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事的前两天苏兰和她一岁多的女儿突然被捕
高平历史网 2020-03-14 22:01:51
起事的前两天苏兰和她一岁多的女儿突然被捕了。
事情的起因源于那面队旗,本来这个环节是不应该出问题的。做队旗的吕裁缝是自己人,吕裁缝的兄弟在国民党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当连长,在前不久结束的台儿庄战役中刚刚被日本人的炮弹炸死,吕裁缝对日本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对苏兰组织抗日队伍是打心眼儿里支持,主动把做队旗的任务承揽了下来。队旗快要做好的时候恰逢夏张镇二月初三大集,吕裁缝像过去一样和妻子到集市上摆摊收活儿,忘了把就要做好的队旗悄悄地藏起来,还没有进学堂的儿子在家看到了队旗,他从来还没有见父亲做过这样的衣服,披在身上有点像演戏人穿的斗篷,上面还有醒目的大字真是好玩,于是就带着这件东西来到大街上找伙伴们玩耍。巧合的是这面队旗恰好被来赶集的保安队员刘安看到了,刘安和肖东昌都在保安大队驻夏张中队的食堂干活,不同的是刘安负责采买,肖东昌负责灶头。刘安的活儿是个肥差,得到这个职位全靠在泰西当保安大队长的叔叔刘德禄,因此刘安除了零打碎敲的克扣点小钱之外,在汉奸的岗位上干得很认真。当时刘安看到披在孩子身上的旗子,立刻就感到了这里面的问题,他跑上前来问孩子:“这面旗子是谁做的?”孩子见有人来问自己父亲的杰作精神头更足了,有些显摆地说:“是我爸爸,我爸爸就是有名的吕裁缝,我们家就在西边那条胡同头住。”本来刘安还以为要用些心思来套取接下来的信息,没想到这孩子居然一下子都秃噜出来了。刘安一听就感到机会来了,高兴的连集也来不及赶了,慌忙跑回去报告了中队长。
肖东昌得知吕裁缝被捕的消息是在后半晌。都过了饭点了刘安才气喘吁吁地跑进食堂,进来就让肖东昌给他下挂面,还特意强调要加香油。肖东昌看不过刘安的张狂样子,就生气地说:“炉火已经被压死了。”刘安说:“压死不会再捅开吗?”肖东昌说:“要捅你自己捅,我可没那闲工夫伺候你。”说着就坐在一边开始刮土豆。上午刘安没有把菜买回来,晚饭只能用土豆凑合了。刘安张了张嘴想发火,最终还是忍下了。他对肖东昌也是有些忌惮的,忌惮的原因就是肖东昌的表舅是日本人的红人,泰西侦缉大队大队长郭庆堂。
看来带香油的挂面喝不上了,刘安就在食堂里踅摸吃的,一边踅摸一边嘴里还念叨着:“我知道今天没把菜买来你有气,可我今天也没闲着,你知道我今天干嘛去了吗?”见肖东昌不说话,刘安就继续说:“今天我可是立了大功了,我带人去捉了个抗日分子,队长都说要给我请功呢!”这话让肖东昌警觉了起来,抬起头故意做出轻蔑地样子说:“嘁!就凭你!还捉抗日分子!”刘安说:“你还别不信,我告诉你这个抗日分子就是夏张街上有名的吕裁缝,他们准备起事的队旗都做好了。”肖东昌听了这话一下子就惊呆了。
缓过神来肖东昌才从刘安嘴里打听到了事情的经过,知道队长在捉了吕裁缝后感到事情重大,连问也不问就直接把嫌犯送到了泰西城交给了侦缉队。肖东昌彻底懵了,这等于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了,凭直觉他感到吕裁缝是经受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的,那第一个危险的人物就是苏兰,因为一直以来都是由苏兰跟吕裁缝单线联络。肖东昌摆脱了刘安的纠缠就急急跑到夏张完小去给苏兰报信儿,但还是晚了一步,刚跑到通往学校的那条街道就看到有大批荷枪实弹的伪军往学校大门口涌。
肖东昌心中焦急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飞进校园里把苏兰母女接出来。这其中的过程非常短暂,不一会就看到苏兰抱着含含从校园里迟缓地走出来,后面跟着两个拿枪的伪军,大批的伪军在学校门口虎视眈眈地站立着,远远看去就像是欢迎这对母女的礼队,再后面还有几个老师好奇而惊恐地把脑袋伸出来,瞬间就又跟受惊的老鼠一样缩了回去。肖东昌躲在暗处看不清苏兰脸上的表情,无法知道苏兰此时的心情,他自己却浑身变得冰凉了,仿佛一下子就掉到冰窟窿里。
肖东昌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他此时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自己的母亲。侦缉队长郭庆堂是母亲的表弟,让母亲去央求表弟,说不定苏兰还有一线生机。更何况母亲本来就是个热心肠,苏兰刚来夏张镇的时候就租住着他们家的房子,那时候两个人处得就像母女,母亲早在心里把苏兰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把苏兰的女儿含含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女,但当成并不是事实,去找表弟放人总得有个拿得出手的理由吧。母亲这么一说,肖东昌沉默了,实际上现成的理由肖东昌早就想到了,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肖东昌这一年都二十五岁了,早先定下一门亲事,就在肖东昌十八岁那年将要迎娶的时候,肖东昌的爹却突然去世了。亲事就这样被搁置了起来。这期间就发生了变故,爹一去世家道也有些败落了,对方就提出了退婚。现在母亲也正在为肖东昌的婚事发愁,自然也想到了那个理由,也看出了一些端倪,可母亲不想说,苏兰再好也是人家的媳妇,而且还带着个孩子,更主要的凭感觉母亲也意识到苏兰不是个一般的女人,自己小门小户的怎么能容得下这样的女子?
