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
高平历史网 2020-02-06 15:08:17
著名财经作家吴晓波说过:“我们正在告别一个 的时代,正在告别一批曾经创造了历史而现在又行将被历史淘汰的英雄们。他们史诗般的神话正如云烟般地在世纪末的星空下消失”。
是的,这固然是中国企业家们个人的悲剧,同时更是我们这个 燃烧岁月中的必然之殇。因为无论当初是什么原因把他们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注定要在这个舞台上艰难跋涉,演绎着他们悲喜的人生。然而,在素以成败论英雄的国度里,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去倾听那些下海被淹者面对苍天无助的哭泣和呐喊,人们总是习惯地将鲜花和掌声送给那些事业有成的佼佼者和所谓的商界精英,总是习惯地将无数的散光灯聚焦在那些“英雄”的脸上。而这些梦想一夜暴富的人们,却很少有人去反思那些企业家们的“原罪”和失败的根源。
平心而论,这里固然有我们这个时代还不成熟的某些因素,有制度的不完善、产权不清晰,法律的不健全,但将国有资产或集体产业利用各种手段划为己有无异于自掘坟墓。
我要讲述的故事不过是这类失败企业家们的冰山一角,但窥一斑而知全豹,但愿从中能折射出这个阵痛时代的缩影。
1980年改革犹如排山倒海之势荡涤着饱受文革摧残的中华大地,人们的心思早已不再沉闷,纷纷涌向狂涛的商海。可惜的是这些早期的排头兵不是先烈就是先驱,侥幸力挽狂澜冲出巨浪的商界精英们,有的心高气傲仍然在指点江山;有的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不把精力放在业务上,却苦心“专研”政府下发的各项优惠政策,打法律的擦边球。有的夜郎自大不思进取或盲目贪大急功近利,最后在百花丛中黯然失色兵败滑铁卢。
他们本应在各自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身的英姿,不断壮大企业造福社会,让后人铭记这些中国改革的功臣,遗憾的是他们就象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蕊还没来得及盛开就过早的凋零了!
我们还是把镜头聚焦在具有红松故乡之称的林城市松香区所属的鸿运木材加工厂吧!
黑龙江省林城市坐落在巍峨的小兴安岭腹地,这里林海莽莽群山环绕,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青山绿水的林城市不仅是中外游客的旅游圣地,更是国家木材的供给之地。
改革初期,东南沿海城市及中原地带已经干的热火朝天,而祖国的北方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还在驻足观望。在人们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有危机意识和改变意识,只等水靠干了才想起打井,只等无路可走才想起修路。
起初红红火火的厂办企业鸿运木材加工厂就是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意识,总是坐等客户上门,他们错过了在最好的时机进行扩大再生产,多年经营的方式不变,生产品种单一,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至使今日举步维艰。
七月的林城格外闷热,远处成片的乌云小心地向前移动着,不时掺杂着一道闪电,随后就是一声闷雷,就要下雨了。人们早已熟悉了这样的天气,饭后的人们都各自躲在较凉快的地方几个人在玩牌或几人在一起侃大山,只有离铁路装运线200余米的鸿运木材加工场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说是会议室,其实就是一件破屋里面有几排长条椅子,椅子对面放了两张旧桌子而已。
坐在桌子后面的三个人分别是林城市发改委马主任、松香区政府副区长兼集体经济管理处的主任张鸿飞及木材厂的老厂长刘光辉,会议由老厂长刘光辉主持。
看着满屋子三十多名工人基本都到齐了,刘厂长大声地喊道:大家静一静,抽烟的把烟都掐灭了,今天的会议很重要,可以说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今后的命运,大家一定要好好听听。下面请市发改委马主任宣布《关于全市深化改革的意见通知》。
端坐在桌子后面的马主任清了清嗓子,表情严肃的宣读完市里关于林城市深化改革的红头文件。大家听完马主任念完市里的红头文件,相信在场的许多人都没有听进去,他们已经习惯了各级领导经常照本宣科的给他们宣读上级的红头文件。关于改革的文件他们听得多了,好像根本就不会改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注意听马主任都给他们念了些什么,他们只关心已经快半年了还没有发工资,今天听说晚上要开会,大家都以为是如何研究厂里拖欠工资的事,所以今天到场的工人特别齐。
大家刚要向以往开会那样可以小声的聊天,但很快就被刘厂长制止住了。
刘厂长以急快的语速向工人们大声喊了一句:你们还要不要自己的工资了?一听到工资二字,大家本能的静了下来,都在关注着老厂长的下句话,只有坐在第一排的车间主任欧阳神情紧张地注视着坐在前排的三位领导。
因为他知道刘厂长去市里开会还没回厂就又直接奔到他们的主管上级局集体经济管理处去接着开会了。这次主管经济的两位领导随老厂长一起来到了厂子,又是这么晚开会,这就明显说明一定会有什么大事要宣布,于是他站起身向大家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转身又坐下身来开始全身心的听老领导要说些什么。
老厂长接着说到:下面由张区长宣布局里对我厂进行改革试点的决定。
