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有西瓜的夏天美文物业

高平历史网 2021-12-04 05:13:58

原创|有西瓜的夏天(美文)

初春,看到大街的西瓜。便想夏天的西瓜,最本真的味道,随着岁月的远去,总会日渐浓郁,让人心生一种念想。

西瓜,属葫芦科,原产于,是一种双子叶开花植物,形状像藤蔓,叶子呈羽毛状。它所结出的果实是瓠果,主要的食用部分为发达的胎座,果实为圆形,外皮光滑,呈绿色或黄色有花纹,果瓤多汁为红色或黄色。据明代科学家徐光启《农政全书》记载:西瓜,种出西域,故之名。

其优雅的形象已深入人心。据澳大利亚“澳洲”5月27道 曾经的盛夏,置身于幽静的村落,向东望去,一块块深绿色的瓜田,错落无致地摆在远处的田野。每一块瓜田都有一个庵子,搭建在瓜田的中央,庵子里多半有一位老者,还有一条狗儿与其相伴,一起看守着一望无际的瓜田。

午后阳光炽烈,碧空下连只鸟儿的影子也没有,玉米地里的蟋蟀蚂蚱也悄无声息了,田野的尽头有一波波气流在蒸腾,仿佛空气在燃烧。阳光下一个个溜圆的大西瓜透过瓜蔓放射出诱人的绿光,那个最大的花皮,已经被半大小子们盯上好几天了。半大小子们窃窃私语,商议着今天晚上就要掉它。此刻的村子里也是一片寂静,男人们躺在门道的竹席上打着沉重的呼噜;女人们则三三两两坐在阴凉处,一边纳着鞋底一边拉着家常,几只知了在门前的大榆树上不知疲倦地唱着古老的歌谣,农人们正在享受着自己独有的宁静。

月色正浓时,半大小子们拿上一把镰刀,沐浴着霜一般的月光,翻过两个沟沟坎坎,站在高高的土丘上,就会朦朦胧胧看到点点灯火,那就是瓜田,还有瓜田上挡风避雨的庵子。田野深处的夜色,格外的静谧。

借着月光,蹲在地里,用指头弹弹瓜皮,选上一个十多斤的瓜,又沙又甜。吃饱了西瓜,一溜烟小跑回家了。只剩下满地硕大的西瓜,握着长长烟袋的老者,还有那只很少吱声的叭儿狗。

那时候的西瓜,完全不是现在西瓜的这种口味。没有现在西瓜这么甜,但很沙,汁多,有一种老远就能闻见的清香,以至于那种清香萦绕在我的记忆里好多年都割舍不掉。孩提时有过的吃瓜大战足足进行了两个多小时,有的人竟然吃到无法站立,只能鼓着滚圆的肚子,四仰八叉地躺在瓜田里直哼哼。

哪时,无论谁家的瓜,都是那样的沙甜。因为瓜农用做香油的麻皮酱,经过发酵,作为肥料,施在每一棵瓜的根部。浇瓜一般都是在早上,一桶桶山泉浸润着瓜的根须。就是到了中秋,万物始于萧瑟,瓜田依然一片青葱。

岁月已经远去。然而,那村落,那村落里的瓜田,瓜田里的庵子,庵子里的老者和不知声的叭儿狗,已经沉淀在岁月的深处,蜕变为一幅水墨。每每三伏天,抑或浅秋,这幅水墨会格外清晰,格外亲昵。

现在,西瓜已是家常瓜果,就是严冬,市场上的西瓜也是琳琅满目。种了长,长了熟。不熟没关系,一剂药物可以让西瓜一夜成熟。有黑皮红瓤,也有青皮黄瓤,还有无籽瓜。切开,红的瘆人,竟然有些不敢入口。

日月在更迭,气候在变化,科技在发力。然而,人们总在期待,曾经在沃土里成长,成熟的西瓜,自身的基因能永远的繁衍,不变质,不改味。

田文华,毕业于南京政治学院,现供职于甘肃省某委员会。业余时间撰写百余篇小说、散文等在《人民文学》《十月》等报刊发表。作品被收编入《读者》《神州魂》等书籍,先后发表作品1000余篇,出版书籍2部,多次获军地各类、文学奖。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瓜田

瓜田,原名李下,辽宁大石桥人。中共党员。《家事》杂志社社长兼主编,编审。北京杂文学会副秘书长,中国作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委员,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评论委员会委员。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成都哪医院妇科好
重庆治男科医院
杭州妇科习惯性流产治疗费用多少钱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