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原创
高平历史网 2020-01-17 09:08:16
娘(原创),关于[邕娘原创]的介绍
娘是上世纪五十年代坐着小花轿来到我们村的。嫁妆很简单,只有婶子给她做的一件旗袍和一个炕柜。那年娘二十岁,在我们村一住就是半个世纪。
一生是孤独无助的一生。娘出嫁后的第二年,为了生计,姥爷姥姥就带着其他儿女们闯关东去了。一走十几年杳无音信,把娘扔在了千里之外。从此娘便成了无依无靠的人。
奶奶是出生在光绪末年的一个小脚老太太,二十六岁守寡,独自把大爷和爹拉扯,没有再嫁。
在那个兵荒马乱、食不果腹、人吃人的年月,孤儿寡母受尽了别人的欺负和刁难。生活的不幸和艰辛,造就了奶奶以后吝啬、刻薄和强悍的性格。
听村里的福奶奶说,大娘过门后就没吃过一顿饱饭,还经常挨奶奶的打骂,终日以泪洗面。几个玉米面窝头,两个咸菜疙瘩,奶奶每天都要检查几次,防止大娘偷吃。终于,在一个漫天飞雪的冬夜,大爷带着大娘不辞而别,也去闯关东了。
爹是个木讷孝顺的人,对奶奶言听计从,年轻时只知道下地干活,从不懂得关心体贴娘。
在这种境况下,生活可想而知。除了照顾一家人的饮食起居,娘白天要下地劳作,晚上,等奶奶把灯芯调到黄豆粒大小,娘就开始纺线织布,直到深夜。那时娘瘦的皮包骨,有几次干农活时晕倒在田里,身上没有好多年,以至于生了大姐十年后才有了大哥。
福奶奶说,娘是个谦和懂礼的人,见谁都是面带微笑,但她知道,心里是苦的。每每看到谁家的媳妇拎着大包小包,满脸幸福地从娘家归来,娘总是偷摸地看了又看,目光随着人家的背影前行,人都拐进胡同了,还在那看,眼睛里漾着久久不能平息的艳羡的波纹。即使两口子打架了,媳妇满脸泪痕夹着小包袱往娘家跑,娘也羡慕的不行。毕竟,人家受了委屈还有地方可去。
那年我六岁,也是一个飘雪的冬夜。奶奶又在声嘶力竭地数落着不是,木讷的父亲被聒噪的恼了,把个盘子摔的粉碎,甩手打了娘一巴掌,娘捂着脸跑出院子…后来我去寻娘,在院外的柴垛旁看到了她。娘坐在木墩上,面朝东北,俨然成了个雪人。“娘,你咋了?”我嗫嚅着。娘一把将我搂在怀里,哽咽起来,“娘想家了…”泪水扑簌簌地打我的袄领,身体哆嗦的像寒风中树梢上的最后一片枯叶。
后来我们姐弟五个长大了,能陪娘说说话了,可没过多久,又像长满了羽翼的小鸟一样先后飞走了,只有二哥留在了身边。二哥是个泥瓦匠,常年在外打工。娘依旧孤独着。
一生是辛劳忙碌的一生。烟气氤氲的堂屋里,锅里的水咕嘟咕嘟地翻着白花,灶堂里的玉米秸一半在燃烧,一半掉在了灶堂外,灶台对面的炉火上放个炒锅,也在滋滋作响。娘在案板上蒸馍,不时用手背擦一下汗,亦或将散落下来的头发抹到耳后。年幼的我坐在小板凳上,手里握着一颗煮鸡蛋,看娘在案板、灶台、炉火间来回穿梭。这是我来到人世间能记住的第一幅画面。
家里,洗衣做饭,喂猪养马;地里,春种夏收,夏种秋收;对外,人情世故,红白大事,孩子生日娘满月,都需要娘操持忙碌,忙的脚不沾地,一刻不能停歇。
冬天来了,地里没啥活了,可娘还是没闲下来。娘是个有料理的人,每到冬天,娘就开始为全家人准备明年的单鞋和棉鞋了。
做布鞋的工序很复杂,包括纳鞋底,裱鞋帮,做鞋面,扎鞋口等环节,最后把鞋面和鞋底缝合在一起才算完成,仅纳鞋底这道工序就需要千针万线來完成,很是费时费力。
白天需要打理的事太多,娘通常把这项活计放在晚上来做。经常半夜起来尿尿,会看到娘还在灯下纳鞋底。偶尔手会被到,血冒出来了,娘就把手指放到嘴里吮一吮,再用拇指揉一揉,血就止住了。锥子扎眼,穿针,扯线,把线揪紧,把鞋底翻个儿,重复上面的工序。动作干净、利索,很有节奏感。尤其是扯线时伴随着那“吱”的一声,胳膊会向斜上方划出一道弧线,我感觉很美。有时看呆了,忘记了睡觉,娘就说:“四儿,你不困?那帮娘揉揉肩吧。”
就这样一直忙到年关,鞋子终于做完了。娘会把所有的作品在炕上摆一溜儿,来回仔细端详,像是在看着她的儿女。
后来,家里的条件好了一些,能买鞋穿了,可我还是爱穿娘纳的千层底,鞋上有心血,味道,穿在脚上踏实。直到眼睛花了,手指关节风湿肿大,再也做不了针线活儿了。
一生都是在为别人活着。娘就像一盏煤油灯,光明都给了别人,却把自己熬得油尽灯枯。
从小,我们姐弟五人的衣服就是净净的,即使有补丁,也是针脚细密均匀,平平整整的,从没像别人家的孩子那样,袖口和前胸铮明瓦亮,裤裆扯了,棉花露在外面,还在街上疯跑。福奶奶总说:这才是亲娘。
冬天,娘通常凌晨四点就起床了,扫院子,把缸里的水打满,就在炉火上熬玉米地瓜粥,边熬粥,边把我和的棉衣棉裤拿来,用两手撑着在炉火旁烘烤。所以每天早上,我们都能穿上暖乎乎的衣服,吃上热乎乎的早饭去上学,从没迟到过,也没被老师罚过站。