张区长往上扶了扶眼镜,拿起一份文件表情严肃的说到:同志们:今天在这么晚的时间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是要告诉大家,通过局里研究上报市政府同意,局里准备在我区不同行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个人承包试点,你们鸿运木材加工厂就是其中之一,具体要求和办法及局里下发的相关政策由你们刘厂长向大家宣读解释。
张局长话音刚落,厂里的工人们立刻就骚动了起来,开始议论纷纷,因为这个消息太突然了,一时大家还没缓过神来。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央已经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但总觉得离自己太远,每天依旧按部就班的出工不出力的打发着日子。尽管厂里拖了工人五个多月的工资,大家还是像以往一样相信,共产党不能不管我们,工资早晚会发给我们。所以今天突然听到要进行体制改革,还要把厂子包给个人?大伙还是吃惊不小。
大家先静下来,静一静,听我慢慢说,刘厂长边摆手边向大家喊话。
说实话,个人承包这事刘厂长也很突然。虽然厂子越来越不景气,积压的板材根本就卖不出去,好几个月工人都发不出工资,他只想向上级反映自己年龄大了再换个厂长,根本就没想到改制这么快。这个厂子刘厂长是上级主管部门集体经济管理处下派的唯一一位国家干部,已经习惯了一丝不苟的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有些事情尽管在思想上还不能完全接受,但出于多年工作的习惯对上级的指示还是要服从。
刘厂长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拿起手中的文件对大家说:今天我就不念文件了,我把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大家说一说。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厂是集体企业,我们的对面又是一家国有木器厂,人家开国家工资旱涝保收,我们现在是自负盈亏,木材积压卖不出去,厂子是越来越不景气。根据目前的形式,上级决定在我们厂进行个人承包试点。具体做法就是有谁愿意承包这个厂,承包期限为五年,厂里的固定资产给予承包者无偿使用五年,每年承包费 万元,同时要先交第一年的 万元承包费,局里在给些相关的扶持政策,每年按成本价拨给五千立方米的地拨材,以前所欠的工人工资由局里一次性补齐。承包后工人的工资就是谁承包谁负责,我把承包的详细规则会后由欧阳主任发给你们,你们回家好好看看,从明天开始,谁想承包谁就可以提出申请,时间关系,今天的会就到这里吧,有什么想法我们明天再继续交流,散会。
散会后,到会的两位领导在刘厂长的陪同下驱车远去,车间主任欧阳把刘厂长发给工人的承包规则分发给了大家,工人们开始三个一伙两个一串的边议论边陆续地往外走去。
此时漫天的乌云已经渐渐散开,开会时外面就已经下起了小雨,只是大伙的注意力被今天突如其来的消息吸引住了,没有顾及到外面的雨声而已,只是缓缓上升的潮气弥漫在每个与会者的身上。
夏季雨夜的空气要比平时清新许多,可今天人们依然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抑,鸿运木材厂的每名员工都在掂量着自身的分量以及今后的命运走向,对他们来说今夜注定是一个难以安然入睡的夜晚。
躺在床上的欧阳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欧阳是个性情稳定,从不张扬的男人,别看平时少言寡语,可只有三十七岁的欧阳却掩饰不住一个男人成熟的魅力。知青生活的经历已经把他磨练成一位思维敏捷、个性独立勇于担当的性格。欧阳也曾是一个热血青年,高中阶段各门功课的成绩在全学年也是名列前茅。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时代的欧阳对未来的生活有着太多、太多的美丽憧憬和遐想。
1968年,毛泽东主席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他老人家还说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革命号召。
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从那时开始无数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场运动也彻底改变了欧阳的人生走向。
高中刚毕业,欧阳就和全班同学一道集体被分配到离市里偏远的小山沟红卫林场插队。班里除了几名同学没有下乡外,欧阳和文革期间下乡的2千多万知青一样,用他们年轻的热血响应领袖的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国家最动乱的年代,是知青牺牲了整个青春以及他们对革命的热情和对领袖的热爱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在以阶级斗争为钢的年代里,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蹉跎岁月中昂首挺立;在苦难辉煌中奋然前行,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为之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那些英年早逝的中华儿女们,他们的皑皑白骨永远葬在了为之拼搏的南疆热土;永远葬在了为之奋斗的北大荒......
