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干活却又独揽大权慈禧是如何做到的

高平历史网 2019-09-10 15:02:34

  不干活却又独揽大权 慈禧是如何做到的

  咸丰十一年,年仅30岁的咸丰皇帝病死在了承德避暑山庄,他年仅5岁的独子载淳继位,即同治皇帝

  咸丰皇帝的死因有二一是内外交困导致的长期抑郁:咸丰的运气太差,在位的十多年间,先后赶上了洪秀全的太平天国起义和英法联军进占北京,江山飘摇,压力巨大;二是咸丰长期的纵欲:当年,咸丰的生母为了让咸丰抢占皇长子的身份(虽排行老四,但前三个都已死),吃了催产药,导致咸丰生来体弱,而他偏偏又喜好女色,日夜不休,终将身体弄垮

  咸丰临死前,考虑到儿子年幼,就为他安排了以肃顺为首的八个大臣辅佐,史称“八大顾命大臣”一来是辅佐幼帝,二来也是制衡同治的生母慈禧,以防牝鸡司晨可咸丰的如意算盘最终落空了咸丰死后不久,慈禧就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联合守在北京的恭亲王奕忻、醇亲王奕譞等王公贵族,发动政变,除掉了肃顺等人,把大权掌控在了自己手里,史称“辛酉政变”

  大权是抢来了,可治理国家还是需要实际干事的人,而慈禧显然不具备这个能力怎么办呢?那就设计一个制度,既不用干活,还能掌控全局慈禧是如何做到的呢?

  首先,整个满清帝国的大事、大臣们的奏折,都要首先报到她这里来这是知情权,是对信息的掌控权而在那个信息闭塞的年代,信息掌控权是一切权力的基础慈禧阅后,做到对全局心中有数但是,她不具备处理这些问题的能力怎么办呢?

  第二步,慈禧看完后,再把这些“信息”传送到以恭亲王奕忻为首的军机大臣那里,让他们商讨出解决问题的对策这些人,就是真正干事的人

  如果奕忻等人拿出对策后,立即执行,那么慈禧的大权可不就旁落了?这显然是慈禧无法容忍的

  因此,第三步,军机处要把这些对策反馈给慈禧,由慈禧提出意见,哪条合适,哪条不合适,慈禧说了算当然,由于此时的慈禧还不具备处理政事的能力,很难提出妥切的意见,因此基本就按军机大臣们说得办但这个流程是要有的,因为这是决策权的象征

  慈禧批示的对策,再次返回到军机大臣手里军机处要以此正式拟旨这是第四步

  拟完旨,就能颁布了吗?不,还有第五步:拟完的旨意,要再次送到慈禧手里,由她最终确定后,才颁发下去,开始施行

  就这样,通过这个制度,活儿是别人干的,但大权却牢牢握在慈禧的手里

  说白了,什么是权力?权力就是拍板啊其他的一切,不过是权力的附庸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简单的超市管理系统
小孩为什么流鼻血
小程序登录入口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