娘俩对着油灯僵持着,肖东昌低着头,刚硬的头发在昏黄的灯光下微微地抖动着,母亲看了心里一阵的难受。过了一会儿母亲叫着肖东昌的小名说:“昌儿呀,娘知道你一心想苏兰那女子,但你看咱家能留得住吗?何况她又是有主儿的人了。”肖东昌抬起头,眼睛里已经饱含了眼泪,说:“娘,你想哪去了,儿子心里从来没有动过那样的心思,人家是洋学生又是富人家的阔太太,怎么会看上咱这泥腿子!我只是觉得她们娘两个可怜!”肖东昌这话说的是实话也不是实话,没动过心思是假,苏兰早就走进了肖东昌的梦里,但这个梦想又确实太遥远了,就是中间没有这么多的客观障碍,肖东昌也很难克服掉自己内心的自卑。
母亲见肖东昌这样说,内心安稳了很多,肖东昌不承认心里揣着那个叫苏兰的女子就说明他能正视眼前的问题,即使这是假话对肖东昌也是个制约。就说:“孩子你既然这样说,娘就豁上这张老脸找你表舅去说说。就说这女子是娘的儿媳妇,大不了你表舅知道真相后发落娘几句,娘还就不信了,从小一块儿长起来的姊妹,他这点面子会不给?”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坐着肖东昌借来的马车来到了泰西城,郭庆堂总算还给了点儿面子,把表姐带到泰西城最高档的馆子鸿宾楼请了一顿,吃饱喝足了又叫来辆汽车,临上车老太太抓着车门问苏兰和含含怎么办?郭庆堂搀着老太太的手臂说:“老姐姐你就放心吧,有我郭某人在这里谁也不会为难你的儿媳妇和孙女的。”见老太太用将信将疑的目光盯着他看,就又说:“你还信不过我吗?咱们这种姊妹我还能骗你!她们该回去的时候自然就回去了。”老太太这才转身上车,老太太活这么大是第一次坐汽车,自然感到新鲜无比,心中的疑虑很快就被这种全新的体验冲淡了,随之而产生的骄傲与满足。
老太太兴冲冲地回到家里,把郭庆堂的话学给肖东昌听,并给肖东昌宽心说:“昌儿,你就放心吧,看那个架势你表舅还真成了人物,走在街上后面跟着好几个护兵,连那么一个大馆子的老板都站在门口伺候,你说有这么派头的人说话能不算话吗!”肖东昌反而没那么乐观,郭庆堂的话明显就是模棱两可嘛!什么叫该回去的时候自然就回去了。肖东昌觉得不能这样等下去,他想到苏兰当初是已赋闲在家的乡长介绍来的,说不定老乡长能起些作用。肖东昌找到老乡长,老乡长一听让她搭救苏兰,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大侄子,你老叔我还想多活两年呢!你想想她犯在了日本人手里谁敢替她说话。当初是城里的老友介绍她来的,我还准备着去城里发落我这个老友呢,把个抗日分子往我这里推,这不是成心让我坐蜡嘛……”
从老乡长家出来肖东昌真正感到了迷茫,但他还没有彻底绝望,他的内心存有一种预感,他感到苏兰不会就这么离开他的。他准备先等等郭庆堂那边的消息,不行就带着被自己争取过来的那一小队人马去劫法场,反正不能就这样让日本人把苏兰给杀了。
【二】
苏兰真名叫宋子衿,来到夏张镇发动抗日武装完全出于偶然。本来她是被中共山东省委派往泰西秘密组织抗日武装的,跟她一同前往的还有她的丈夫于浩明。跟时下荧屏上热播的谍战电视剧里面的假扮夫妻不同,她和于浩明是真夫妻,毕业于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共同的追求使他们走在了一起。在泰西,他们的公开身份是萃英高级小学的教师,暗地里发展力量,一旦条件成熟就把队伍拉起来打出抗日的旗号,没想到他们仅来半年意外就发生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八岁的颜小真在学校门口的泰济书局玩耍,看到书局门前的案板上摆放着纸张笔墨就随手画起画来。颜小真在萃英小学刚上二年级,初次接触美术课,对画画很有兴趣。他画的是一张漫画,画面上一个日本兵跪在地上高举双手;一个中国人站在后面,怒目而视持枪做射击状,枪口中喷出的子弹在飞行中变成了一颗硕大的炮弹,直接顶在日本兵的脑袋后面。这幅漫画的灵感来自于平时的观察,离学校不远的西城门有日本兵站岗,进出城门的中国人都要给他们鞠躬,不时有人还遭到呵斥打骂,颜小真天天看到那些耀武扬威的日本兵,心中就充满了仇恨。颜小真画完漫画非常得意,向书局里两个年龄比他稍微大一点的小学徒显摆,两个小学徒看过之后都笑了,其中一个问他敢不敢把它交给日本兵,颜小真的情绪当时被激将上来了,说怎么不敢?!说着就拿着漫画朝西关的方向跑去。
正在西关站岗的日本兵一开始以为儿童送画是友好行为,待看清画面不禁大怒,再抬头找送画的小孩,发现小孩已经跑远了就赶紧急追。此时的颜小真也感到了危险,没敢往书局方向跑,更不敢回家,而是拐进了旁边的登云街跑进了教会的红大门。日本兵追过来要闯进去却被门口的洋牧师给拦住了,教会是美国人办的,日本人不敢强硬进入只好回去禀报队长治雄次郎,治雄次郎当时是日军驻泰西的最高长官,治雄认真看了下漫画,觉得一个孩子不可能画这样的东西,就严令侦缉队查办这次事件,侦缉队长郭庆堂在经过了解之后发现这孩子是从泰济书局跑出来的,就一面派人跟教会交涉让他们交出送画的儿童;一面把泰济书局的沈老板给抓了。
事情的巧合就在这里,书局沈老板不是普通的商人,他是潜伏多年的地下党,泰济书局就是联络点,侦缉队这次是歪打正着了。沈老板被抓之后上级党组织很快就意识到了危险,命令于浩明夫妇立即转移,但此时的于浩明还比较乐观,当地的工作刚刚开展,他这么一拍屁股走人前面的所有工作都前功尽弃了,再加上对沈老板的信任,决定让妻子宋子衿带着刚半岁多的女儿含含先离开,自己再坚守一段看看事态的变化。宋子衿坚决不同意把于浩明单独撇下,说一家人要死一块死要活就一起活,但于浩明坚持让她带女儿走。最后两人都做出了妥协,宋子衿带女儿先去郊区找个地方躲躲,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于浩明也便立刻赶过来与她们母女会合。
