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旅作家王宗仁曾说牛

高平历史网 2022-02-08 04:18:18

军旅作家王宗仁曾说:“我是为了走向大海,才来寻找昆仑山。”他40多年来先后翻越世界屋脊120余次,被人誉为“昆仑之子”,他的心早已与青藏高原融为一体。《藏地兵书》中的18篇文章全部来自作者亲身经历或第一手采访资料。他说:“在高原上走,我也是高原的一部分。”读罢全书,不禁让人感受到作者是在用生命写作,用文字带给读者心灵的洗礼。

这是一部讴歌军人大爱的壮美散文。作者的文字很朴实,一如青藏高原上冰山雪峰的坦诚和冷静。正是这朴实的文字,描写了高原军人特有的质朴和崇高,讴歌了高原军人的壮美大爱。在这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生命禁区”,无数军人默默坚守和忘我付出。如《女兵墓》讲述了上世纪50年代初,一名女卫生员随车运送新兵的故事。在唐古拉山巅停车休息的时候,土匪袭击了手无寸铁的新兵(当时还没有给他们授枪),女卫生员奋不顾身地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这个与黄继光一样伟大的女兵,牺牲时连名字都没有来得及留下,作者在她的墓碑上写下5个字 “高尚的女兵”。诗人北岛说,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书中大部分章节都有对献身高原的英勇事迹的记述,一个个高尚的灵魂增加了这里的高度和重量。

这是一曲触碰心灵的慷慨壮歌。阅读《藏地兵书》,歌曲《走进西藏》一直在耳畔回响:“走进西藏,也许会发现理想;走进西藏,也许能看见天堂……”一代代人为了“高原梦”前赴后继,无怨无悔,让人魂牵梦绕。开国将军慕生忠带领驼队向拉萨运粮,进藏征途上危险重重,饥劳、严寒、沼泽随时都会夺走人的生命,但驼队一往无前;不冻泉兵站女站长宋姗祖孙三代将青春甚至生命奉献给了青藏高原……作者采用小说的叙事手法,故事情节设置巧妙,引人入胜,常常能用细腻的笔触打动读者。

在北南近70年不同思想制度存在、互相坚持自身体制的情况下 面朝昆仑,格桑花开。青藏高原上的人情美、境界美、自然美在《藏地兵书》中交织,作者描绘了一幅具有浓郁藏族风情的神奇画卷,青藏线在画卷中蜿蜒铺展,穿过巍巍昆仑,一代代“西部好儿郎”用青春与生命铸就的精神丰碑永恒。

(实习:白俊贤)

氨氯地平贝那普利片Ⅱ哪里有卖
遵义治疗白癜风
台州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