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姓家奴吕布为人不耻有人十叛旧主却被称英

高平历史网 2019-09-27 03:18:49

  三姓家奴吕布为人不耻 有人十叛旧主却被称英雄

  三姓家奴,典出罗贯中老师的《三国演义》,特指吕布意在讽刺其反复无常,不忠不义

  吕布本身姓吕,父亲早逝,认荆州刺史丁原为义父丁原待他不薄,倚为股肱然而,吕布见利忘义,寡情负恩董卓用了一匹日行千里的赤兔马,一千两黄金,数十颗明珠,一条玉带,便令吕布动了心,杀了丁原,取其首级,投降董卓,拜为义父天下第一好汉卖身投靠,使奸贼董卓如虎添翼,更加飞扬跋扈起来

  为诛灭董卓,司徒王允抓住这对父子同样好色的特点,设下连环计,将歌伎貂蝉同时许给董卓和吕布,使父子两人陷入争夺美女的圈套“风仪亭”一折,父子的矛盾加深了董卓无情,竟向吕布掷戟而这个吕布,为了一名歌伎,也不惜与义父反目,杀了董卓,夺回貂蝉这便是“三姓家奴”的全本故事在讲究忠孝仁义、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会,这是最为人不齿的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讲仁义的书,刘、关、张是罗贯中老师极力歌颂的仁义的化身而吕布

  ,却是袅情绝义、毫无主见的武夫,是刘、关、张的对立面,是作家极力鞭挞的人物

  书中,吕布多次被骂为“三姓家奴”在讲究忠孝仁义、崇尚祖宗膜拜的封建社会,这是最为人不齿的事三英战吕布时,张飞挺着丈八蛇矛,飞马大战:“三姓家奴休走,燕人张翼德在此!”这是对吕布的人格最大的羞辱

  史实典籍中,并无关于吕布“三姓家奴”一说这句贬损人的话,是罗贯中老师的杜撰,其目的以借来提高刘关张三英的声誉地位

  然而,三国时代最不能“从一而终”的正是被罗老师捧得最高的刘备

  英雄不问出处历史上的许多英雄豪杰起家时,往往都依附于某一个军事集团或政治势力,大多数英雄都有过改换门庭的易主记录谁是史上易主最多的大英雄?这顶桂冠无疑应属于刘备,有史可考的,刘备就有十次背叛旧主、更换门庭的记载

  1.最初跟随校尉邹靖讨黄巾(《三国志·先主传》)

  2.在平原人刘子平的推荐下,跟随了史失其名的青州从事(《三国志·先主传》裴注引《典略》)

  3.投靠大将军何进的都尉毌(音贯)丘毅(《三国志·先主传》)

  4.投奔幽州公孙瓒(《三国志·先主传》)

  5.与公孙瓒的青州刺史田楷屯兵齐国(今山东淄博市),受田楷节制(《三国志·先主传》)

  6.离开齐国投归徐州牧陶谦(《三国志·先主传》)

  7.陶谦死后,刘备领徐州牧,旋被吕布击败,投降吕布,屯兵小沛(今江苏沛县东)(《三国志·先主传》)

  8.被吕布打败,投归曹操(《三国志·先主传》)

  9.在徐州被曹操打败,投归袁绍(《三国志·先主传》)

  10.离开袁绍,投归刘表(《三国志·先主传》)

  “城头变幻大王旗”,如此频繁地改换门庭,古今跳槽者无出其右,似有反复无常之嫌不少善良的读书人会问:这样的“变色龙”刘备,能算大英雄吗?

  古语说得好,春秋无义战,三国无君子在那个群雄逐鹿的军阀混战年代,谁胜出谁便是英雄至于其手段,则在其次无论是光明磊落,还是阴险狡诈,都不过是为其争夺天下的终极目标服务的

  诚然,刘备为了求得自身发展,使出了无数借力打力的本事,终于成就一番事业,这是吕布之流所无法相比的

  就以刘备同时代人的眼光来看,刘备也不失为一位大英雄

  曹操:“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夫刘备,人杰也,今不击,必为后患,将生忧寡人”

  袁绍:“刘玄德弘雅有信义,今徐州乐戴之,诚副所望也”

  郭嘉:“备有雄才而甚得众心张飞、关羽者,皆万人之敌也,为之死用嘉观之,备终不为人下,其谋未可测也”

  孙权:“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先主之弘毅宽厚,知人待士,盖有高祖之风,英雄之器焉及其举国讬孤于诸葛亮,而心神无贰,诚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轨也机权干略,不逮魏武,是以基宇亦狭然折而不挠,终不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竞利,且以避害云尔”

  由此可说,刘备尽管先后十易其主,仍不失为一个被历史所肯定的大英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孩子厌食吃什么药
丁桂薏芽健脾凝胶怎么样
小孩突然流鼻血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