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代福州竟已有番船浦所谓五口通商名不副实
高平历史网 2019-10-12 14:12:38
明代福州竟已有番船浦:所谓五口通商名不副实
明代,从事海上贸易的福州人颇多,至海外的商人也很多
据明王应山《闽都记》记载:当时福州人往海外者有阮、芮、朴、郝等姓,他们住居外国多年,娶番妇生子,携带回国,而较轻便的番船(福州人称外国船只为“番船”),可以迳入闽江,停泊码头按照当时政府规定,番船入境,须经地方官员允许,并须验证,至于停泊何处码头,也要经过官府的指定才行
络配图
明代藤山有一块地,土名“上王”,地临江滨,居民稀少,江阔水深,宜泊船只弘治十一年(1498年),太监邓某来闽督管海上船舶,贪受外人厚贿,遂将该地租于外人开凿新港,以供番船停泊当时,这里桅杆林立,外国船只密集,人即称之为“番船浦”其后,地扩成洲,可以播种农作物至康熙年间(1662年至1722年),官府派人来测量田亩,编入册数因地处江岸,水陆交通便利,商贩云集,到处建起房屋,逐渐成为临江之小埠,人们即以浦名呼作地名因福州话“番”与“泛”谐音,而“番”带有“洋”的意思,故现在改称为“泛船浦”
自五口通商后,福州虽为对外开放口岸之一,但因魁岐一带江心沙土冲积,外轮不能驶入福州,只能停靠在马尾港,因此番船浦早已名不副实清政府只得在附近设立海关,验物抽税,于是又有海关埕之名
络配图
番船浦旧有舍人庙,香火鼎盛,后因城建需要,迁至高盖山北麓
1931年,因万寿桥(今解放大桥)桥身受损,须做部分修建,不能通行,行人过江全凭小汽轮运载渡口北边设在台江汛,南边在番船浦舍人庙,故日夜待渡之人络绎不绝小商小贩亦趁机来此经营,一时又成闹市到大桥重建竣工恢复通行后,此地复归荒凉凄清上世纪40年代,诗人俞绍瀛有《番船浦所见》诗云:
“对面青山似画图,烟云旦晚自模糊
络配图
番船旧说曾聚浦,今只渔舟傍芦苇”
可算是当年番船浦之冷寂的真实写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小便黄赤失禁是什么原因小程序怎么收费
脑梗死的预防措施
- 我发现情商越高的人,在为人处世中,就会越“禁忌”这3条
- 中梁控股提前注销1.5亿美元2022年8月本票
- 研究者终于知道土星现在几点了
- 水乳不是越贵越好,分享4款高性价比水乳,看齐也能养出好皮肤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连续迈上新台阶,我国国际贸易十年交出亮眼答卷
- 廖彬宇先生七言选:妖女吟五绝(外两首)
- 良品铺子:合计持股7.51%的高瓴拟减持不超6%公司的股份
- 智能手机业务萎靡,小米一季报承压,网友呼唤“摩托车翻身”
- 奥特维(688516.SH)子公司与合盛硅业(603260.SH)原为签订1.3亿元160型单晶炉买
- 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任职申请人获批
- 安阳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2022年招生简章
- iPhone上的这个间谍触控板可以使打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