到月球》)时,就称科幻小说导中国人群以行进,必自科学小学始。此后的一个世纪,无论科幻如何起落,指向未来的形象总是确定的。

然而,科幻其实并非如此流于表面,它蕴含着更深远的可能性。与其说科幻所想象的是科技本身的发展,不如说是其所依托的世界观所揭示出来的神奇世界这些世界无法被限制在特定的时间维度上。

达7516万人次 这样一来,用科幻写历史就显得合乎逻辑了。

最典型的,比如时间旅行。早在马克吐温1889年的作品《亚瑟王宫廷的康涅狄克美国佬》中,就有一个19世纪的美国人阴差阳错回到了亚瑟王时代,帮助古人实现工业文明。德坎普1939年的《唯恐黑暗降临》,主人公也回到了罗马帝国崩溃后的意大利,不仅保存了古典文化,还引入了现代文明。

科幻小说中的时间旅行者,总爱用现代思想与科技去尝试改变古代,而且往往穿越回风起云涌的历史节点,让历史的必然性多了一些偶然的小插曲。穿越题材后来在中国的文界发扬光大,只不过主人公一般无心改良古代科技,一心和古代帅哥谈恋爱。

在《科幻中的中国历史》书中的《晋阳三尺雪》一文,以五代宋初时北汉都城晋阳(今太原)的毁灭为背景,讲述了一个时间旅行者的发明创造,读来颇有丝绸朋克的感觉。他把自己住的地方命名为汉庭,解释为大汉的庭院;发明了蒸汽动力的马车,命名为保时捷,解释是保证时间、出门大捷;甚至发明了机械版的互联总之是一本正经地胡说八道。

然而,时间旅行者创造的一切,连同晋阳城被烧得干干净净。写入正史的依然是晋阳大火,而非那会儿就有了汉庭和保时捷。这也是几乎所有这一类历史科幻小说的结局,一切都发生了,但不会改变流传下来的历史。

用科幻写历史的另一种类型,是或然历史从既定历史的世界中分叉出来的,假如历史不是这样则会怎样?刘慈欣的《西洋》就想象了这样一个故事:如果那一天,郑和的舰队没有返航,而是继续往西

刘慈欣在文中写了很多主角对不上但十分眼熟的场景:公元1997年7月1日,英国人在热烈庆祝北爱尔兰回归;明朝船队首航美洲已有500多年,北美洲依然被称为中国新大陆;纽约港立着上百米高的郑和像,一只巨手指着前方的新大陆

在历史洪流中投入一颗小石子,也许将使千年之后的世界大河拐大弯。这一类历史科幻小说并不渲染华丽的高科技,更多提供的是一种思考方向,毕竟以史为鉴是中国人信奉的圭臬。

时间旅行者没有改变历史,或然历史单辟了另一种历史可能性,还有一种历史科幻则是全然错乱,暂且称为错史吧。在书中的《征服者》一文,成吉思汗居然要求丘处机发明地球大炮来征服宇宙。量子力学、基因改良、冬眠技术丘处机发明了不少高科技,但故事越荒诞,人性却愈凸显。至于你看到的是征服者的贪婪,还是英雄的执着,就仁者见仁了吧。

最后,想说说为互联贡献金句最多的作家鲁迅先生。在科幻小说进入中国之初,大部分人尚在为其能开启民智而欢欣鼓舞时,弃医从文的他就用医生的锐利目光,看到了科幻的另一个迷人之处,写下了《故事新编》。在似曾相识又面目全非的故事中,不乏科幻元素,比如在讲大禹治水的《理水》一文中,天上有飞车来去。但文中各路官员的做派、百姓的困苦和麻木,依然是清末民初的刻骨写照。

当人们投入一种崭新的未来时,必然会带着他们的整个历史。无论科幻还是历史,最终指向的,永远是当下。

贵阳包皮过长治疗费用多少钱
东莞治疗白癜风医院费用
沧州白癜风最好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