由于欧阳夏出身不好,在哪场艰苦的岁月里,更是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勤和汗水。早在学生时代就一直暗恋他的女同学韩雪梅本来能留在市里,可她为了能和欧阳在一起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下乡。她多次找欧阳示爱,欧阳也在内心喜欢她,渐渐的两人深深的相爱了。
爱情的甜蜜,一时让欧阳再次感到了生活中有了新的希望。正当两人沐浴爱河尽情的享受幸福的时候,又是一次突变从此再次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原来韩雪梅的舅舅正在给他办理保送上大学的事,可在政审时知道他在和欧阳谈恋爱,局里革委会第一次会议没有通过。欧阳得知此事后,知道上大学是韩雪梅梦寐以求的事,考虑到自己的出身怕影响韩雪梅的前途,任凭韩雪梅再三表示为了欧阳愿意放弃上学的机会,可欧阳不忍心耽误雪梅,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份美好的爱情。
满腹悲伤的韩雪梅带着对爱情的屡屡伤痕,带着对欧阳的怨恨,在当时就职市革委会主任舅舅的疏通下被保送到了北京上了一所工农兵大学。
韩雪梅的离去对欧阳简直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连续两天的高烧,在床上足足躺了五天才下地。从此,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周恩来、毛泽东的相继去世,四人帮的垮台,知青的革命理想彻底的破灭了。七十年代末期大批知青开始返城,返城后的欧阳根本没有工作的机会,只好接了母亲的班去了这家大集体企业,鸿运木材加工厂上班。
所谓的大集体就是早期为了安置工人家属各单位自办的企业。这类企业是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从他诞生那天起就有先天性的供血不足,这就是今日鸿运木材加工厂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的是这类企业为集体积累了一定的资产,为社会的稳定,安置返城青年就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欧阳的妻子两天前回了娘家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孩子也在初中就读,只有欧阳一个人躺在床上苦苦思索。已经快进入而立之年的欧阳,应该说这次厂里承包是他翻身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把握不住,这次机会可能就会稍纵即逝。以前因为自己的出身关系,什么转正指标、上大学指标都与他无缘,因为想要自己闯出一条出路,他在青年点期间拼命表现自己,除了当了两次劳模以外,一有什么好事总是被人莫名其妙地给顶了下来,如果不是后来知青大批返城,他真不知道自己在农村还能挺多长时间。不行,一定要抓住最后这次机会!他暗暗给自己下定了决心。
他开始盘算自己承包胜算的把握能有多大。由于这次是内部承包,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唯一的困难就是承包所需的 万快钱以及开工后还需要一笔流动资金是目前最大的困难,走一步看一步吧。
天刚一放亮,一夜未睡的欧阳顾不得吃饭登车去了老丈人家找媳妇去了。
欧阳的妻子郝晓琴是一位性格稳重内向的妇女,比欧阳小两岁,在另一家企业做会计。虽已快到中年,但清秀的面容却掩饰不住女性的内在魅力,为人低调平和是人缘特别好的那一种。生活和工作中很少看到他和什么人发生过冲突,除了职业技能外,郝晓琴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好在他就职的哪家企业也是一家厂办企业,所以工作起来倒也得心应手。 共 17186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国企到集体产业,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作为大胆尝试者的欧阳遇到了为数不少的风浪。资金的困难,货物被骗的磨难没有打倒他。挺过经营难关的他,在事业与功名风生水起之后,却产生了要独占所有资产的念头。于是,三年多的时间里,他无心经营,而是用尽心机谋划进行着非法操作。耗尽心血打造的品牌王国倒闭了,欧阳也锒铛入狱。然而,这一切背后的,也有制度与法律的不完善等等原因。文章以一例概全貌,令人在深感痛惜的事件上得到更深刻的反思与审视。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内容丰厚详实,对经济以及人性层面上的挖掘极深。企业改革是好事,关键的是要适时调整社会,法制,产权以及企业法人之间的尺度,明确利益分割的比例。立意鲜明的标题,凸显了文章的真正内涵。推荐共赏!【编辑:紫玉清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1140 】
