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槟榔谷一黎村苗寨的故事了

高平历史网 2021-12-04 05:14:34

(原创)槟榔谷一黎村苗寨的故事

海南槟榔谷,地处三亚与保亭县交界处,甘什岭自然保护区内。是国家5A景区,被称为海南民族文化的活化石。

我们从海口坐动车到亚龙湾下车。槟榔谷离三亚市区28公里。我们坐出租车沿着蜿蜒曲折的山路行进着,大约半小时就到了槟榔谷。

槟榔谷之所以叫这个名,是因为森林的两边有一条连绵数十公里的槟榔地。黎族人喜欢槟榔,没有槟榔不成礼,没有槟榔不成婚。槟榔甚至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

槟榔树林。

第一站参观点是国家非物质文化体验区。它分为四个馆。无纺馆、麻纺馆、棉纺馆、龙被馆。走进展馆,我们看了用文字、图片、服装介绍的黎族人的风俗习惯。

再往前走,只见一座破旧低矮的茅草屋前,一位黎族阿婆正在织黎锦。

茅草屋外面放了似榻榻米的小床,上面铺的是竹席,竹席上放着小型织布机。

我们上前与阿婆打招呼,阿婆热情地说:波隆(你好)并热情地教我们织黎锦。

黎族阿婆展示自已织的黎锦。

波隆你好。

黎族阿婆教织黎锦。

这里不得不说说黎锦。黎锦堪称为中国纺织史上的活化石。是中国最早的棉纺织品,纺织时间已超过3000多年。它优先于中原1000多年。

元朝的黄道婆就是在黎族妇女那里学到了精湛的纺织技艺,又回到了她的家乡松江(今上海)推动了当地纺织技术的发展。

黎锦是以棉线为主,麻线、丝线为辅交织而纺成的。

令人惊叹神奇的是黎族阿婆大多没有什么文化,更没有美学知识。她们是凭着自已对美的认识,把生活中的美织进黎锦中。

黎锦龙被,黎锦里的极品。据说制作工艺已失传。

黎锦。

用黎锦织成的围巾。

这次参观槟榔谷,还得益于海南锦绣织贝公司耿总的介绍。

国家把海南锦绣织贝公司、海南师范大学、等三家单位作为黎锦非物质文化传承点。

槟榔谷是海南锦绣织贝公司的生产基地。耿总向我们介绍说:他们公司向黎族织女收购织品,并把黎锦推向了市场。这样达到了两个目的:一是传承了黎族传统文化;二是帮助黎族妇女脱贫。

在海南锦绣织贝公司参观黎锦。耿总在介绍黎锦。

蛙纹和人形纹结合的黎锦。

参观无纺馆。古老的黎族人用树皮做成的衣服。

第二个参观点是苗寨。我们进入苗寨时,一位穿着苗族服装的小伙子为我们当起了导游。

进苗寨门时,按苗族风俗习惯,要排好队,男游客在左,女游客在右。脸上要给你涂一层香,是象征着吉祥如意吧。

进了苗寨门后,我们看到了一个个柜台里的银饰产品,和苗族特色的小食品。真是琳瑯满目,美不胜收。

苗寨大门。

苗寨外景。

银饰产品。

参观槟榔谷的最后一站就是参观黎村实景和观看《槟榔古韵》大型黎锦演出了。

演出是开始,我们进场找到座位。演出开始了。《槟榔古韵》带领游客穿越千年时空。曼妙多姿的舂米舞、竹竿舞展现了黎族人幸勤劳动,热爱生活,热情好客的传统美德。

开场舞。

舂米舞。

竹竿舞。

黎族展馆。

黎族妇女有纹脸纹身的习惯。

最后一站是黎苗小食街。一排排小吃摊位上卖着菠萝、芒果、槟榔等热带水果,还有黎苗特色的三色饭、竹筒饭、菠萝饭等。

走进槟榔谷使我们感受到了黎苗少数民族风情,也受到了民族文化的熏陶。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故事

也解决了国内日益上升的消费矛盾。GBF现有国际品牌是包含了衣、食、住、行、生活、运动、健康等系列产品的消费平台。所售的商品都是通过正规渠道采购 故事:文学体裁的一种,侧重于事件过程的描述。强调情节的生动性和连贯性,较适于口头讲述。已经发生事。或者想象故事。故事通过对过去的事的记忆和讲述,描述某个范围社会的文化形态,也有说法认为,故事并不是一种文体,它是通过叙述的方式讲一个带有寓意的事件。诸如此类的自然现象,都和原始人类的生产、生活有密切关系,他们迫切地希望认识自然,于是便以自身为依据,想象天地万物都和人一样,有着生命、意志的;对于自然现象的过程和因果关系,也加以人间形式的假设和幻想,并以为自然界的一切都受有灵感的神的主宰。

西安治疗男性功能障碍费用多少钱
西宁医院妇科哪好
福州妇科哪家医院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