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晚年孔子自强不息的理想主义者

高平历史网 2019-08-18 13:05:17

  解读晚年孔子:自强不息的理想主义者

  孔子晚年专注于整理文献和从事教育,相传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让孔子很有些伤感的是,孔鲤、颜回、子路竟先于他而离世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病逝,享年73岁

  孔子

  孔子一生安贫乐道,在周游途中曾这样形容自己:“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在周游列国时,几次被困,险些丧命,但他并不灰心,仍乐观向上,坚持自己的理想有郑国人说他“累累(颓丧、憔悴)若丧家之狗”,他欣然大笑,说:“形状,末也而谓似丧家之狗,然哉!然哉!”意思是说:模样是小问题不过说我像丧家犬,确是这样的,是这样的!

  孔子生于春秋末期

  ,其时奴隶制的政治经济秩序已不能维持,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纷纷登上舞台,诸侯互相征伐,宫廷篡弑迭起在一片混乱之下,孔子渴慕西周之礼,希望建立以“仁”为中心的社会秩序

  孔子

  他的政治理想就是“为政以德”他主张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将德与礼施之于民,打破“礼不下庶人”的传统,消除贵族和庶民之间不可逾越的界限

  孔子整理了大量典籍,曾修《诗》、《书》,定《礼》、《乐》,序《周易》,作《春秋》此外,孔门弟子还根据孔子的言论编撰了《论语》一书,囊括了孔子思想的精华孔子死后,他的弟子热心传授他的学说,形成了儒家学派

  孔子的政治思想,他的关于“仁”的伦理观,以及他的“有教无类”等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极大,成为了全民族的精神遗产

  孔子的一生,是勤于思考、自强不息的一生,后世尊他为“至圣”、“万世师表”,是有一定道理的

孩子上火
女性尿液浑浊怎么办
小儿肠痉挛腹痛有什么原因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