1 楼 文友: 2015-01-1 21:1 :44 很厚重的文章。从人情到人性以及经济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问候老师!期待老师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 2015-01-14 17:28:57 谢谢编辑紫玉清凉老师精辟编者按,我会继续努力!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楼 文友: 2015-06-1 16: 7:29 感觉几乎是真实的事件,对企业和那个年代不熟悉,也是写不出来这些的。非常现实的事,很难用几句话说的清楚特殊年代的事,作者非常了解社会的基层,扎实的文字功底,洞悉人物的特征,才能写出如此佳品。
4 楼 文友: 2015-06-1 20:04:14 一个有理想,有魄力,肯吃苦的企业家在历经创业艰难后为何在成功之后身陷囹圄?我们都在为欧阳惋惜,可仔细想来,有法律与制度不健全的因素,我想还有就是人一生都该接受教育,如果欧阳成功后能主动或被动接受一些法制教育,学习相关经济法,也就不会为资产问题困扰,更不会因想方设法侵吞国有资产而走上犯罪之路。欣赏作者对人物的塑造,丰满而真实,学习了!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5 楼 文友: 2015-06-14 00:08: 0 看了文章以后,我觉得的作者对企业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故事十分逼真。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让我觉得不管什么企业,经历许多波折。在这个现实的年代,有魄力,肯吃苦的企业家历经艰难创业后也不一定被人认可 我们社团也一样,尽管尽心尽力,也不一定被人认可,可既已来到这里,就得尽心尽责。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笔尖会好起来的!
6 楼 文友: 2015-06-14 00:15:27 看了文章以后,我觉得的作者对企业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故事十分逼真。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让我觉得不管什么企业,都要经历许多波折,领导干部也不是一帆风顺。在这个现实的年代,有魄力,肯吃苦的企业家历经艰难创业后也不一定被人认可 我们社团也一样,尽管尽心尽力,也经常会被人误解。可既已来到这里,就得尽心尽责。不管以后的路会怎样,坚持总会有美好的明天!笔尖会好起来的!
7 楼 文友: 2016-08-10 20:04:46 阅美文大饱眼福,赏美文见其文就见其人。向相隔万水千山的作者问好,宏声拜读了老师佳作。感谢大型文学网站使我们相识,祝福老师万事如意,美文飘香粉丝万万千。握手。宝宝健脾吃什么
绍兴治疗牛皮癣医院
黑龙江治疗癫痫病方法
是的,这固然是中国企业家们个人的悲剧,同时更是我们这个 燃烧岁月中的必然之殇。因为无论当初是什么原因把他们推上了历史的舞台,他们注定要在这个舞台上艰难跋涉,演绎着他们悲喜的人生。然而,在素以成败论英雄的国度里,很少有人愿意静下心去倾听那些下海被淹者面对苍天无助的哭泣和呐喊,人们总是习惯地将鲜花和掌声送给那些事业有成的佼佼者和所谓的商界精英,总是习惯地将无数的散光灯聚焦在那些“英雄”的脸上。而这些梦想一夜暴富的人们,却很少有人去反思那些企业家们的“原罪”和失败的根源。
平心而论,这里固然有我们这个时代还不成熟的某些因素,有制度的不完善、产权不清晰,法律的不健全,但将国有资产或集体产业利用各种手段划为己有无异于自掘坟墓。
我要讲述的故事不过是这类失败企业家们的冰山一角,但窥一斑而知全豹,但愿从中能折射出这个阵痛时代的缩影。
1980年改革犹如排山倒海之势荡涤着饱受文革摧残的中华大地,人们的心思早已不再沉闷,纷纷涌向狂涛的商海。可惜的是这些早期的排头兵不是先烈就是先驱,侥幸力挽狂澜冲出巨浪的商界精英们,有的心高气傲仍然在指点江山;有的被一时的成功冲昏头脑,不把精力放在业务上,却苦心“专研”政府下发的各项优惠政策,打法律的擦边球。有的夜郎自大不思进取或盲目贪大急功近利,最后在百花丛中黯然失色兵败滑铁卢。
他们本应在各自的舞台上充分展示自身的英姿,不断壮大企业造福社会,让后人铭记这些中国改革的功臣,遗憾的是他们就象一朵含苞欲放的花蕊还没来得及盛开就过早的凋零了!