夫妻两个商量好的第二天宋子衿就带着女儿秘密离开了,她们是被一位上大学的导师推荐来夏张镇的,这位导师是泰西人,日本人占领山东之后山东大学要南迁安徽安庆,导师不愿意受此颠簸就告老还乡了,宋子衿夫妇来到泰西任职之后就跟导师取得了联系。那位老乡长是导师读私塾时的同窗,在得知宋子衿的情况后,导师立刻就想到了这位在近郊的同窗,就写信把她推荐给了这位同窗。老乡长看到老同学的荐书,不敢怠慢,赶紧对宋子衿母女进行了安顿。
于浩明在宋子衿带女儿离开不久就被抓了,在狱中他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坚韧与顽强,敌人用尽了各种手段也身上没有得到一点有用的情报,失望之余很快就对他执行了枪决。此时的宋子衿已经成为夏张镇完小的苏兰老师,当有人把一块浸染着于浩明鲜血的红围巾交到她手上的时候,宋子衿的眼泪立刻就滚落了下来,这是她亲手织给于浩明的,于浩明把这件东西重新留给她,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天下午宋子衿带着女儿来到位于镇子北门的土岗,拔掉了周围的杂草,用手摊出了一块平地,找来一块干净的青石板,把红围巾板板正正地叠放在上面,然后把一支燃着的香插在青石板前堆起的泥土上。宋子衿抱着女儿跪了下来,先是额头深深的触向了脚下的土地,然后昂头望向苍茫的天空。正值黄昏,晚霞像火焰一般在燃烧着,把半个天空都遮掩了,鲜红的光辉洒落下来映照在女儿那嫩嫩的脸蛋儿上,眼泪从宋子衿的眼睛里不可遏制地流淌下来,她把女儿紧紧贴在自己的身上,脸颊深深埋进女儿那散发着奶腥味的襁褓中。
肖东昌是宋子衿在夏张镇发展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宋子衿之所以选择肖东昌当然是有原因的。那个时节肖东昌刚回家不久正跟母亲闹着别扭。肖东昌在当时的农家子弟中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五岁的时候过继给自己的叔叔当儿子,叔叔当时在天津卫混差事,据说一个月能拿到十五块大洋。叔叔当年把肖东昌接过去,第二年就送他进了洋学堂,但天不假年叔叔三十八岁那年骤然离世,婶婶在天津卫改嫁,肖东昌就成了多余的拖油瓶,家里只好再把肖东昌接回来,这年肖东昌十五岁。回到家乡的肖东昌并不安分,干过多种营生,七·七事变那年,肖东昌在黄河北跟着本村的师傅学铁匠,日本鬼子打过来之后肖东昌跟着师傅跑回来了。按照母亲的意思,铁匠学不成了一个大小伙子总得找点儿营生,她让肖东昌跟着自己的表弟郭庆堂去当兵。郭庆堂早年毕业于山东著名的千佛山讲武堂,毕业后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后来又改换门庭成了地方军阀齐振远的部下并荣升为少校营长,日本全面侵华后他又跟随着齐振远投降了日本人,现在是泰西县侦缉大队大队长,很受日本人器重。肖东昌却不愿意去找这个表舅,这并不是因为表舅对他们母子不好,实际上表舅对他们很照顾,尤其是在肖东昌的爹去世后表舅还专门过来看过两次,每次都留下不少的钱物。肖东昌之所以不愿意参加侦缉队,是因为他在黄河北亲眼看见日本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内心对日本人就充满了仇恨,让他像表舅一样跟着日本人做事,肖东昌从心里感到不痛快。 共 2176 字 7 页 ... 转到页 【编者按】小说的名字叫“如此安静”,但是只要阅读了这篇小说,我敢说每一位读者的心情都不会平静的。作为一个亲自组建抗日游击队的女队长,她的丈夫也是一位为了革命而献身了的革命者,谁会料到这位女游击队长能蜕变成为一个叛徒?小说用跌宕辗侧的故事情节,反映了抗日战争最恶劣的环境里,在抗日队伍与日寇顽强斗争的如火如荼的年代里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用及其隐匿的线索揭露敌人阴险狠毒的罪恶手段,一个丈夫已经为革命牺牲了的女性却成了叛徒,其原因是因为她首先是一个母亲,其次才是一个革命人,然而这个革命者没有经受得起敌人残忍的阴谋的威逼,最后成了敌人的帮凶,但是作为革命者,作为一个中国的女人,她最后良心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人民的敌人,已经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自杀是她唯一的选择。小说情节曲折回旋,一开始给读者的印象与全篇表现的故事情节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当故事发展到最后的时候,不能不令人惊叹,唏嘘不已!宋子衿,这个蜕变成叛徒的女游击队长,他尽管自杀了,但是让人感到怜惜却不痛恨,而痛恨的是阴险毒辣的汉奸走狗。小说用侦探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游击队长肖东昌的形象,他本来是个保安队成员,但是一腔爱国之心,一颗对日寇满腔的仇恨,他最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者,他有勇有谋,善于分析问题,最终揭穿了小说的整个谜团。小说里的人物关系和身份错综复杂,一定费了作者很大的心血,是一篇上乘的佳作。要想在这篇小说里品尝到创作的技巧和故事情节的缜密构思,就请读者认真地賞读这部小说。强烈推荐阅读。编辑:苏庸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050014】
