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刊幸福村里的欢笑声了
高平历史网 2021-12-25 05:11:14
【特刊】幸福村里的欢笑声
■哈密 马志娟
频道页:核心关键词 2016年10月,伊州区东郊开发区建起了一座新村——幸福村。伊州区700多户农牧民陆续从深度贫困的山区搬来,成为幸福村的村民。
如今,幸福村道路平阔、设施齐备。短短半年多时间
,昔日祖祖辈辈生活在大山里的农牧民,今日生活在现代化的美丽乡村里,个个舒眉展目。幸福就“写”在村民们的脸上。
眼前这一切,离不开哈密市委和伊州区政府的关怀和努力,也离不开河南援疆项目的大力支持。
“农牧民尽管搬进了新居,生活环境和条件改善了,可个别人头脑仍然封闭,思想仍然落后,脱贫致富的主动性不强,因此‘搬出来’只是起点,‘富起来’才是难题。”伊州区东郊管委会主任杨艳娟说,这是幸福村刚建成不久,市委和伊州区委最担心的事。其实这也正是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领导们的所思所想。
搬迁农牧民多数来自高寒山区和边远牧区,几乎没有什么家底,能够自主创业的人少之又少;让他们到城区打工,同样存在着文化程度低、工作能力有限和适应性差的问题,尤其是他们中相当一部分人不懂汉语,适合他们的工作实在太少。
“有些长年累月生活在深山的牧民不会讲汉语,等他们学了汉语再找工作,谈何容易。”伊州区东郊管委会副主任阿不都热合曼阿不力孜提起这事愁眉不展。他说,幸福村社区建成后,社区与周边纺织、食品等多家企业对接,解决了70名农牧民就业,社区内保安、绿化等公共服务岗位也解决了60人就业,但还有一部分农牧民就业困难。
河南援疆前方指挥部领导们认识到,对于这些从深度贫困山区搬迁来的农牧民,采取产业扶贫的模式,最适合他们的莫过于就近就地解决就业了。
今年年初,围绕搬迁农牧民就近就业问题,河南省投入援疆资金9700万元,用于幸福村的扶贫产业建设项目,建设农牧业生产加工区(含就业培训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如今,河南省援建的产业扶贫项目已初见成效。
“我们一家四口以前住在山区,只有十几只羊,一年下来只能吃饱肚子,挣不上钱。搬过来以后,社区推荐我和我丈夫都找到了工作,我在离家这么近的东郊农场打工,我丈夫在社区物业公司管水电,一个月我们可以收入4000元钱。”从伊州区天山乡搬迁来的维吾尔族牧民茹仙古丽艾尼莎高兴地说。
菇仙古丽说的东郊农场是伊州区政府利用援疆资金,回购当地企业的1.4万亩建有观光挂果大枣的园艺地,土地由企业统一管理经营,每名农牧民都参与收益分红,还可接纳大量农牧民长期务工。
幸福村村民在给枣树剪枝。 ■马志娟摄
给枣树剪枝、平整田间道路、除草等简单易学的劳动,不需要多高的文化程度,对于农牧民来说,只要身体健康,都能轻松应付,因此,这种离家近、能挣钱,还方便照顾家庭的好事,深受农牧民欢迎。阿不都热合曼告诉,目前东郊农场发出招工通知刚满一个星期,来打工的搬迁农牧民已达到310名,他们从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农牧民,转变为每天只上8小时班的工人,都由衷地感到自豪。“这么大的农场要大量招工,这几天还有更多的村民要来这儿上班。”走在东郊农场的枣树地边,看着那些正给枣树剪枝的农牧民,阿不都热合曼说话的口气也变得轻松了。
据了解,利用援疆资金,东郊农场将打造成为集特色林果业、现代农业观光旅游业、休闲度假娱乐业、特色养殖业为一体的扶贫产业园区。“产业园区建成后还能提供近千个就业岗位,农牧民就业、创业的渠道会更多,幸福的日子还在后头呢!”杨艳娟说。
肠易激综合怎么治经常闹肚子
经常闹肚子
- 上一页:燃油助动车强制报废环保燃气车辆热销计划
- 下一页:特刊幸福村里的欢笑声覆盖
- 《水电建设工程》特种邮票发行
-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 后悔没早看到这些"神"设计,漂亮又实用,众所周知是这3个地方
- 专访丨《三仙饭》:已出版的书和不能出版的生活
- 光子方程仪
- 揭秘准妈妈肚子上那条神秘的“孕妇中线”,看完你就明白了
- 去朋友新家,我一看客厅不曾阳台,采光差,皱了下眉他就不高兴了!
- 德国4月PPI同比攀升33.5% 因能源价格飙升
- 60岁单身大爷不再婚,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安享晚年,让人十分羡慕
- 60岁的年龄,20岁的身材,这6位越老越帅气的男明星,太专一了
- 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 南财话你知丨银保监会:2018年以来总共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六部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