我们还是把镜头聚焦在具有红松故乡之称的林城市松香区所属的鸿运木材加工厂吧!
黑龙江省林城市坐落在巍峨的小兴安岭腹地,这里林海莽莽群山环绕,春夏秋冬四季分明。青山绿水的林城市不仅是中外游客的旅游圣地,更是国家木材的供给之地。
改革初期,东南沿海城市及中原地带已经干的热火朝天,而祖国的北方尤其是一些边远山区还在驻足观望。在人们潜意识中根本就没有危机意识和改变意识,只等水靠干了才想起打井,只等无路可走才想起修路。
起初红红火火的厂办企业鸿运木材加工厂就是不思进取缺乏危机意识,总是坐等客户上门,他们错过了在最好的时机进行扩大再生产,多年经营的方式不变,生产品种单一,不能随着市场的变化而变化,至使今日举步维艰。
七月的林城格外闷热,远处成片的乌云小心地向前移动着,不时掺杂着一道闪电,随后就是一声闷雷,就要下雨了。人们早已熟悉了这样的天气,饭后的人们都各自躲在较凉快的地方几个人在玩牌或几人在一起侃大山,只有离铁路装运线200余米的鸿运木材加工场的会议室里灯火通明。
说是会议室,其实就是一件破屋里面有几排长条椅子,椅子对面放了两张旧桌子而已。
坐在桌子后面的三个人分别是林城市发改委马主任、松香区政府副区长兼集体经济管理处的主任张鸿飞及木材厂的老厂长刘光辉,会议由老厂长刘光辉主持。
看着满屋子三十多名工人基本都到齐了,刘厂长大声地喊道:大家静一静,抽烟的把烟都掐灭了,今天的会议很重要,可以说是关系到我们每个人今后的命运,大家一定要好好听听。下面请市发改委马主任宣布《关于全市深化改革的意见通知》。
端坐在桌子后面的马主任清了清嗓子,表情严肃的宣读完市里关于林城市深化改革的红头文件。大家听完马主任念完市里的红头文件,相信在场的许多人都没有听进去,他们已经习惯了各级领导经常照本宣科的给他们宣读上级的红头文件。关于改革的文件他们听得多了,好像根本就不会改到自己的头上,所以大部分人都没注意听马主任都给他们念了些什么,他们只关心已经快半年了还没有发工资,今天听说晚上要开会,大家都以为是如何研究厂里拖欠工资的事,所以今天到场的工人特别齐。
大家刚要向以往开会那样可以小声的聊天,但很快就被刘厂长制止住了。
刘厂长以急快的语速向工人们大声喊了一句:你们还要不要自己的工资了?一听到工资二字,大家本能的静了下来,都在关注着老厂长的下句话,只有坐在第一排的车间主任欧阳神情紧张地注视着坐在前排的三位领导。
因为他知道刘厂长去市里开会还没回厂就又直接奔到他们的主管上级局集体经济管理处去接着开会了。这次主管经济的两位领导随老厂长一起来到了厂子,又是这么晚开会,这就明显说明一定会有什么大事要宣布,于是他站起身向大家摆摆手示意大家安静下来,转身又坐下身来开始全身心的听老领导要说些什么。
老厂长接着说到:下面由张区长宣布局里对我厂进行改革试点的决定。
张区长往上扶了扶眼镜,拿起一份文件表情严肃的说到:同志们:今天在这么晚的时间把大家召集在一起,就是要告诉大家,通过局里研究上报市政府同意,局里准备在我区不同行业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企业进行个人承包试点,你们鸿运木材加工厂就是其中之一,具体要求和办法及局里下发的相关政策由你们刘厂长向大家宣读解释。
张局长话音刚落,厂里的工人们立刻就骚动了起来,开始议论纷纷,因为这个消息太突然了,一时大家还没缓过神来。虽然大家都知道中央已经开始进行经济改革,但总觉得离自己太远,每天依旧按部就班的出工不出力的打发着日子。尽管厂里拖了工人五个多月的工资,大家还是像以往一样相信,共产党不能不管我们,工资早晚会发给我们。所以今天突然听到要进行体制改革,还要把厂子包给个人?大伙还是吃惊不小。
大家先静下来,静一静,听我慢慢说,刘厂长边摆手边向大家喊话。