1 楼 文友: 2015-08-04 10:09:14 赞叹作者的经典构思!更赞叹作者对小说的情节的苦心安排!令人叹服!很多情节都是出乎意料之外,最后才揭秘的,很有侦探的味道。尽管是抗战小说,却感到很像是福尔摩斯探案!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楼 文友: 2015-08-04 12:41:27 宗刊的中篇小说构思非常棒,也是泰西起义人物系列之一。尤其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征文《如此安静》。把我们的目光推向抗日救亡的残酷时代,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会忘记,那段历史,那段民族耻辱,那段当亡国奴的日子。是的,亲爱的朋友们,自豪吧,中华民族英勇斗争,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伟大的民族解放,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正以自己的方式屹立世界东方。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不要忘记过去。真的,时刻准备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我们美好的新生活,千秋万代学习毛泽东的骨气和志气,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日月如梭
楼 文友: 2015-08-04 12:55:48 看到这篇小说心里怎能平静,抗日战争牺牲了多少英烈,如浩明为了保护党的秘密组织英勇牺牲,而他的妻子宋子衿却割舍不了和女儿的亲情,出卖了战友和同志,成了叛徒。可揭露这一切的正是她第一个发展的共产党员,一个一直爱慕她的男人,最后揭露了她成为叛徒的真相,宋子衿良心发现自己自杀了。整篇小说跌宕起伏,人物内心充满了斗争、矛盾、和纠结,表现的淋漓尽致。最让我们不能饶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他们杀害了多少中国人和他们的家庭!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怎能忘记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4 楼 文友: 2015-08-04 14: 1:40 对宋子衿恨不起来,唉....
5 楼 文友: 2015-08-04 15:16: 7 很长,看了好半天才看完,但是非常精彩。小说的情节构思都有独到之处,人物性格的刻画十分鲜活,有情有理,故事走向也跌宕起伏,看完心里很难平静 叹息,战争摧残人性! 徐蓉儿也是俺
6 楼 文友: 2015-08-05 00:00:58 看到这部小说好评如潮,月楼心里也痒痒的。不过,我还是决定寻个时间手机阅读(身体会更自由一些)。先留个脚印,待手机阅读之后再跟评。
感谢作者赐稿雀巢!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7 楼 文友: 2015-08-05 15:02:02 有谁,能眼看着鬼子当面杀掉自己的孩子?有谁,能忍受非人的痛用筷子插耳自杀?故事如此安静,却又如此惨烈。叹息铁蹄下的国人命运,愿国家富强,永远都不要悲剧重演! 徐蓉儿也是俺
8 楼 文友: 2015-08-05 2 : 8:25 宗坤的中篇小说《如此安静》发表在《作品》 201 年第10期。《长江文艺 好小说》2014年6期又选用。小说的细节非常真实感人。尤其苏兰这个人物,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新奇人物。大胆而独特的构思,对于她的行为,似乎人们能够理解,从而更加憎恨我们共同的敌人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月如梭
