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舒立真理在碰撞中才能璀璨物业

高平历史网 2021-12-10 04:57:46

著名财经传媒人胡舒立近日推出新作《舒立观察——中国十年之真问题》。该书选入的100多篇文章,是胡舒立主编《财经》十余年间所写的评论文章的精华。胡舒立说这本书有些“封刀”的意味,未来不会再以这样的形式写文章,同时也可看作在《财经》十年的一个侧影记录。“我不认为自己是一个有大才华的人,只是一名普通的人,被各种机缘推到了某个位置上。当要做的事超过自身能力的时候,一方面要担当、不退却;另一方面,我也希望活得更加本色。”

虽然易碎,胡舒立却说正因为如此,希望自己的作品不碎,她希望《舒立观察》对于理解过去12年中国经济改革的发展和变迁,对于了解中国过去12年财经杂志的发展,对于折射中国过去12年业的发展是有一点意义的,“我希望它是一个小小的缩影。认真读可以从这里读到时代的脉搏。”当然她也坦言有很大遗憾,“如果每篇文章后面再讲一个大历史故事,把历史再赘接在一起更好。”

谈到接下来的“二次创业”,对自己的“笔政”作何展望,胡舒立说,首先,有,有义务,就要写;第二,希望未来能把自己所有表述的东西从比较凝重的感觉中适当释放出来,变得轻快一些。“当下社会五光十色,我们经历的东西多姿多彩。稍微释放一些凝重感,可以在多样化的尝试上有一些进展。”胡舒立说。她透露未来自己的写作方式会比较灵活,比如她现在在自己播客上尝试的“一席谈”就是很好的尝试,《新世纪周刊》的风格在延续《财经》的传统上也将着力创新。

胡舒立的《何必讳言“不救市”》曾引起轰动。对此,胡舒立说,这些观点在1700字以内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可以坦诚地说,我们就是这样看问题的!有争论很正常,真理只有在不同观点的自由碰撞之中才能璀璨。我至今认为这篇文章的观点和表述都是立得住的。”

对于一些比较激烈的批评,胡舒立说,“我是个有梦的人,在中国不断进步同时又充满复杂性当中,我们干得很带劲,我觉得绝大多数人都是肯定的,过去是这样,将来也会这样。我不会去想这件事会不会得罪谁。因为只要你做的事情是对的,那你就往前做,总会得到别人的理解和支持。”

至于“尺度”的把握,在她看来其实很简单,一是要坦率,有什么看法把话说清楚。二是用词、用句要斟酌,要比较谨慎,不能逞一时之快。“我这个人性子很急,但是写文章又非常审慎。每一个提法都要想很长时间,加很多限定。”几乎每一篇文章都经过了反复的修改,也因此现在回头来看,虽然不能说每一篇都很完美,但可以说,“硬伤”不多。

(:李明达)

小孩子手足口病有危险吗
松原治疗白癜风
上海白癜风治疗中心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