说实话,个人承包这事刘厂长也很突然。虽然厂子越来越不景气,积压的板材根本就卖不出去,好几个月工人都发不出工资,他只想向上级反映自己年龄大了再换个厂长,根本就没想到改制这么快。这个厂子刘厂长是上级主管部门集体经济管理处下派的唯一一位国家干部,已经习惯了一丝不苟的执行上级领导的指示。有些事情尽管在思想上还不能完全接受,但出于多年工作的习惯对上级的指示还是要服从。
刘厂长端起茶杯咕咚咕咚喝了几口水,拿起手中的文件对大家说:今天我就不念文件了,我把今天会议的主要内容和大家说一说。大家都知道,我们这个厂是集体企业,我们的对面又是一家国有木器厂,人家开国家工资旱涝保收,我们现在是自负盈亏,木材积压卖不出去,厂子是越来越不景气。根据目前的形式,上级决定在我们厂进行个人承包试点。具体做法就是有谁愿意承包这个厂,承包期限为五年,厂里的固定资产给予承包者无偿使用五年,每年承包费 万元,同时要先交第一年的 万元承包费,局里在给些相关的扶持政策,每年按成本价拨给五千立方米的地拨材,以前所欠的工人工资由局里一次性补齐。承包后工人的工资就是谁承包谁负责,我把承包的详细规则会后由欧阳主任发给你们,你们回家好好看看,从明天开始,谁想承包谁就可以提出申请,时间关系,今天的会就到这里吧,有什么想法我们明天再继续交流,散会。
散会后,到会的两位领导在刘厂长的陪同下驱车远去,车间主任欧阳把刘厂长发给工人的承包规则分发给了大家,工人们开始三个一伙两个一串的边议论边陆续地往外走去。
此时漫天的乌云已经渐渐散开,开会时外面就已经下起了小雨,只是大伙的注意力被今天突如其来的消息吸引住了,没有顾及到外面的雨声而已,只是缓缓上升的潮气弥漫在每个与会者的身上。
夏季雨夜的空气要比平时清新许多,可今天人们依然感到了一种无形的压抑,鸿运木材厂的每名员工都在掂量着自身的分量以及今后的命运走向,对他们来说今夜注定是一个难以安然入睡的夜晚。
躺在床上的欧阳更是辗转反侧难以入眠。
欧阳是个性情稳定,从不张扬的男人,别看平时少言寡语,可只有三十七岁的欧阳却掩饰不住一个男人成熟的魅力。知青生活的经历已经把他磨练成一位思维敏捷、个性独立勇于担当的性格。欧阳也曾是一个热血青年,高中阶段各门功课的成绩在全学年也是名列前茅。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学生时代的欧阳对未来的生活有着太多、太多的美丽憧憬和遐想。
1968年,毛泽东主席一声号令,“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他老人家还说过:“广阔天地,大有作为”等革命号召。
发生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那场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整整影响了一代人的命运,从那时开始无数个人和家庭的命运,都因此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这场运动也彻底改变了欧阳的人生走向。
高中刚毕业,欧阳就和全班同学一道集体被分配到离市里偏远的小山沟红卫林场插队。班里除了几名同学没有下乡外,欧阳和文革期间下乡的2千多万知青一样,用他们年轻的热血响应领袖的号召。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
在国家最动乱的年代,是知青牺牲了整个青春以及他们对革命的热情和对领袖的热爱支撑着共和国的大厦。在以阶级斗争为钢的年代里,他们与天斗、与地斗、与人斗,在蹉跎岁月中昂首挺立;在苦难辉煌中奋然前行,不知有多少热血青年为之付出了他们宝贵的生命。那些英年早逝的中华儿女们,他们的皑皑白骨永远葬在了为之拼搏的南疆热土;永远葬在了为之奋斗的北大荒......
