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和周瑜難以與他比肩他推動了三國鼎立

高平历史网 2019-11-27 06:53:03

诸葛亮和周瑜难以与他比肩他推动了三国鼎立

在《三国演义》中鲁肃是个“风箱里的老鼠------两头受气”的角色,诸葛亮欺他、刘备骗他、关羽吓他、孙权责他、周瑜骂他、吕蒙瞧不起他,可谓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

从史书《三国志》到小说《三国演义》出现了好几个冤案,其中最大的冤案是周瑜,跟周瑜的情况差不多,也是为了突出诸葛亮,这鲁肃倒霉透了,他吃亏可吃大了如果说周瑜是《三国演义》最大的冤案,那么鲁肃是第二大冤案,大概是不会错的

历史的重重迷雾,历史上真实的鲁肃,是个什么样子呢?

慷慨解囊,有钱就是任性

对比历史上无数的英雄人物,特别是我们喜欢的三国群雄,发现一个英雄的共性,当然这个共性是英雄开始出道之前的,这个共性居然是四个字:不务正业!

络配图

鲁肃青少年时期是个标准的富二代

鲁家庄的鲁肃家,有良田千倾,家仆如云,绝对是一户巨富的大户人家而鲁肃,就如现在一样,一个标准的富二代但鲁肃是个出了名的败家子,不务正业不说,还行为怪异,把周围的几百个年轻人召集起来,凭着自己富厚的家底,给这些人供住,供吃

鲁肃每天带着这帮年轻人在自家的田地上操练兵马,自己扮演大将军,把自家的田地踩的寸草不生了我们小时候也玩过过家家的游戏,可有这么玩的么!而且视金钱如粪土,谁缺钱,找鲁肃,周瑜当时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结交鲁肃的

某日,当时身任“居巢长”的周瑜,带着创业团队来到住在临淮东城的鲁肃家,说要拉赞助

既然是赞助,而不是硬性指标,给多给少就看鲁大户的脾气和度量了于是,任性的一幕出现了

鲁肃家的院子里有两个大粮仓,“肃家有两囷米”,一囷米是多少呢?三千斛一斛的量又是多少呢?鲁肃是东汉人,用的当然是汉代度量衡,《汉书·律历志》载:“十斗为斛”三千斛就是三万斗

当时鲁肃正在和周瑜喝酒,听说要拉赞助,他随手一指粮仓,说:我那一囷米,就给周公子您了他毫不犹豫地就把三万斗米,相当于一半的年收入送人了,这不叫任性,什么才叫任性?

周瑜被鲁肃的“有钱任性”深深地折服,于是动情地说:我们这兄弟做定了袁术听说这事后,也觉得鲁肃是个人物,于是任命其为淮临东城的地方长官

鲁肃才是三国鼎立的推动者,诸葛亮和周瑜难于其相提并论

无鲁肃,赤壁之战或许就不复存在了

络配图

公元197年,鲁肃在周瑜的劝说下率领部属投奔了孙权,并且提出了孙刘联盟共抗曹操,三足鼎立的战略构想,因此也得到了孙权的赏识

鲁肃胸怀大志,眼光远大,大智大勇,可以从资治通鉴的记载中看出来200年,鲁肃向孙权分析天下局势,和诸葛亮207年的隆中策一样,建议:

“曹操不能除,为今之计只有保守江东以观天下之祸吧如果北方多事,可除黄祖,进伐刘表,将长江一带占为已有,这就是王业的基础了”

208年,鲁肃听说刘表死,就向孙权建议要到荆州去说服刘备合作取荆州,共同对抗曹操

公元208年12月,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一时间黑云压城东吴集团内部战降两派斗争立马白热化,诸葛亮也赶过来凑热闹,舌战群儒,激将孙权周瑜则纵论天下,高谈阔论但孙权始终摇摆不定,直至鲁肃一席话,才下定决心,放手一搏

在鲁肃一生的战略规划中,最为神来之笔的就是“借荆州”了

荆州为古九州之一,范围大致包括今日的湖北、湖南、两广北部赤壁之战后,周瑜率东吴军所占领的地域,大致在今日湖北中部及北部,刘备军也处于这一带至于南方长沙、武陵、零陵、桂阳等数郡,还是刘表所派官吏治理,基本处于独立状态

因此东吴借给刘备的荆州,只不过是荆州北部的南郡、襄阳一带,至于南方数郡,还是刘备带兵征讨而来

鲁肃之所以力劝孙权借荆州给刘备,因为这样做对孙吴有两个好处:

一,实际上只是借了南郡、襄阳两地,但名义是整个荆州,等于是借给刘备小小的本钱,却让他背上大大的利息;

二,更重要的是,刘备是当时除了东吴,唯一敢于抗衡、也可能抗衡曹操的人,敌人的敌人就是我的朋友,这是重大的战略价值,远远超过区区几地的价值

所以当曹操在许昌听到孙权借荆州给刘备,正在写信的他,吓的笔都掉在地上他最了解刘备的为人和价值,他是真害怕,从这一点,也可以看出鲁肃的高明

络配图

单刀赴会,或许是三国历史较为有名的冤案

单刀会是表现关羽神勇的一个很有名的段子这个段子历史上有没有根据呢?历史上确实有过单刀会,《三国演义》的单刀会就是根据这个来改写的,反而是关羽邀请鲁肃

鲁肃手下有些将领就讲了,不能去,太危险了!鲁肃力排众议,坚决赴会,结果在会上又是一通义正词严的批评,批评刘备,你们这方面不守信用结果《三国志上》记载,“羽”无以对,关羽听了哑口无言,没辙,乖乖地交出三郡

只是在演义里,单刀赴会的结局较为可惜

可惜的是“刀客”关羽,一直没从心里去接受鲁肃的劝告在鲁肃死后,他依然扛着大刀四处耍横,最终惹怒孙权,派人袭击,砍下他的脑袋吴蜀发动战争,最终蜀国失败,再也难以恢复元气

和平与好战,在鲁肃和关羽身上,分别得到很好的体现他们的结局,也很好地警示了后来人:和平必胜;好战,将会亡己亡家败国

个中道理,也就留给后世人慢慢去品了

总之,《三国演义》里的鲁肃倒霉透了其实从上面的介绍中,我们可以看出,鲁肃大智大勇、临危不惧、多谋善断、坦荡豪爽、能言善辩、堪称一代豪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蛋糕微信营销

小儿呕吐吐奶溢乳哭闹怎么办

如何调理新生儿黄疸

瘀血阻络用什么药物

老年人厌食症的症状

三个月大的宝宝咳嗽怎么办

小儿夜咳如何治疗
小孩上火
小孩肚子疼不消化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