9 楼 文友: 2015-08-06 21:10:27 战争的残酷,人性的脆弱,良心的纠结,叛徒的下场,在这部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火车上读完了整部小说,心里拧成了一堆乱麻。我不想诅咒宋子衿,只想诅咒那场可恶的侵略战争,诅咒没人性的侵略者。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10 楼 文友: 2015-08-08 21:24:2 谢谢朋友们,秋天好大同牛皮癣医院地址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事情的起因源于那面队旗,本来这个环节是不应该出问题的。做队旗的吕裁缝是自己人,吕裁缝的兄弟在国民党孙连仲的第二集团军当连长,在前不久结束的台儿庄战役中刚刚被日本人的炮弹炸死,吕裁缝对日本鬼子怀有刻骨的仇恨,对苏兰组织抗日队伍是打心眼儿里支持,主动把做队旗的任务承揽了下来。队旗快要做好的时候恰逢夏张镇二月初三大集,吕裁缝像过去一样和妻子到集市上摆摊收活儿,忘了把就要做好的队旗悄悄地藏起来,还没有进学堂的儿子在家看到了队旗,他从来还没有见父亲做过这样的衣服,披在身上有点像演戏人穿的斗篷,上面还有醒目的大字真是好玩,于是就带着这件东西来到大街上找伙伴们玩耍。巧合的是这面队旗恰好被来赶集的保安队员刘安看到了,刘安和肖东昌都在保安大队驻夏张中队的食堂干活,不同的是刘安负责采买,肖东昌负责灶头。刘安的活儿是个肥差,得到这个职位全靠在泰西当保安大队长的叔叔刘德禄,因此刘安除了零打碎敲的克扣点小钱之外,在汉奸的岗位上干得很认真。当时刘安看到披在孩子身上的旗子,立刻就感到了这里面的问题,他跑上前来问孩子:“这面旗子是谁做的?”孩子见有人来问自己父亲的杰作精神头更足了,有些显摆地说:“是我爸爸,我爸爸就是有名的吕裁缝,我们家就在西边那条胡同头住。”本来刘安还以为要用些心思来套取接下来的信息,没想到这孩子居然一下子都秃噜出来了。刘安一听就感到机会来了,高兴的连集也来不及赶了,慌忙跑回去报告了中队长。
肖东昌得知吕裁缝被捕的消息是在后半晌。都过了饭点了刘安才气喘吁吁地跑进食堂,进来就让肖东昌给他下挂面,还特意强调要加香油。肖东昌看不过刘安的张狂样子,就生气地说:“炉火已经被压死了。”刘安说:“压死不会再捅开吗?”肖东昌说:“要捅你自己捅,我可没那闲工夫伺候你。”说着就坐在一边开始刮土豆。上午刘安没有把菜买回来,晚饭只能用土豆凑合了。刘安张了张嘴想发火,最终还是忍下了。他对肖东昌也是有些忌惮的,忌惮的原因就是肖东昌的表舅是日本人的红人,泰西侦缉大队大队长郭庆堂。
看来带香油的挂面喝不上了,刘安就在食堂里踅摸吃的,一边踅摸一边嘴里还念叨着:“我知道今天没把菜买来你有气,可我今天也没闲着,你知道我今天干嘛去了吗?”见肖东昌不说话,刘安就继续说:“今天我可是立了大功了,我带人去捉了个抗日分子,队长都说要给我请功呢!”这话让肖东昌警觉了起来,抬起头故意做出轻蔑地样子说:“嘁!就凭你!还捉抗日分子!”刘安说:“你还别不信,我告诉你这个抗日分子就是夏张街上有名的吕裁缝,他们准备起事的队旗都做好了。”肖东昌听了这话一下子就惊呆了。
缓过神来肖东昌才从刘安嘴里打听到了事情的经过,知道队长在捉了吕裁缝后感到事情重大,连问也不问就直接把嫌犯送到了泰西城交给了侦缉队。肖东昌彻底懵了,这等于一点缓和的余地都没有了,凭直觉他感到吕裁缝是经受不住敌人的严刑拷打的,那第一个危险的人物就是苏兰,因为一直以来都是由苏兰跟吕裁缝单线联络。肖东昌摆脱了刘安的纠缠就急急跑到夏张完小去给苏兰报信儿,但还是晚了一步,刚跑到通往学校的那条街道就看到有大批荷枪实弹的伪军往学校大门口涌。
肖东昌心中焦急恨不得生出一双翅膀飞进校园里把苏兰母女接出来。这其中的过程非常短暂,不一会就看到苏兰抱着含含从校园里迟缓地走出来,后面跟着两个拿枪的伪军,大批的伪军在学校门口虎视眈眈地站立着,远远看去就像是欢迎这对母女的礼队,再后面还有几个老师好奇而惊恐地把脑袋伸出来,瞬间就又跟受惊的老鼠一样缩了回去。肖东昌躲在暗处看不清苏兰脸上的表情,无法知道苏兰此时的心情,他自己却浑身变得冰凉了,仿佛一下子就掉到冰窟窿里。
肖东昌垂头丧气地回到家里,他此时想到的唯一出路就是自己的母亲。侦缉队长郭庆堂是母亲的表弟,让母亲去央求表弟,说不定苏兰还有一线生机。更何况母亲本来就是个热心肠,苏兰刚来夏张镇的时候就租住着他们家的房子,那时候两个人处得就像母女,母亲早在心里把苏兰当成了自己的女儿,把苏兰的女儿含含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女,但当成并不是事实,去找表弟放人总得有个拿得出手的理由吧。母亲这么一说,肖东昌沉默了,实际上现成的理由肖东昌早就想到了,只是不好意思说出口。肖东昌这一年都二十五岁了,早先定下一门亲事,就在肖东昌十八岁那年将要迎娶的时候,肖东昌的爹却突然去世了。亲事就这样被搁置了起来。这期间就发生了变故,爹一去世家道也有些败落了,对方就提出了退婚。现在母亲也正在为肖东昌的婚事发愁,自然也想到了那个理由,也看出了一些端倪,可母亲不想说,苏兰再好也是人家的媳妇,而且还带着个孩子,更主要的凭感觉母亲也意识到苏兰不是个一般的女人,自己小门小户的怎么能容得下这样的女子?
娘俩对着油灯僵持着,肖东昌低着头,刚硬的头发在昏黄的灯光下微微地抖动着,母亲看了心里一阵的难受。过了一会儿母亲叫着肖东昌的小名说:“昌儿呀,娘知道你一心想苏兰那女子,但你看咱家能留得住吗?何况她又是有主儿的人了。”肖东昌抬起头,眼睛里已经饱含了眼泪,说:“娘,你想哪去了,儿子心里从来没有动过那样的心思,人家是洋学生又是富人家的阔太太,怎么会看上咱这泥腿子!我只是觉得她们娘两个可怜!”肖东昌这话说的是实话也不是实话,没动过心思是假,苏兰早就走进了肖东昌的梦里,但这个梦想又确实太遥远了,就是中间没有这么多的客观障碍,肖东昌也很难克服掉自己内心的自卑。
母亲见肖东昌这样说,内心安稳了很多,肖东昌不承认心里揣着那个叫苏兰的女子就说明他能正视眼前的问题,即使这是假话对肖东昌也是个制约。就说:“孩子你既然这样说,娘就豁上这张老脸找你表舅去说说。就说这女子是娘的儿媳妇,大不了你表舅知道真相后发落娘几句,娘还就不信了,从小一块儿长起来的姊妹,他这点面子会不给?”