由于欧阳夏出身不好,在哪场艰苦的岁月里,更是比别人付出了更多的辛勤和汗水。早在学生时代就一直暗恋他的女同学韩雪梅本来能留在市里,可她为了能和欧阳在一起不顾家人的劝阻毅然下乡。她多次找欧阳示爱,欧阳也在内心喜欢她,渐渐的两人深深的相爱了。
爱情的甜蜜,一时让欧阳再次感到了生活中有了新的希望。正当两人沐浴爱河尽情的享受幸福的时候,又是一次突变从此再次改变了两个人的命运。
原来韩雪梅的舅舅正在给他办理保送上大学的事,可在政审时知道他在和欧阳谈恋爱,局里革委会第一次会议没有通过。欧阳得知此事后,知道上大学是韩雪梅梦寐以求的事,考虑到自己的出身怕影响韩雪梅的前途,任凭韩雪梅再三表示为了欧阳愿意放弃上学的机会,可欧阳不忍心耽误雪梅,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份美好的爱情。
满腹悲伤的韩雪梅带着对爱情的屡屡伤痕,带着对欧阳的怨恨,在当时就职市革委会主任舅舅的疏通下被保送到了北京上了一所工农兵大学。
韩雪梅的离去对欧阳简直是一场毁灭性的打击,连续两天的高烧,在床上足足躺了五天才下地。从此,将这份爱深深地埋在了心底。
随着文化大革命运动的深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迁。周恩来、毛泽东的相继去世,四人帮的垮台,知青的革命理想彻底的破灭了。七十年代末期大批知青开始返城,返城后的欧阳根本没有工作的机会,只好接了母亲的班去了这家大集体企业,鸿运木材加工厂上班。
所谓的大集体就是早期为了安置工人家属各单位自办的企业。这类企业是特殊年代里的特殊产物,从他诞生那天起就有先天性的供血不足,这就是今日鸿运木材加工厂举步维艰的原因之一。不可否认的是这类企业为集体积累了一定的资产,为社会的稳定,安置返城青年就业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欧阳的妻子两天前回了娘家去看望病中的父亲,孩子也在初中就读,只有欧阳一个人躺在床上苦苦思索。已经快进入而立之年的欧阳,应该说这次厂里承包是他翻身的最后一次机会,如果把握不住,这次机会可能就会稍纵即逝。以前因为自己的出身关系,什么转正指标、上大学指标都与他无缘,因为想要自己闯出一条出路,他在青年点期间拼命表现自己,除了当了两次劳模以外,一有什么好事总是被人莫名其妙地给顶了下来,如果不是后来知青大批返城,他真不知道自己在农村还能挺多长时间。不行,一定要抓住最后这次机会!他暗暗给自己下定了决心。
他开始盘算自己承包胜算的把握能有多大。由于这次是内部承包,应该没有太大的问题,唯一的困难就是承包所需的 万快钱以及开工后还需要一笔流动资金是目前最大的困难,走一步看一步吧。
天刚一放亮,一夜未睡的欧阳顾不得吃饭登车去了老丈人家找媳妇去了。
欧阳的妻子郝晓琴是一位性格稳重内向的妇女,比欧阳小两岁,在另一家企业做会计。虽已快到中年,但清秀的面容却掩饰不住女性的内在魅力,为人低调平和是人缘特别好的那一种。生活和工作中很少看到他和什么人发生过冲突,除了职业技能外,郝晓琴的文化程度并不高,好在他就职的哪家企业也是一家厂办企业,所以工作起来倒也得心应手。 共 17186 字 4 页 转到页 【编者按】从国企到集体产业,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作为大胆尝试者的欧阳遇到了为数不少的风浪。资金的困难,货物被骗的磨难没有打倒他。挺过经营难关的他,在事业与功名风生水起之后,却产生了要独占所有资产的念头。于是,三年多的时间里,他无心经营,而是用尽心机谋划进行着非法操作。耗尽心血打造的品牌王国倒闭了,欧阳也锒铛入狱。然而,这一切背后的,也有制度与法律的不完善等等原因。文章以一例概全貌,令人在深感痛惜的事件上得到更深刻的反思与审视。作者的文笔流畅自然,内容丰厚详实,对经济以及人性层面上的挖掘极深。企业改革是好事,关键的是要适时调整社会,法制,产权以及企业法人之间的尺度,明确利益分割的比例。立意鲜明的标题,凸显了文章的真正内涵。推荐共赏!【编辑:紫玉清凉】【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01501140 】
1 楼 文友: 2015-01-1 21:1 :44 很厚重的文章。从人情到人性以及经济方面都有独到的见解。问候老师!期待老师更多佳作!
