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生母之谜揭秘狸猫换太子的传说

高平历史网 2019-10-24 03:05:06

  探索生母之谜:揭秘狸猫换太子的传说

  关于赵祯的身世,有一种至今流传的说法,这就是“狸猫换太子”的故事主人公的传奇经历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清末成书的小说《三侠五义》称刘氏、李氏在真宗晚年同时怀孕,为了争当正宫娘娘,刘妃工于心计,将李氏所生之子换成了一只剥了皮的狸猫,污蔑李妃生下了妖孽真宗大怒,将李妃打入冷宫,而将刘妃立为皇后后来,天怒人怨,刘妃所生之子夭折,而李妃所生男婴在经过波折后被立为太子,并登上皇位,这就是仁宗在包拯的帮助下,仁宗得知真相,并与已双目失明的李妃相认,而已升为皇太后的刘氏则畏罪自缢而死

  络配图

  自宋朝以来,由于小说、戏剧等各种为人们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的演绎,仁宗生母之谜日益鲜活生动,备受世人关注尽管历朝历代增加、删改了不少或虚假或真实的内容,而且,戏曲和小说中情节也不尽相同然而,这一故事本身就是一件大案,仁宗究竟是真宗后刘氏之子,还是妃子李氏亲生,无论是小说,还是戏曲,几乎众口一辞,认定仁宗是李妃所生,而非刘皇后之子

  事实也大体如此李氏本是刘后做妃子时的侍女,庄重寡言,后来被真宗看中,成为后宫嫔妃之一在李妃之前,真宗后妃曾经生过5个男孩,都先后夭折此时真宗正忧心如焚,处于无人继承皇位的难堪之中

  据记载,李氏有身孕时,跟随真宗出游,不小心碰掉了玉钗真宗心中暗卜道:玉钗若是完好,当生男孩儿左右取来玉钗,果然完好如初这一传说从侧面反映出真宗求子若渴的迫切心态,也是真宗无奈之余求助神灵降子的真实写照虽然不尽可信,但可以肯定的是,李氏后来的确产下一个男婴

  络配图

  真宗中年得子,自然喜出望外仁宗赵祯还未来得及睁开眼睛记住自己亲生母亲的容颜,便在父皇真宗的默许下,被一直未能生育的刘氏据为己子生母李氏慑于刘后的权势,只能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孩子被别人夺去,却不敢流露出任何不满情绪,否则不仅会危害自身,也会给亲生儿子带来灾难

  然而,传闻毕竟不是事实据可***资料记载,真宗病危时,惟一不放心的就是自己年幼的儿子,生怕皇位落入他人之手他最后一次在寝殿召见了大臣们,宰相丁谓代表文武百官在真宗面前信誓旦旦地作出承诺,皇太子聪明睿智,已经作好了继承大统的准备,臣等定会尽力辅佐更何况有皇后居中裁决军国大事,天下太平,四方归服臣等若敢有异议,便是危害江山社稷,罪当万死

  这实际上是向真宗保证将全力辅佐新皇帝,决不容许有废立之心真宗当时已经不能说话,只是点头微笑,表示满意事实上,真宗晚年,刘皇后的权势越来越大,基本上控制了朝政,再加上宰相丁谓等人的附和,因而真宗的担心并非毫无道理真宗留下遗诏,要“皇太后权同处分军国事”,相当于让刘后掌握了最高权力

  这样,仁宗就在养母的权力阴影下一天天长大刘太后在世时,他一直不知先皇嫔妃中的李顺容就是自己的亲生母亲这大概与刘太后有直接关系,毕竟她在后宫及朝廷内外都能一手遮天在这种情况下,恐怕不会有人冒着生命危险告诉仁宗身世秘密的明道二年,刘太后病逝,仁宗刚刚亲政,这个秘密也就逐渐公开了至于是谁最早告诉仁宗实情的,现在已很难弄清楚,凡是那些与刘太后不和的人均有可能向仁宗说明真相,但可能性最大的当是“八千岁”皇叔赵元俨和杨太妃

  赵元俨自真宗死后,过了10余年的隐居生活,闭门谢客,不理朝政,在仁宗亲政之际,赵元俨突然复出,告以真相,应该是情理之中杨太妃自仁宗幼年时期便一直照料其饮食起居,仁宗对她也极有感情,在宫中称刘后为大娘娘,呼杨太妃则为小娘娘,杨太妃在那样的政治环境中说出实情也是极有可能的无论如何,仁宗了解了自己的身世

  络配图

  李氏是在临死时才被封为宸妃的,刘太后在李妃死后,最初是想秘而不宣,准备以一般宫人礼仪举办丧事但宰相吕夷简力劝大权在握的刘太后,要想保全刘氏一门,就必须厚葬李妃,刘后这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决定以高规格为李宸妃发丧

  生母虽然厚葬,但却未能冲淡仁宗对李氏的无限愧疚,他一定要让自己的母亲享受到生前未曾得到的名分经过朝廷上下一番激烈争论,最终,将真宗的第一位皇后郭氏列于太庙之中,而另建一座奉慈庙分别供奉刘氏、李氏的牌位

  刘氏被追谥为庄献明肃皇太后,李氏被追谥为庄懿皇太后奉慈庙的建立,最终确立了仁宗生母的地位,同时也意味着年轻的仁宗在政治上的日益成熟,逐渐摆脱了刘太后的阴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热淋清颗粒吃多久才好
一岁半小孩不爱吃饭怎么办
微信小程序怎么登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