第二天一早母亲就坐着肖东昌借来的马车来到了泰西城,郭庆堂总算还给了点儿面子,把表姐带到泰西城最高档的馆子鸿宾楼请了一顿,吃饱喝足了又叫来辆汽车,临上车老太太抓着车门问苏兰和含含怎么办?郭庆堂搀着老太太的手臂说:“老姐姐你就放心吧,有我郭某人在这里谁也不会为难你的儿媳妇和孙女的。”见老太太用将信将疑的目光盯着他看,就又说:“你还信不过我吗?咱们这种姊妹我还能骗你!她们该回去的时候自然就回去了。”老太太这才转身上车,老太太活这么大是第一次坐汽车,自然感到新鲜无比,心中的疑虑很快就被这种全新的体验冲淡了,随之而产生的骄傲与满足。
老太太兴冲冲地回到家里,把郭庆堂的话学给肖东昌听,并给肖东昌宽心说:“昌儿,你就放心吧,看那个架势你表舅还真成了人物,走在街上后面跟着好几个护兵,连那么一个大馆子的老板都站在门口伺候,你说有这么派头的人说话能不算话吗!”肖东昌反而没那么乐观,郭庆堂的话明显就是模棱两可嘛!什么叫该回去的时候自然就回去了。肖东昌觉得不能这样等下去,他想到苏兰当初是已赋闲在家的乡长介绍来的,说不定老乡长能起些作用。肖东昌找到老乡长,老乡长一听让她搭救苏兰,头摇得像拨浪鼓一样,说:“大侄子,你老叔我还想多活两年呢!你想想她犯在了日本人手里谁敢替她说话。当初是城里的老友介绍她来的,我还准备着去城里发落我这个老友呢,把个抗日分子往我这里推,这不是成心让我坐蜡嘛……”
从老乡长家出来肖东昌真正感到了迷茫,但他还没有彻底绝望,他的内心存有一种预感,他感到苏兰不会就这么离开他的。他准备先等等郭庆堂那边的消息,不行就带着被自己争取过来的那一小队人马去劫法场,反正不能就这样让日本人把苏兰给杀了。
【二】
苏兰真名叫宋子衿,来到夏张镇发动抗日武装完全出于偶然。本来她是被中共山东省委派往泰西秘密组织抗日武装的,跟她一同前往的还有她的丈夫于浩明。跟时下荧屏上热播的谍战电视剧里面的假扮夫妻不同,她和于浩明是真夫妻,毕业于青岛的国立山东大学,共同的追求使他们走在了一起。在泰西,他们的公开身份是萃英高级小学的教师,暗地里发展力量,一旦条件成熟就把队伍拉起来打出抗日的旗号,没想到他们仅来半年意外就发生了。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八岁的颜小真在学校门口的泰济书局玩耍,看到书局门前的案板上摆放着纸张笔墨就随手画起画来。颜小真在萃英小学刚上二年级,初次接触美术课,对画画很有兴趣。他画的是一张漫画,画面上一个日本兵跪在地上高举双手;一个中国人站在后面,怒目而视持枪做射击状,枪口中喷出的子弹在飞行中变成了一颗硕大的炮弹,直接顶在日本兵的脑袋后面。这幅漫画的灵感来自于平时的观察,离学校不远的西城门有日本兵站岗,进出城门的中国人都要给他们鞠躬,不时有人还遭到呵斥打骂,颜小真天天看到那些耀武扬威的日本兵,心中就充满了仇恨。颜小真画完漫画非常得意,向书局里两个年龄比他稍微大一点的小学徒显摆,两个小学徒看过之后都笑了,其中一个问他敢不敢把它交给日本兵,颜小真的情绪当时被激将上来了,说怎么不敢?!说着就拿着漫画朝西关的方向跑去。
正在西关站岗的日本兵一开始以为儿童送画是友好行为,待看清画面不禁大怒,再抬头找送画的小孩,发现小孩已经跑远了就赶紧急追。此时的颜小真也感到了危险,没敢往书局方向跑,更不敢回家,而是拐进了旁边的登云街跑进了教会的红大门。日本兵追过来要闯进去却被门口的洋牧师给拦住了,教会是美国人办的,日本人不敢强硬进入只好回去禀报队长治雄次郎,治雄次郎当时是日军驻泰西的最高长官,治雄认真看了下漫画,觉得一个孩子不可能画这样的东西,就严令侦缉队查办这次事件,侦缉队长郭庆堂在经过了解之后发现这孩子是从泰济书局跑出来的,就一面派人跟教会交涉让他们交出送画的儿童;一面把泰济书局的沈老板给抓了。
事情的巧合就在这里,书局沈老板不是普通的商人,他是潜伏多年的地下党,泰济书局就是联络点,侦缉队这次是歪打正着了。沈老板被抓之后上级党组织很快就意识到了危险,命令于浩明夫妇立即转移,但此时的于浩明还比较乐观,当地的工作刚刚开展,他这么一拍屁股走人前面的所有工作都前功尽弃了,再加上对沈老板的信任,决定让妻子宋子衿带着刚半岁多的女儿含含先离开,自己再坚守一段看看事态的变化。宋子衿坚决不同意把于浩明单独撇下,说一家人要死一块死要活就一起活,但于浩明坚持让她带女儿走。最后两人都做出了妥协,宋子衿带女儿先去郊区找个地方躲躲,如果有什么风吹草动于浩明也便立刻赶过来与她们母女会合。
夫妻两个商量好的第二天宋子衿就带着女儿秘密离开了,她们是被一位上大学的导师推荐来夏张镇的,这位导师是泰西人,日本人占领山东之后山东大学要南迁安徽安庆,导师不愿意受此颠簸就告老还乡了,宋子衿夫妇来到泰西任职之后就跟导师取得了联系。那位老乡长是导师读私塾时的同窗,在得知宋子衿的情况后,导师立刻就想到了这位在近郊的同窗,就写信把她推荐给了这位同窗。老乡长看到老同学的荐书,不敢怠慢,赶紧对宋子衿母女进行了安顿。
