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阳明的心学学习体会六王昌付哈

高平历史网 2022-02-07 05:09:51

王阳明的心学学习体会六(王昌付)

怎么致良知?三。

七喜怒哀乐等过分或不及都属克服的私欲。

喜怒哀乐本体自是中和(适中、适当。的,才自家着些意思,便过不及,便是私。 (《传习录》72页。

喜怒哀乐本来是适中的,稍加了一点个人杂念,便会过分或者不及,这便是私。

启示:喜怒哀乐等情感过分或者不及,都是因为添加了私心杂念了。细想想真是这样:你正看电视入迷,老婆做饭很忙,喊你帮个忙,你心中一阵不快。脾气小点的,虽心烦,也勉强答应,但没行动;脾气大点的,吼道:你烦不烦,有什么可帮的?此时,你是不是有了私心?或者缺了公心?此时正是你存天理,去人欲的好时机。如果你能次次控制自己的脾气,热情对待老婆,那你就做到至善了,在这一点就是圣人了。看看,当圣就是如此而已。

做站优化有句至理名言叫有快照就有未来。什么是百度快照 八修养如扫地,一日不扫灰土满地。

先生曰:诸公近见时少疑问,何也?人不用功,莫不自以为已知为学,只循而行之是矣。殊不知私欲日生,如地上尘,一日不扫便又有一层。着实用功,便见道无穷,愈探愈深,必使精白无一毫不彻方可。

先生说:诸位最近为什么很少提出问题呢?人一旦不努力,就会自以为自己知道如何为学,只要按照知道的方法去做就可以了。殊不知私欲一天天膨胀,如地上尘埃,一日不扫便会又增一层。踏踏实实地用功,便会了解道的永无止尽,越究越深,一定要达到清楚明白,没有一丝不透彻才可。

启示:修养是终生的事,缺点没有克尽的时候,文王是圣人,但仍望道而未之见”看见道”就在前面,但看得仍不太清楚,仍有致良知之任务,何况我们凡人呢?

九圣人改错还难,何况我们?

故事:程颢在阳明之前的理学家。年轻时,喜欢游玩,尤爱打猎。后来,他研究儒学,认为打猎杀生有悖天理,不再做了。于是他对朋友说:打猎的爱好我已经没有啦!”他的老师周敦颐听说后对他说:千万不要说得那么容易。我看你只是把打猎的心思暂时藏了起来,说不定那天心思萌动,还会以前那样。”程颢不以为然。多年后,他偶尔看到别人打猎,顿时勾起兴趣,心痒手也痒,差点拿起弓箭。多亏想到了老师的话,才硬压下欲望。《传习录》41页。

启示:换作我们,一定想不起老师的话了;即便想起,也控制不了自己的那个欲望。可见,改错之难!不下死硬功夫不行,不立金刚石般的意志不行!

十去恶念扩善念,圣只有此。

善念发而知之,而充之;恶念发而知之,而遏之。知与充与遏,志也,天聪明也。圣人只有此,学者当存此。

先生说:善念萌发之时,意识到了,就要去扩充它;恶念萌发之时,意识到了,就要去遏制它。知道去扩充善念,遏制恶念,这就是志,这是上天赋予人的聪明智慧。圣人天生就有,学者应当学习存养它。

启示:时时处处盯着自己这个脑袋,刚刚冒出善念,赶快扩充它;刚刚冒出恶念,赶快遏制它,要这样地下功夫才能完善自己,才能做得更好,才能过得更有意义。

德阳治疗白癜风医院费用
新标木门质量价格怎样
曲靖治疗白癜风重点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