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一生中都有哪些故事這些故事又有何啟示

高平历史网 2019-11-22 03:35:21

孔子一生中都有哪些故事这些故事又有何启示

故事一: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

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

验的形成却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

,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故事二: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故事三:树德与树怨

孔子的弟子子羔,名叫高柴,他在卫国从政期间,曾经对一个人用个砍断脚的刖(yue)刑

卫国君臣发生动乱的时候,子羔要逃走,来到城门,发现城门已经关闭了守门的人就是那个曾经被子羔砍断脚的那个人

那人说:“在那边城墙上有个缺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从缺口过去”

那人说:“另外那一边有个洞口,可以逃走”

子羔说:“君子不能钻洞逃走”

那人说:“这里有一间房子可以躲避”

于是,子羔进入了那座房子追兵过去之后,子羔要离开,对那个受刑的人说:“我不能损害国君制订的法令,因而用刑砍断了您的脚我现在逃难,这是您报仇报怨的好时候,您为什么还会帮助我逃避灾难呢?”

那人说:“砍断我的脚,本来就是因为我犯了罪,那是无可奈何的事情当初您审判臣的时候,一开始先根据法律寻找减轻臣刑罚的方法,是想要让臣免于法律的惩罚,这是臣很明白的;在审判完了定罪的时候,要确定刑罚了,您很庄重伤感,都可以从表情上显现出来,这个也是臣很明白的您不是因为私情而要对臣徇私舞弊,只是因为有天生的仁人之心,才会自然而然地这样做这是臣要使您逃避灾难的原因”

孔子听说之后说:“善于做官吏的人,尽力树立起自己的品德;不善于做官的人,总是会多构成怨敌用公正之心来指导自己的言行,大概可以说子羔做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儿童健脾胃吃什么

中风患者饮食应注意什么

小孩咽喉肿痛

小孩晚上咳嗽怎么办

孩子干咳怎么办最有效

新生儿腹胀腹痛怎么办

管孩子消化不良的药物
热淋清颗粒吃多久才好
生物谷灯盏花产业发展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