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早的殿試是在什么時候什么是殿試

高平历史网 2019-11-09 14:05:05

中国最早的殿试是在什么时候什么是殿试

殿试,为宋(金)、元、明、清时期科举考试之一又称:“御试”、廷试”、“廷对”,即指皇帝亲自出题考试会试中选者始得参与目的是对会试合格区别等第殿试为科举考试中的最高一段由武则天创制,但尚未成定制,宋代始为常制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进士中一甲三人,殿试后立即授职,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其他进士,按殿试、朝考名次,分别授以庶吉士、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博士、推官、知州、知县等职

最早的殿试始于北宋开宝六年(973),宋太祖于讲武殿策试贡院合格举人,并颁定名次,自此始为常制北宋初年的科举为一年一度的两级考试,一级是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二级是由礼部在开宝寺内贡院举行的“省试”后改为每隔一年或两年举行一次,最后改为每3年举行一次第一次殿试共录取进士、各科及第者38人

元无殿试明清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小孩上火

腹胀的治疗方法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

哪些人容易胸肋满闷

小孩便秘

厌食症的治疗药物

小孩有眼屎是怎么回事
儿童化痰的药哪个好
动脉粥样硬化能吃通心络胶囊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