批准建立北京中关村(5夏季
高平历史网 2020-04-04 21:38:42
执法添利器 手段还须硬
如何适用好“两高”司法解释,充分释放其威慑力,考验着环保部门的执法决心和智慧。在环保系统能力建设有限、执法环境复杂的情况下,如何切实履行职责,成为环保部门面临的新难题。要克服重重阻力,成功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避免以罚代刑,保持行政处罚与刑事司法的合理衔接,都是环境执法人员面临的新挑战。本版特别邀请华北环保督查中心有关同志和基层环境执法人员进行探讨,期望在实践中对“两高”司法解释有更准确的理解,提升环保政策法规应用水平,依法打击各类环境污染犯罪行为。 主动适用 推动督察 改良执法熊跃辉 武绍贵 朱娟 防治环境污染需多措并举,其中司法手段制裁环境犯法是保护和改良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规定环境污染入刑由来已久。1997年,刑法制定了一系列环保方面的罪名,其中包括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2006年,刑法又制定了相关的司法解释。 长期以来,这道严厉的“防火墙”却没能充分发挥作用,许多严重的环境污染行动没法进入刑事司法追究领域,因环境污染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比例严重偏低。根据历年《环境统计公报》的数据和相关资料,2002年~2007年,共产生重大、特大环境事件91起,而被法院追究刑事责任的只有20起。究其缘由,是立法、执法、司法等领域均存在障碍。 当前,环境污染的严峻形势与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存在矛盾,要求进一步加强环境保护,加大对环境污染犯罪的打击力度。要破解这一窘境,立法、执法、司法均需有所作为。 立法破冰,司法如何跟进? 追究刑责有根据,有效缓解环境污染犯罪认定难题 2011年,刑法修改有了较大突破。刑法修正案(8)将第三百三十八条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罪改成污染环境罪,对犯罪行为构成要件进行了调剂,大大降低了环境污染入罪门坎。但据统计,2011年刑法修改后,涉及环境污染的刑事案件仍然只有10件左右,刑法第三百三十八条的适用仍然不尽如人意。 因此,出台新的司法解释,增强法条的可操作性,成为迫切的需求。2013年6月18日,“两高”发布了办理环境污染刑事案件新的司法解释,用12个条文界定了严重污染环境的认定标准、明确了定案依据、规范环境污染专门性问题的鉴定机构和程序,对降低环境污染犯罪门坎、从严打击环境污染犯罪具有重要意义。 界定定罪标准。《解释》罗列了14项定罪标准。其中部份标准规定,只要实行了行为,即便没有产生后果也可定罪。比如,利用渗井向地下排污的,委托没有资质的个人和企业处置有毒有害物质等行动。这样的规定可以有效缓解环境污染犯法认定难的问题。 明确定案依据。在以往的案例中,环保部门出具的检验报告由于不符合刑事证据程序方面的要求,不能被用作环境犯法的认定。此次《解释》规定,司法鉴定意见,或者环保部门指定的机构出具检验报告都可作为定案依据。县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及其所属监测机构出具的监测数据,经省级以上环境保护部门认可的,可以作为证据使用。这对于环保部门取证和鉴定具有指导意义,环保部门的监测数据等行政处罚证据可以有效转化为刑事证据。 此外,《解释》还明确了从重处罚的情形及从严惩办单位犯法的规定,有利于严厉惩治、有效防范环境污染犯法。 执法不严,监督能否加强? 取证和案件移送存在问题,上级环保部门难以监督 法令行则国治国兴。刑法及《解释》能够真正地贯彻执行是关键。对环境污染刑事责任的追究,在立法障碍逐渐扫除的背景下,行政执法、司法等部门应严格履责、密切配合,推动法律的贯彻实施。根据现行法律规定,在打击环境犯法进程中,环保部门主要承当发现环境违法行为、调查取证、案件移送及协助后期的补充调查取证等工作。环境监察执法部门能否固定证据并及时移送,对后续司法程序至关重要。当前,环境执法在取证和移送方面还存在问题和矛盾,主要表现在: 缺证据。查处环境案件专业性、技术性较强,执法人员在用常规取证方式进行取证时容易造成偏差,乃至错过最佳时机,给下一步的鉴定带来困难。另外,现实中还普遍存在环境执法气力不足、执法工作不规范、执法方法简单等问题,直接影响对违法行为证据的收集。 