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电话本何须大惊小怪计划

高平历史网 2021-11-05 06:14:11

本何须大惊小怪?

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远比看到的更激烈,若能提供更为便宜的资费方式,谁都不会错过的,哪能等得到来革命,腾讯想炒作,也不能宠着他胡来不是?

昨夜,本突出推出“免费”业务,一时间万能论支持者们再度狂欢,革运营商命的声音再次甚嚣尘上。其实,根本无需大惊小怪,类似的OTT业务如今已经很常见了,运营商也没有那么脆弱,不是说被革命就能被革了的,对本不要有太多期待了。

本的市场冲击力被严重高估,媒体舆论愿意追捧打压运营商更多的是为了顺应民意。被运营商压榨了这么多年,民众普遍对运营商缺乏好感,打击运营商的消息往往能引起民众欢呼,而事实上,本的价值有些言过其实了,革命什么的还是别扯了。

早在今年年初手Q就已上线了同类功能,而且是在明显的位置,不过,手Q的络通话功能并没有在业界引起太大反响。我在当时曾撰文《手Q易信通话免费,运营商知道么?》称腾讯当时选择手Q率先尝试络功能而不是,为的是不想因太过招摇的舆论影响力而引发运营商的“格外”关注。

时过境迁,10个月时间过去了,市场出现了变化,近日有媒体披露,中移动已开始研究短信将按流量收费的方案,按此发展下去,通话收费的方案大幅度调整也是势在必行的事情。运营商的态度转变,意味着络市场空间即将放开,所以腾讯选择此时将推上前台,借着的影响力率先抢占络通话市场。

然而,免费并不是推出的功能,而是打着旗帜的通讯录产品,独立于之外的APP——本。其安装量不可与同日而语,在豌豆荚、360助手和91助手的安装量分别为43W、35W、10W+,如此少的用户基数谈撼动运营商完全是无稽之谈。

腾讯的目的是希望借舆论的鼓吹,推广本的安装量。本得到的关注度要远胜于手Q推出免费通话的时候,腾讯自家分发产品应用宝显示,本下载量已到达2263万人次。看来用应用宝的对腾讯是真爱,比用其他应用商店的用户更喜欢腾讯的产品。

本报王峰北京报道 腾讯2014Q2财报显示,总活跃用户8.29亿,智能终端月活跃帐户突破了5.21亿。基于手Q的络通话功能都并未能得到用户认可,连手Q用户零头都不到的本又能掀起什么风浪?

有分析认为,相比、手Q等过于沉重的移动IM,通讯录产品提供免费络功能更简单直接,腾讯将“通讯录”更名“本”是为借势的影响力,推出更简单的络通话功能,同时能规避运营商对本身的打压。

这里面存在一个误区,就算运营商会不满腾讯推出OTT通话功能,也不会直接打压独立的产品,而是直接向腾讯总公司施压,所以无论免费通话功能以什么形式呈现,运营商要是真有心打压,躲是躲不过的。

通讯录产品正逐渐显现出市场价值,尤其在语音通话市场,这关乎腾讯移动IM的未来处境,所以腾讯是不会错过这个市场,相比用在通讯录市场竞争,推出独立产品更直接有效。与当年腾讯有手Q,还推出的道理一样,在不同的市场需要有一款更有针对性的产品。

回到产品本身,本的“免费”通话也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好,免费概念是用来忽悠那些对互联一知半解的普通用户。本通话功能有两种,一种是常规的通过运营商的直拨,收费方式与之前一样;另一种是络通话,需要在2G/3G/4G或wifi络下运行。

而2G/3G/4G流量也是要钱的,家用wifi也是花钱从运营商那里买的,所以说,“免费”只是噱头,正常情况并不存在真正的免费。当然你用公共wifi或者别人家的wifi时你可以认为它是免费的,就像你拿公司或朋友打时也是免费的一样。

据官方介绍,本在2G/3G/4G络下通话一分钟消耗约300K流量,花费约为0.03到0.15元。实际上这并不便宜,目前运营商在许多地区推行虚拟,移动在杭州高校推出了省内10元2000分钟的虚拟通话套餐,也就是0.005元/分钟,远比OTT通话更便宜,而且通话质量更好、用户体验更简单直接。

三大运营商之间的竞争远比我们看到的更激烈,若能提供更为便宜的资费方式,谁都不会错过的,哪能等得到来革命,各位看官可以省省了,腾讯想炒作,也不能宠着他胡来不是?

本所谓的免费通话功能并没有足够的成长空间,首先,它打动不了对话费最为敏感且最常接触互联的学生群体;其次,商务通话的时候谁会用不稳定的络?;第三,60、70后普遍还不适应通讯录产品,通话仍会以直接拨号为主。

冷静点看待问题,目前的络仅适合在部分场景下使用,最多只是常规直拨的补充附属品,所谓的“革命”、“取代”还言之过早!

石家庄专看妇科医院
怎么缓解牙疼
荆州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