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精华60句

高平历史网 2020-01-14 22:01:14

《论语》精华60句,只读一遍,获益终生

1、知者乐水,仁者乐山。

水奔腾活跃,聪明智慧的人喜欢水,山沉静厚重,有仁德的人喜欢山。

2、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3、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

判断君子小人其实很简单,君子普遍厚待人们,但是小人却心存私念,有所偏袒。

4、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只学习不思考就会迷糊,只思考不学习就会很危险。

5、巧言令色,鲜矣仁!

花言巧语的人很少有仁爱的。

6、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德重于才,年轻人要先懂得孝顺父母,兄弟和睦,信守承诺,亲近仁爱,做到这些之后,再学习知识。

7、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

不要老是抱怨别人不了解自己,你要先去了解别人。

8、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见到好的就要向他学习,见到不好的就要反省自己,这就是一个人的修养。

9、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父母健在的时候,不远走高飞,即使要远游,也一定要告知方向。

10、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君子说话迟钝,不会花言巧语,但是做事勤勉牢靠。

11、君子不器。

12、君子之美,不之恶。小人反是。

君子喜欢促成别人的好事,不会唯恐天下不乱,对别人的错误推波助澜。小人刚好相反,喜欢之恶,不之美

1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自己不想要的(痛苦、灾难、祸事…)就不要把它强加到别人身上去。

14、当仁,不让于师。

遇到应该做的事,不要犹豫,即使自己的老师在旁边,也要抢着去做。后发展为成语当仁不让

15、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别人不理解我,我也不会感到气愤,这不也是一种君子的风度吗?

16、言必信 ,行必果。

说过的话一定要讲信用,确定的事一定要坚决做下去。

17、毋意,毋必,毋固,毋我。

凡事不能凭空臆想,一定要讲究证据;遇事不独断,不能任性;行事要灵活,不能死板;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自以为是,要和别人商量,一起完成任务。

18、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三个人在一块儿,就一定有人在某方面是我的老师,选取他的优点来学习,对于他的缺点引以为戒,有则改之。

19、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说不知道,这就是明智。

20、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

君子思想上十分洁净,动作舒畅安定,小人内心欲念太重,往往会忧虑担心,显得忐忑不安。

21、不怨天,不尤人。

遇到失败和挫折,不要在外面找原因,也不要怪罪别人。

22、不迁怒,不贰过。

自己心情不好的时候,不朝别人发火,已经犯过的错误不犯第二次。

23、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该做的事,一定要忍住,小事儿上忍不住,就很容易影响大局,坏了大事。

24、小人之过也必文。

小人犯了错一定对自己的错误加以掩饰。

25、过而不改,是谓过矣。

有了错误而不知悔改,这就是真的过错了。

26、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君子往往致力于根本,确立了根本,道也就自然产生。

27、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

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

28、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出了问题,君子喜欢在自己身上找原因,小人喜欢在别人身上找原因。

29、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我每天多次省察自己,替别人做事有没有尽力,和朋友相交有没有足够真诚,传授给别人的东西,自己有没有验证过。

30、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

想要了解一个人,只要看他在做什么,观察他的来由始末,看清他的心理寄托,这就足够了。

3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完善自身的修养,就像雕刻骨器,又像雕刻象牙;既像雕琢玉器,又像雕刻石头,都得花费很大的功夫才可以。

32、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

诗经三百零五篇,用一句话概括它的全部内容,可以说是:思想纯洁,没有邪恶的东西。

33、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4、朝闻道,夕死可矣。

早上知道了大道,哪怕晚上死去也是值得的。

35、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

立志去追求大道,但是却又拒绝粗茶淡饭的人,是不能与他交谈的。不能淡泊名利,放弃物欲的人,是不可能追求大道的。

36、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看重的是道义,小人看重的是利益。

37、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广泛学习,志向坚定,提出问题并且实际思考,这就是仁德。

38、听其言而观其行。

不能听什么信什么,听到人说的话之后,还要观察他的行为。

39、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聪明又好学,还喜欢虚心向别人请教,这就是文。

40、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子路问孔子的志向,孔子回答说:但愿使老人能享受安乐,使少儿能得到关怀,使朋友能够信任我。

41、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君子。

内在的质朴胜过外在的文采,人就显得粗野。外在的文采胜过内在的质朴,就会显得浮夸。二者相互平衡,才能成为君子。

42、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知道的人不如爱好求知的人,爱好求知的人不如以求知为快乐的人。

43、德不孤,必有邻。

孔子说:有道德的人不会孤单,必然有和他相亲近的人。

44、夫仁者,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自己想要成功就先帮助别人成功,自己要通达,就也要帮助别人通达。推己及人,将心比心,就是有仁德。

45、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教导学生,一定要等他冥思苦想仍然不能领会的时候再去开导他,如果不能举一反三,就不要重复教导他。

46、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用不义的手段得到富贵,这些富贵也就像天上的浮云一样,得到了又能如何?

47、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有志向的人,身上的担子很重并且路途遥远,所以一定要意志坚强。

48、不在其位,不谋其政。

不在那个位子上,就不要考虑那个位子上的事。

4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孔子在河边说:时光流逝,就像这流水一样,日日夜夜,片刻也不曾停留。

50、三军可夺师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三军可以失去主帅,但一个人不能丧失他的志向。

51、岁寒,知松柏之后凋也。

在一年最冷的时候,才知道松柏是最后凋谢的,在最艰难的时候,才最能见气节。

52、道不同,不相为谋。

观点立场不同的人,不要在一起商议谋划了。

53、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心怀仁德,四海之内,都是兄弟姐妹,相互照料,彼此扶持。

54、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说:自身品行端正,即使不下达命令,人们也会照做;自身品行不端,即使下达了命令,人们也不会服从。

55、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想要速成一般都不能达到效果,贪图小利一般做不成大事。

56、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

孔子说:君子和睦相处却不盲从附和,小人同流合污而不能和谐相处。

57、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工匠想要把事情做好,就一定要把工具做得精良好用。

58、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如果人不能把眼光放得长远,那么就很容易有祸患。

59、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

不要根据言论来推举人才,也不能因为一个人有错误就不听取他的言论。

60、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

往昔的日子已经过去,不能只是沉溺在对过去的追忆中,要打起精神面对未来。

动图。

成都送子鸟医院陈亚丽
唐山白癜风医院地址
亚健康怎样进行中医养生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