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义务自掏腰包中信信托产品或破刚性兑付吗

高平历史网 2022-05-06 02:17:22

浴室宜暖和 环球外汇1月24日讯的“三峡全通”计划即将迎来终局。资料显示,2011年12月28日,“三峡全通”信托计划成立,分四次完成募集,信托本金共计13.33亿元,期限为18个月,全部为现金形式认购。信托资金全部用于向宜昌三峡全通涂镀板公司发放流动资金贷款。

该信托计划融资方三峡全通公司在多方融资未果的情况下,已连续两度拖欠该项目的本息,其中1月14日和16日两次应到账本息总额为5.9亿元。

有业内人士认为,拍卖抵押资产将会是该信托项目委托人中信信托所能采取的最后风险处置方式。而中信信托则表示,将不会去实现刚性兑付。这意味着该事件有可能成为信托业首度破除“刚性兑付”魔咒的案例。

不同于以往信托公司的处置方式,如“青岛凯越门”事件中,涉事方先以自有资金归还投资者,实现刚性兑付并将抵押资产收归名下,然后再进行公开拍卖。而此次信托计划受托人中信信托,将不会为该项目先行兜底。

中信信托副总经理李子民近日在公开场合表示:

刚性兑付本身是一个自造词汇,只要信托公司本身管理信托计划合法合规,那么就没有义务在投资收益无法兑付的情况下自己拿资本金垫付。

据悉,为解决多方负债带来的流动性危机,三峡全通曾尝试向多方再融资。但受内外部因素影响,三峡全通的尝试收效不大。

超声波振动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