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庭院要栽植这几棵树
高平历史网 2020-03-10 07:05:49
古人为什么庭院要栽植这几棵树?里面讲究多了!
俗话说,“门前有槐,升官发财。”虽然这是一种迷信说法,但古人为图个吉利,不论是官宦门第,还是普通人家,庭院附近总少不了槐树。从栽植历史来看,早在先秦时槐树已为官方最早选定的绿化树种之一。据《周礼·秋官》“朝士”条,周王的廷院有“左九棘”、“右九棘”、“面三槐”的说法。意思是,左右各栽植9棵棘树,南边栽植3棵槐树。
为何要栽3棵槐树?原来是方便太师、太傅、太保这“三公”上朝时找准自己的站位,即所谓“三公位焉”。先秦时的厚槐之风影响深远,明陈淏子《花镜·花木类考》“槐条”记载:“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
槐树还是后世皇家宫苑内必植之树,故槐树又有“宫槐”的别称。此外,衙门、学校、街巷也都喜欢栽植槐树。西汉时,人们称政府机构为“槐衙”,称读书人聚集的会市为“槐市”,就是因为那里遍植槐树。
《艺文类聚》引《三辅黄图》记载:“(汉昭帝刘弗陵)始元四年(公元前90年),起明堂辟雍,为博士舍三十区,为会市,但列槐树数百行
在唐朝,应试举子落第了往往也不离开长安,通过夏课,恶补学业。在槐树花开的时节,常常将新作投给相关主考官,以求荐拔。此即李淖《秦中岁时记》所谓:“进士下第,当年七月复献新文,求拔解,曰:‘槐花黄,举子忙’。”
但槐树真正被赋予感情寄托是在明朝。明初,朝廷将山西人口大规模移往全国各地,出发地点即是洪洞县一株大槐树,故民谚有“问我祖先何处来,山西洪洞大槐树”。槐树也从此成为中华民族“寻根文化”的符号。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心绞痛患者能吃中药通心络吗心脏早搏心肌缺血
青岛牛皮癣医院哪家好
相关阅读
- 我发现情商越高的人,在为人处世中,就会越“禁忌”这3条
- 中梁控股提前注销1.5亿美元2022年8月本票
- 研究者终于知道土星现在几点了
- 水乳不是越贵越好,分享4款高性价比水乳,看齐也能养出好皮肤
- (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连续迈上新台阶,我国国际贸易十年交出亮眼答卷
- 廖彬宇先生七言选:妖女吟五绝(外两首)
- 良品铺子:合计持股7.51%的高瓴拟减持不超6%公司的股份
- 智能手机业务萎靡,小米一季报承压,网友呼唤“摩托车翻身”
- 奥特维(688516.SH)子公司与合盛硅业(603260.SH)原为签订1.3亿元160型单晶炉买
- 平安人寿董事长杨铮任职申请人获批
- 安阳市金水区新奇初级中学2022年招生简章
- iPhone上的这个间谍触控板可以使打字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