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郑和几次下西洋的问题

高平历史网 2020-01-19 14:44:47

明朝郑和几次下西洋

明朝郑和几次下西洋

关于郑和几次下西洋的问题,郑和实际上一共下了七次的西洋。第一次下西洋是发生在1405年,也就是永乐三年,郑和从南京的龙江港出发,在永乐五年的时候回国。第二次下西洋是发生在1407年的10月也就是永乐永乐五年九月份,他这次下西洋经过了好几处地方,有文莱、泰国、印度等地,还在锡兰山把佛牙带回来了,最终在1409年回国。

郑和下西洋图

郑和第三次下西洋的经历是从太仓刘家港出发的,这次随同的人有姚广孝、马欢等人。他们到达了越南,马来西亚等地,在回国的路上再次拜访了锡兰山,于1411年的7月回国了。第四次下西洋发生于永乐十一年,翻译官马欢跟随绕过阿拉伯半岛,第一次航行到达东非的麻林迪,两年后回国。之后便有麻林迪的使者前来进献长颈鹿。

永乐十五年五月,郑和带着蒲日和一同前往,经过泉州到达占城、爪哇,最远的地方便是东非的木骨都束、麻林等国家了。郑和第六次下西洋发生在永乐十九年的正月,他们前往孟加拉,可是途中官船遭遇大风大浪,摇摆不定,船中的人皆啜泣,继而跪拜祈求神灵保佑,之后风平浪静了,但是中途返回了。这一次下西洋可谓是历经磨难。永乐二十二年时,明成祖驾崩,仁宗登基,然而国库空虚于是下西洋的活动便停止了。

郑和第七次下西洋是从龙江关出水的,返航后的郑和因为劳累过度在宣德八年四月逝世于印度,继而船队由王景率领返回。郑和几次下西洋的事件开拓了许许多多的海外贸易,促进了亚非各国之间的交流。

郑和下西洋的成果有哪些

根据史料记载得知,郑和下西洋的成果有多个,主要体现在海外贸易和外交军事方面。郑和航海队最远到达了非洲东岸,有专家分析指出,郑和和他的航队还有可能还去过澳大利亚。这些史料记载都能体现郑和下西洋的成果,而这些成果也代表着中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值得一提的是,郑和下西洋比欧洲探险家早半个多世纪,从另一方面来说,郑和下西洋创造了世界航海历史的奇迹。

郑和下西洋

燕王朱棣夺取帝位后,广纳天下人才编纂永乐大典。为了彰显明朝国力,明成祖朱棣下令市民造大船下西洋。为了解决财政困难,明成祖让郑和下西洋寻求商机,以此来扩大海外贸易。有学者估算,郑和七下西洋为明朝廷带来了庞大的财政收入,折换成货币来算的话,至少有三十多万两黄金,千万两白银,解决了明朝廷国库紧张的问题。

从外交军事方面来说的话,郑和下西洋推动了明朝外交事业的进步,郑和下西洋过程中,不仅推翻了苏门答腊岛的政权,而且还让斯里兰卡王国臣服于明朝廷。沿海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也是郑和下西洋的成果之一。明成祖登基之前,便已意识到发展海外贸易的重要性,为了超越成吉思汗的功绩,明成祖把目光放在了海上。随着郑和下西洋的深入,明朝廷占有了朝鲜半岛,大大地扩张了明朝的势力范围。

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介绍

郑和,作为我国第一位开拓航海领域之人,为我国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众所周知,郑和下西洋并不是一次终结的,而是在探索中寻找经验,总体来说,郑和在其一生中曾经七度展开航海领域的探索,那么在这么多次探险中,郑和下西洋的路线都是怎么样的呢?郑和下西洋的路线中都有路经过哪些国家?在下西洋的过程中郑和都有给明朝带来哪些历史性的转变?

郑和下西洋

按照郑和下西洋的次数来划分,郑和下西洋的路线具体如下:

第一次、第二次郑和下西洋,路线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是从江苏太仓的刘家港出发。第一次出发是沿着南方一路往下

,在福建省逗留过一段时间后,穿越台湾和南海,最终到达了占城。在第一次的下西洋过程中,郑和率队还是处于一个探索阶段,而且第一次行程中出现发生了一些战争,经过郑和的处理后与八歇国缔结了良好的关系。第二郑和出发路线同第一次,路经了占城之后到达古里。

第三次郑和下西洋,同样从太仓刘家港出发,这次的航线比第一、二次都要长远一些,并且拜访的国家也相对较多。在这次拜访中郑和同样历经了战争,锡兰山国王亚烈苦奈儿有心刁难,在一场苦战之后,活捉了苦奈儿带回了明朝,在永乐帝的恩赦之下,遣送苦奈儿回国,展示了大明国的风采。

第四次到第七次郑和下西洋,每次的路程相对于前三次。航线要拉的更远一些,开始了东非、西亚地区的航海旅程,可以说又开辟了一个新的行程。

手术后有血栓怎么办
小儿肠痉挛腹痛难治吗
胸闷胸痛心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