于浩明在宋子衿带女儿离开不久就被抓了,在狱中他表现了一个共产党员应有的坚韧与顽强,敌人用尽了各种手段也身上没有得到一点有用的情报,失望之余很快就对他执行了枪决。此时的宋子衿已经成为夏张镇完小的苏兰老师,当有人把一块浸染着于浩明鲜血的红围巾交到她手上的时候,宋子衿的眼泪立刻就滚落了下来,这是她亲手织给于浩明的,于浩明把这件东西重新留给她,她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当天下午宋子衿带着女儿来到位于镇子北门的土岗,拔掉了周围的杂草,用手摊出了一块平地,找来一块干净的青石板,把红围巾板板正正地叠放在上面,然后把一支燃着的香插在青石板前堆起的泥土上。宋子衿抱着女儿跪了下来,先是额头深深的触向了脚下的土地,然后昂头望向苍茫的天空。正值黄昏,晚霞像火焰一般在燃烧着,把半个天空都遮掩了,鲜红的光辉洒落下来映照在女儿那嫩嫩的脸蛋儿上,眼泪从宋子衿的眼睛里不可遏制地流淌下来,她把女儿紧紧贴在自己的身上,脸颊深深埋进女儿那散发着奶腥味的襁褓中。
肖东昌是宋子衿在夏张镇发展的第一位中共党员。宋子衿之所以选择肖东昌当然是有原因的。那个时节肖东昌刚回家不久正跟母亲闹着别扭。肖东昌在当时的农家子弟中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五岁的时候过继给自己的叔叔当儿子,叔叔当时在天津卫混差事,据说一个月能拿到十五块大洋。叔叔当年把肖东昌接过去,第二年就送他进了洋学堂,但天不假年叔叔三十八岁那年骤然离世,婶婶在天津卫改嫁,肖东昌就成了多余的拖油瓶,家里只好再把肖东昌接回来,这年肖东昌十五岁。回到家乡的肖东昌并不安分,干过多种营生,七·七事变那年,肖东昌在黄河北跟着本村的师傅学铁匠,日本鬼子打过来之后肖东昌跟着师傅跑回来了。按照母亲的意思,铁匠学不成了一个大小伙子总得找点儿营生,她让肖东昌跟着自己的表弟郭庆堂去当兵。郭庆堂早年毕业于山东著名的千佛山讲武堂,毕业后参加了冯玉祥的部队,后来又改换门庭成了地方军阀齐振远的部下并荣升为少校营长,日本全面侵华后他又跟随着齐振远投降了日本人,现在是泰西县侦缉大队大队长,很受日本人器重。肖东昌却不愿意去找这个表舅,这并不是因为表舅对他们母子不好,实际上表舅对他们很照顾,尤其是在肖东昌的爹去世后表舅还专门过来看过两次,每次都留下不少的钱物。肖东昌之所以不愿意参加侦缉队,是因为他在黄河北亲眼看见日本人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内心对日本人就充满了仇恨,让他像表舅一样跟着日本人做事,肖东昌从心里感到不痛快。 共 2176 字 7 页 ... 转到页 【编者按】小说的名字叫“如此安静”,但是只要阅读了这篇小说,我敢说每一位读者的心情都不会平静的。作为一个亲自组建抗日游击队的女队长,她的丈夫也是一位为了革命而献身了的革命者,谁会料到这位女游击队长能蜕变成为一个叛徒?小说用跌宕辗侧的故事情节,反映了抗日战争最恶劣的环境里,在抗日队伍与日寇顽强斗争的如火如荼的年代里的错综复杂的矛盾,用及其隐匿的线索揭露敌人阴险狠毒的罪恶手段,一个丈夫已经为革命牺牲了的女性却成了叛徒,其原因是因为她首先是一个母亲,其次才是一个革命人,然而这个革命者没有经受得起敌人残忍的阴谋的威逼,最后成了敌人的帮凶,但是作为革命者,作为一个中国的女人,她最后良心发现,自己已经成了人民的敌人,已经背叛了自己的祖国和人民,自杀是她唯一的选择。小说情节曲折回旋,一开始给读者的印象与全篇表现的故事情节大大出乎人的意料,当故事发展到最后的时候,不能不令人惊叹,唏嘘不已!宋子衿,这个蜕变成叛徒的女游击队长,他尽管自杀了,但是让人感到怜惜却不痛恨,而痛恨的是阴险毒辣的汉奸走狗。小说用侦探的手法塑造了一个游击队长肖东昌的形象,他本来是个保安队成员,但是一腔爱国之心,一颗对日寇满腔的仇恨,他最后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一个坚强的革命者,他有勇有谋,善于分析问题,最终揭穿了小说的整个谜团。小说里的人物关系和身份错综复杂,一定费了作者很大的心血,是一篇上乘的佳作。要想在这篇小说里品尝到创作的技巧和故事情节的缜密构思,就请读者认真地賞读这部小说。强烈推荐阅读。编辑:苏庸平【江山编辑部·精品推荐1508050014】