终于,关外的姥爷来信了。信是老舅写的,里面还有一张没有全家福。那一刻,鬓角已斑白的娘泪流满面,却兴奋的像个孩子,眼睛里第一次有了光彩。“这是姥爷,这是姥姥,这是二姨和三舅…”“姥爷比以前胖了,你老舅都结婚了…”娘就这样拿着照片喋喋不休了一上午,还说起了她幸福的童年。照片上的人是我们第一次见到,所以兴奋激动和喋喋不休并没有引起多大的共鸣,可她依然那样兴致勃勃。娘从没怪过姥爷姥姥,反而经常为不能在二老身边尽孝而内疚着。娘不识字,经常让我们写信转告姥爷:现在老家的日子好过了,孩子们也懂事上进,她可舒心了,等孩子们再大一些,她就去看望二老…
那时家里还有一匹小红马,农忙时它是家里的主力,耕地,拉车,拉耧都是小红活儿。娘说“它是家里的功臣,可不能委屈了它。”娘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女一样悉心照料着它,铲粪,垫干土,刷毛,饮水,喂草料,没有一丝懈怠。后来小红马老了,再也干不动农活了,爹就把它卖给了贩子。临行前,小红马叼着衣角就是不松口,娘一手搂着它的脖子,哭成了泪人,或许她感觉自己的命运和小红马是那样的相似。
娘把爱都给了别人,可对自己却是吝啬和苛刻的,就像奶奶对她一样。娘一生节俭,在我的印象中身影永远都是灰蓝色的,肥肥大大的没有其他色彩。唯一的一身八成新的衣服是关外二姨寄来的,棕色的裤子,肉桂色的上衣,穿上就有了腰身,但娘只在过年和走亲戚时穿,平时可不舍得。娘在五十多岁的时候肺心病和高血压就已经很严重了。走路稍快一点或是遇冷就咳个不停,好像要把五脏六腑都咳出来。娘经常头晕,实在熬不住了就躺一会儿,几块钱一瓶的降压药也轻易不舍得吃一片。爹想带娘去医院检查一下,可娘就是不肯,总说没事。
灶堂里的玉米秸一半在燃烧,一半掉在了灶堂外,一样的场景,娘却倒在了灶堂边。
那年是我上军校的第二年,娘患了脑溢血。娘在床上一躺就是七年,基本上都是爹在照料她,其间我回过三次家,加起来却也不足三十天。每次探家不超过一星期,娘就要撵我回去,总说:部队的工作耽误不得,有你爹照顾我呢,娘挺好的,别担心。记得第三次探家时,我请了二十天假,铁定心要多陪娘几天,可只待了十二天,娘就又撵我了,我不肯,娘就用拐杖敲着炕沿发脾气,我还是妥协了。当我拎着背包走到院子里,转回身时,看到娘也正费力地从炕上爬起来,两手撑着窗台,目光呆滞地搜寻着我的背影。我是娘最心疼的小四儿,娘怎么能撵四儿走呢。我转过头去,未出大门,泪水已流过了鼻翼。
那是一个阴雨绵绵的晚上,娘一觉睡去,就再也没有醒来。娘走了,身边没有一个儿女,就这样悄无声息地走了,没有,甚至一声呻吟都没留下。
娘累了,倦了,娘去看望姥爷和姥姥了,愿娘不再孤单!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奶奶
奶奶狭义上是父亲的母亲及姐妹,广义上是年龄较大或辈份较长(至少两辈)的女性。
姥爷
《姥爷》是蒋雯丽的首部自传体随笔作品集,记录了她内心深处的童年故事。全书以第一人称,讲述了上个世纪70年代,作者与自己的姥爷相依为命的童年生活,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生命在亲情中传承,在温情中延续。文中弥漫着浓厚的怀旧情怀,是一个时代的缩影,其中对于亲情的描写极具感染力,动人心扉。《姥爷》随书附送蒋雯丽首部自导自演电影《我们天上见》高清DVD。
受风寒浑身关节酸痛心肌梗塞治疗哪里好
吃什么药治胸闷气短
- 上一页:他喜欢杀戮
- 下一页:蒙古国将实行一夫多妻制
- 黄昏错过舒淇,被前妻伤透心,51岁才如愿当上爸爸
- 夏日连衣裙别乱穿,记住这3个小技巧,气质优雅有魅力
- 首部双女主剧退去,赵丽颖搭档李沁,更有许凯强势加盟
- 5G有了!华为将在6月发布nova 10系列,芯片换用拍照更好
- 苹果VR/AR头盔曝光 传了10年的死讯终于要实现了吗?
- 哈佛代理校长2022年毕业演讲:带着激情和热情去拥抱未知世界!
- 夏天穿戴T恤,别总穿戴黑白灰,这3种“流行色”才高级,衬肤又显白
-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太过善良,多半得不偿失!
- 喜报 | 广州市天河职业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项目录取率100%
- 蓝天燃气(605368.SH)发预盈,预计上半年盈利3.2亿元-3.6亿元,同比增加65.75%-8
- 微信朋友圈补丁“你的访问已被记录”,这波操作爱了爱了
- 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