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定斯基的音乐性分析

高平历史网 2020-03-15 01:42:39

康定斯基的音乐性分析

康定斯基的音乐性分析

康定斯基是俄罗斯杰出的画家和美术理论家,因为其作品的抽象性被称为是抽象界的先驱。康定斯基的作品不仅抽象,而且还很有音乐性,充满音乐的节奏感,所以后世艺术家都会被康定斯基的音乐性折服。

康定斯基作品

那么康定斯基的作品的音乐性表现在哪里呢?在康定斯基的理解中,绘画和音乐其实是有很大的相似性的。在康定斯基的观念里,音乐和会绘画都是可以宣泄情感的最佳工具,而且在某种程度上,音乐和绘画还是可以相互表示的,而色彩和音响一样,都具有旋律效果,色彩甚至有交响乐一样的震撼力。针对这个观点,康定斯基在《论艺术的精神》等学术作品中都写到过,他说自己会大量用音乐来作为论述艺术中普遍存在的抽象性,他还在艺术实践中践行自己的观点,即将音乐和绘画柔和在自己的作品中。他用色彩来展现音乐中心灵震荡的效果,康定斯基的这种直接倾听“内在声音”的能力是很多艺术家不具有的。

分析康定斯基的作品就能发现,康定斯基使用的颜色是充满节奏感的。比如红色是中偏高的银色,在画面中就比较活泼,是控制画面的主调,在红色周围穿插其他的颜色,使整个画面成为一个连贯的整体,加上线条的粗细搭配,这样整幅画就非常有音乐感。在《构图第二号》这幅作品中,主题故事被埋葬在抽象中,然后以急促运动的色块来展现音乐性。

美术家康定斯基的作品

蒙德里安是上个世纪荷兰著名的作家,蒙德里安作品非常多,他和荷兰的“风格派”是当时的一种艺术运动,而且这个运动并不局限于绘画,所以蒙德里安作品对当时的建筑、家居、装饰、设计等领域都有一定的影响,下面具体来看看蒙德里安作品及其特色。

康定斯基作品

1910年之后,蒙德里安便开始非常喜欢和崇拜立体主义。蒙德里安有一幅名叫《灰色的树》的作品,树木是蒙德里安非常喜欢的题材,在这幅画中

康定斯基的音乐性分析

,他把梵高的表现性和野兽派色彩的非描述性与法国的新艺术运动融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成型的而且造型感十分强烈的作品,非常具有个人特色。这幅画的尺寸大小是78*107,完成于1912年,现在这幅画被珍藏在荷兰海牙格敏特博物馆。由这幅画就可以看出,当时的蒙德里安已经是陷入立体主义的块面结构中不可自拔。

1917年蒙德里安和几位好友一同创立了风格派社团,还为这个社团创立了杂志。之后蒙德里安曾提出抽象艺术的首要和最基本的规律就是艺术的平衡,他的这一观点在其作品《构图》中有充分的体现,这幅作品的大小是61850厘米,现在被收藏家收藏了。在这幅画中也处处体现着蒙德里安在处处排除曲线,尽量用直线和横线的特点,他用大大小小不同的色块来追求表里平衡、集体平衡。

后期的蒙德里安在自己的作品中已经不画眼睛可以看得见的实物,而是全用直线、直角、三原色和三非原色来抽象表现。

莫霍利纳吉和康定斯基的关系是什么

康定斯基是出生于俄罗斯的杰出画家,被评为抽象艺术的先驱人物。莫霍利·纳吉是美国籍的艺术家,被评为是20世纪最杰出的前卫艺术家之一。那么莫霍利·纳吉和康定斯基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莫霍利·纳吉照片

莫霍利·纳吉和康定斯基之所以会发生联系主要还是因为一所艺术学校,这所学校就是20世纪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学校,包豪斯。这是所学校是德国魏玛市的公开包豪斯学校的简称,后来被称为设计学院,这所学校为世界培养了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不少艺术家也都在这里任教过,莫霍利·纳吉和康定斯基都在这里工作过。

1923年,莫霍利·纳吉被聘请为包豪斯学院的教授,并且还担任金属工作室的主任。在包豪斯任教期间,莫霍利·纳吉就开始用照相机进行一系列的摄影实验,他还打破了常规的透视规律,使用各种剪辑方法和制作技术,强化了照片的结构。在教学上,莫霍利·纳吉教导学生要学会将观察和思考相结合,还鼓励学生多多利用投影的造型。

康定斯基在1921年重回德国的时候被聘为包豪斯的教授,和莫霍利·纳吉成为了同事,在学校期间,康定斯基在受到俄国至上和构成主义思想的影响,他的绘画风格开始由之前的自由抽象转为另一种抽象形式。

所以莫霍利·纳吉和康定斯基之间最主要的关系就是同事关系,而莫霍利·纳吉后来很早就离开学校了,康定斯基最后还成为了副校长。

三岁宝宝不爱吃饭是什么原因
西宁男科医院哪家好
烟台男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