1 楼 文友: 2015-08-04 10:09:14 赞叹作者的经典构思!更赞叹作者对小说的情节的苦心安排!令人叹服!很多情节都是出乎意料之外,最后才揭秘的,很有侦探的味道。尽管是抗战小说,却感到很像是福尔摩斯探案! 用一颗真诚的心交天下真诚的朋友。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2 楼 文友: 2015-08-04 12:41:27 宗刊的中篇小说构思非常棒,也是泰西起义人物系列之一。尤其在抗战胜利70周年之际推出征文《如此安静》。把我们的目光推向抗日救亡的残酷时代,每一个有良知的中国人不会忘记,那段历史,那段民族耻辱,那段当亡国奴的日子。是的,亲爱的朋友们,自豪吧,中华民族英勇斗争,艰苦卓绝,浴血奋战,终于赢得伟大的民族解放,伟大的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正以自己的方式屹立世界东方。不管到了什么时候,不要忘记过去。真的,时刻准备着: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我们美好的新生活,千秋万代学习毛泽东的骨气和志气,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不屈不挠,勇往直前。 日月如梭
楼 文友: 2015-08-04 12:55:48 看到这篇小说心里怎能平静,抗日战争牺牲了多少英烈,如浩明为了保护党的秘密组织英勇牺牲,而他的妻子宋子衿却割舍不了和女儿的亲情,出卖了战友和同志,成了叛徒。可揭露这一切的正是她第一个发展的共产党员,一个一直爱慕她的男人,最后揭露了她成为叛徒的真相,宋子衿良心发现自己自杀了。整篇小说跌宕起伏,人物内心充满了斗争、矛盾、和纠结,表现的淋漓尽致。最让我们不能饶恕的是日本帝国主义,他们杀害了多少中国人和他们的家庭!今天,我们纪念抗战胜利,怎能忘记他们犯下的滔天罪行! 做一张有字的纸,努力让上边的字有价值,因为纸寿千年。
4 楼 文友: 2015-08-04 14: 1:40 对宋子衿恨不起来,唉....
5 楼 文友: 2015-08-04 15:16: 7 很长,看了好半天才看完,但是非常精彩。小说的情节构思都有独到之处,人物性格的刻画十分鲜活,有情有理,故事走向也跌宕起伏,看完心里很难平静 叹息,战争摧残人性! 徐蓉儿也是俺
6 楼 文友: 2015-08-05 00:00:58 看到这部小说好评如潮,月楼心里也痒痒的。不过,我还是决定寻个时间手机阅读(身体会更自由一些)。先留个脚印,待手机阅读之后再跟评。
感谢作者赐稿雀巢!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7 楼 文友: 2015-08-05 15:02:02 有谁,能眼看着鬼子当面杀掉自己的孩子?有谁,能忍受非人的痛用筷子插耳自杀?故事如此安静,却又如此惨烈。叹息铁蹄下的国人命运,愿国家富强,永远都不要悲剧重演! 徐蓉儿也是俺
8 楼 文友: 2015-08-05 2 : 8:25 宗坤的中篇小说《如此安静》发表在《作品》 201 年第10期。《长江文艺 好小说》2014年6期又选用。小说的细节非常真实感人。尤其苏兰这个人物,在抗日救亡运动中是一个不同凡响的新奇人物。大胆而独特的构思,对于她的行为,似乎人们能够理解,从而更加憎恨我们共同的敌人 日本军国主义。 日月如梭
9 楼 文友: 2015-08-06 21:10:27 战争的残酷,人性的脆弱,良心的纠结,叛徒的下场,在这部小说里表现得淋漓尽致。在火车上读完了整部小说,心里拧成了一堆乱麻。我不想诅咒宋子衿,只想诅咒那场可恶的侵略战争,诅咒没人性的侵略者。 “小鸟虽小,可它玩的却是整个天空。”——致江山新雀之巢
10 楼 文友: 2015-08-08 21:24:2 谢谢朋友们,秋天好大同牛皮癣医院地址乳腺增生会变成乳腺癌吗云南弥勒灯盏花药业有限公司
相关阅读
- 永恒的爱情,是要我们去有心经营的
- 准备和公婆一起长住,买四室大房子,160㎡,光想就激动了!
- 黄心颖经常性晒剧组照,坦言留下的是笑声同欢乐,疑走出风波
- 台媒:一场闲谈致台北地检署新增6人确诊,其中有人参加过“高检署”活动
- 何时拔除您的 Android 缓存以及具体操作方法
- 哪有什么真直男 都是装直男 他发觉你生气了 需要哄 也发觉消息要及时回 也发觉要关心你 给你买喜欢的
- 对话名家 | 马平:把生命的却是放进故事中
- 广东附属医院大学:赞!一“研”为定,全寝上岸
- 西部数据发布新款 SATA 蓝盘 SA510,1TB 价格约 671 元
- Moschino 2022春夏系列,图案图案的趣味活力,彩色的鲜艳减龄
- 高圆圆3岁女儿罕见出镜!探班外婆抱一起扭来扭去,穿搭太可爱
- 丹阳限招120人,政策扶持,不限专业,在岗工作也可正常跟进,6月15日报名年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