存顾虑。在环境违法犯罪案件背后,可能存在国家工作人员失职渎职情况。因此,查究此类案件难度较大。一方面,可能遭到当事人甚至国家工作人员的阻止;另一方面,环保部门相干人员可能也触及失职渎职,为避免拔出萝卜带出泥,终究常常不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仅是一罚了之。 有懈怠。针对环境违法行为,环保部门的内部处理比起外部移送,可以省去很多程序,面临的执法压力也较小。因此,不论是主观缘由还是客观缘由,都导致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行政不作为现象频频发生。 少监督。环保部门内部和外部的监督均存在缺位。根据《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对该移送不移送或者以罚代移送的,由上级环保部门向当地政府通报,由当地政府处理。这条监督条款操作性不强,上级环保部门很难搜集不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线索,也使当地政府的监督流于形式。 强化监督,该从何处入手? 杜绝怕麻烦、担心引火烧身想法,严格依法办案 《解释》的出台明确地界定了环境犯法的法律标准,在一定程度上,将大大下降环境犯法认定的难度,是司法手段保护环境的重大进步。 转变观念。环境监察执法工作人员要善于借力,抛开移送是“包袱”的观念,用好环境刑事责任追究这把“上方宝剑”,通过刑事制裁破解违法成本低、排污者不怕行政处罚的被动局面。 勤政务实。监察人员要转变工作作风,力戒懒政,要勤于现场检查,及早发现违法苗头。杜绝“怕麻烦、担心引火上身”的想法,认真履行《行政执法机关移送涉嫌犯罪案件的规定》、《关于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若干规定》等,强化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工作力度,严格依法办案。 重点监管。开展防范性环境监察,并加强重点监管。可将敏感区域、敏感行业、企业列入重点监管范畴,有针对性地加强监管。可对生产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的、排放产生危险废物的、位于环境敏感区域的企业,或过去一两年以来不断产生重大环境污染事故的企业进行重点监管。 规范程序。规范涉嫌环境犯罪案件的办理程序,明确移送条件和责任。加强环境犯罪司法培训和职业道德纪律培训。 强化证据。及时收集保存犯罪证据,注重证据的时效性、真实性、完整性。实际工作中,执法人员既要搜集对违法行为定性的证据,也要注意收集犯罪情节等定量的证据,将现场取样及时送有资质单位进行检测。 有效监督。监督地方对国家环境政策、规划等执行情况是督查中心的核心职能,督查中心要充分发挥督察作用,形成环境犯罪刑事责任追究的督察机制,定期展开督察。地方各级环保部门也要加强内部监督,形成监督机制,对该移送涉嫌环境犯罪案件不移送的,予以追究责任。 作者单位:华北环境保护督查中心孩子不消化怎么办
湿毒清胶囊说明书
宫颈糜烂相关药物
经期延长淋漓不尽中药
消化不良型腹泻怎么办
生物谷
关节疼痛什么原因造成的治疗跌打扭伤药物
厦门中医牛皮鲜医院
- 上一页:长兴紫笋茶品牌价值估价7豆油夏季
- 下一页:unturned全地点坐标位置大全
- 黄昏错过舒淇,被前妻伤透心,51岁才如愿当上爸爸
- 夏日连衣裙别乱穿,记住这3个小技巧,气质优雅有魅力
- 首部双女主剧退去,赵丽颖搭档李沁,更有许凯强势加盟
- 5G有了!华为将在6月发布nova 10系列,芯片换用拍照更好
- 苹果VR/AR头盔曝光 传了10年的死讯终于要实现了吗?
- 哈佛代理校长2022年毕业演讲:带着激情和热情去拥抱未知世界!
- 夏天穿戴T恤,别总穿戴黑白灰,这3种“流行色”才高级,衬肤又显白
- 人到了一定的年龄,才知道太过善良,多半得不偿失!
- 喜报 | 广州市天河职业职业学校现代学徒制项目录取率100%
- 蓝天燃气(605368.SH)发预盈,预计上半年盈利3.2亿元-3.6亿元,同比增加65.75%-8
- 微信朋友圈补丁“你的访问已被记录”,这波操作爱了爱了
- 关乎大资金动向!科创板“芯片”指数来了,42只样本股名单公布;上交所几大指数也调整,腾讯、美团等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