2 楼 文友: 2015-01-14 17:28:57 谢谢编辑紫玉清凉老师精辟编者按,我会继续努力! 位卑言轻布衣身,我以我笔写我心。
楼 文友: 2015-06-1 16: 7:29 感觉几乎是真实的事件,对企业和那个年代不熟悉,也是写不出来这些的。非常现实的事,很难用几句话说的清楚特殊年代的事,作者非常了解社会的基层,扎实的文字功底,洞悉人物的特征,才能写出如此佳品。
4 楼 文友: 2015-06-1 20:04:14 一个有理想,有魄力,肯吃苦的企业家在历经创业艰难后为何在成功之后身陷囹圄?我们都在为欧阳惋惜,可仔细想来,有法律与制度不健全的因素,我想还有就是人一生都该接受教育,如果欧阳成功后能主动或被动接受一些法制教育,学习相关经济法,也就不会为资产问题困扰,更不会因想方设法侵吞国有资产而走上犯罪之路。欣赏作者对人物的塑造,丰满而真实,学习了! 依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5 楼 文友: 2015-06-14 00:08: 0 看了文章以后,我觉得的作者对企业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故事十分逼真。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让我觉得不管什么企业,经历许多波折。在这个现实的年代,有魄力,肯吃苦的企业家历经艰难创业后也不一定被人认可 我们社团也一样,尽管尽心尽力,也不一定被人认可,可既已来到这里,就得尽心尽责。只要我们齐心协力,笔尖会好起来的!
6 楼 文友: 2015-06-14 00:15:27 看了文章以后,我觉得的作者对企业有一定的管理经验,故事十分逼真。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吸引,让我觉得不管什么企业,都要经历许多波折,领导干部也不是一帆风顺。在这个现实的年代,有魄力,肯吃苦的企业家历经艰难创业后也不一定被人认可 我们社团也一样,尽管尽心尽力,也经常会被人误解。可既已来到这里,就得尽心尽责。不管以后的路会怎样,坚持总会有美好的明天!笔尖会好起来的!
7 楼 文友: 2016-08-10 20:04:46 阅美文大饱眼福,赏美文见其文就见其人。向相隔万水千山的作者问好,宏声拜读了老师佳作。感谢大型文学网站使我们相识,祝福老师万事如意,美文飘香粉丝万万千。握手。宝宝健脾吃什么
绍兴治疗牛皮癣医院
黑龙江治疗癫痫病方法
- 上一页:将皇位传给咸丰
- 下一页:不死武尊 第1123章 彪悍的萧云
相关阅读
- 最新亚军赔率出炉:太阳升第2追平绿军+逼近勇士,热火第4灰熊第6
- 女人们“唇型”一般分这5种,3种好看,2种丑,不妨自测一下自己
- 西安旅游职业中专研议陕西省高水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名
- 袁泉女儿正面照曝光,深眼窝似妈妈翻版,才9岁就是高冷气质缪斯
- 天德钰快充协议芯片产品线成熟 能够满足客户多种不同需求
- 恋就是让一个笨手笨脚的小女孩有人照顾 有人惦记 如果让她哭 你算什么男子汉 你算大笨蛋 艾特ta热门
- 堪比好莱坞大片,看老黄如何运用三十六计,破2022高考数学分析的堡垒
- 儿歌多多魔力公主西西 公主换装记 宝宝来帮公主换漂亮的衣服 儿歌多多 星河知识计划 智慧生活星 抖音
- 一个有财多金,一个年轻俊朗,两男共享一位妻子,却22年不曾发现
- 戏仿手臂该怎么画?戏仿手臂简单画法
- 法兴:美联储已经越过了“硬着陆”分界线,加息幅度则会有多高?
- 浙江大手笔可用!签约小外援,补强教练组,刘维伟辞职惊醒管理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