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缸在我心里

高平历史网 2020-01-20 04:25:52

泥缸在我心里,关于泥缸羊肉汤的介绍

如果说生活还能给人记忆,尤为深刻的,莫过于哪些困顿的岁月,以及镶嵌其中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物。

我亦如此。年近不惑,愈发感怀,感怀哪些早年岁月。愈加珍惜现在,珍惜来之不易。

比如,泥缸这样一个奇特的物体,现在几乎销声匿迹。然而,在我小时候,的确是一种存在,一种真切的存在。这玩意,我虽然没有仔细探究,估摸着也只是我们大西北农村特有物种。七八十年代以前,绝对算得上是家里的宝贝很有特色,造型类似水缸,造型各异,大小不一,是农村用来盛粮、盛米、盛面的绝佳用具,在当时看来,绝对高大上。

打我记事开始,家里就有四个泥缸,厨房两个,储藏室两个,一直并排摆放,依墙而立。一直伴随着我成长,深深印在了我的脑海。大山里的房子几乎都是土坯堆砌而成,除非家境好点的才能有青堂瓦舍,在村里就算是大户了。

那段物质匮乏的时光,山里人都是靠天吃饭,要是赶上风调雨顺,收成好的年份,装满泥缸,全家人别提有多高兴。一旦遇到大旱之年,泥缸就只能孤独寂寞的等候来年。更有意思的是,村里人几乎都把泥缸作为评判贫富的重要载体,谁家泥缸装得满,粮食多,就可以算得上是大户人家。每当谁家要托媒定亲时,总要看看家里泥缸,泥缸装满,意味着嫁到男方家就不会受穷。当然,保媒嘛,说媒前和娶进门也有不少笑话,为了娶儿媳妇,又东借西揍填满泥缸的,之后又物归原主,等事情败露媳妇已经进了家门。回想起来,颇有一番情趣。

泥缸的制作可谓别具匠心,绝对算得上是一种技术活,至今我还能依稀记得父辈们为做泥缸忙碌的情景。

制做泥缸也是很讲究的,要选择秋收打碾后,天气晴朗的时候,有了麦秸才能做。父母害怕占用农忙时间,每当夜晚月亮当空的时候,他们开始忙碌。把麦秸如同姑娘梳辫子般编成又宽又厚的长辫子,一圈一圈盘成水缸状,用黄土和稀泥一层一层抹在上面,直到抹结实和光亮才算完工,待晒干后,抹上一层熟胡麻油,用麻木擦得锃亮,一个漂亮的泥缸就可以投入使用了。

泥缸有敞口的,也有小口的,一般用来装粮食的都是敞口,装面的都是小口的。

每次往家般的时候更有意思,父亲总会找好多人,让母亲看着,小心翼翼的抬回家,才算是松口气。

其实,在我们家,泥缸还有一个用处,就是每当过春节的时候,母亲总会把炸好的油饼放进缸里,既能保鲜,还能隐藏。只有重要客人登门时,才能奉上桌,作为待客的上等食材。

那个年代,村里没什么像样的家具,都是十里八村有名的木匠自制。一想起那些泛黄翻红的老旧家具,到处都充满了黄土气息,钟情的诉说着黄土地的贫瘠、安详和渴望。泥缸也就成了代言人,像一名忠诚的卫士,默默地守候在那里,感悟着生活的节律。

当年搬迁的时候,母亲没能带走泥缸,默默的流泪。我想,这绝对是母亲的心结,毕竟大半生与大山相依,与泥缸为伴。它虽然不会说话,但已经是我们的亲人。永远留在了那片土地,经年风雨,终归于土。

回眸过往,如梦境。不论是黄土气息,还是霓虹闪耀。我可以抖落一身疲惫,在城市花灯初上的某个角落,在字里行间,让心灵栖息。但泥缸,却静静的离我远去了,那个再也找不回来的伙计,如同童年的玩伴,深深的搁在了我的心里。

鸡骨草胶囊有什么功效
预防老年痴呆症前兆
滨州治疗牛皮癣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