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渡之战以多胜少的是哪一方

高平历史网 2019-08-23 16:24:59

  官渡之战以多胜少的是哪一方

  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夷陵之战、汉中争夺战……与三国前期这些赫赫有名的战役相比,公元244年发生在今天陕西省汉中市洋县北面的兴势山之战,可谓寂寂无名对于三国后期魏蜀之间的这场战役,《三国志》里仅有寥寥数语,而以战争场面为小说重要内容的《三国演义》里却寻不到只言片语然而,后世战略家对此战评价甚高,将其列为“退战”的经典战例,认为蜀汉因此得以延续国祚20年

  公元234年诸葛亮去世后,蜀汉由蒋琬和费祎相继执政二人认为,魏国地域辽阔、势力强大,与之正面交战难以取胜在此形势下,二人决定改变诸葛亮在世时的进攻方略

  ,暂时不对曹魏发动大规模进攻随着战略方针由攻转守,蜀军的兵力部署也进行了调整242年春天,姜维率领的部分蜀军首先从汉中退驻涪县(今四川绵阳)第二年,蒋琬亦率蜀军主力撤驻涪县,此后,费祎出任蜀汉大将军,从患病的蒋琬手中接掌兵权相比汉中,涪县的地理位置更靠近蜀汉的心脏地区同时,当地有涪水运输之利,上抵边关江油,下达重镇江州(今重庆)陆路北通剑阁,西南距离成都仅三百余里,粮饷供应方便,可以接应四方蒋琬和费祎的想法是,边境若有紧急,可由此领兵北上增援

  官渡之战的画报

  但是,这一兵力部署不可避免地削弱了蜀汉前沿阵地汉中的防务诸葛亮在世时,汉中作为蜀汉北伐的前进基地,一度集结了蜀军主力,规模维持在10万人左右而243年蜀军主力南撤以后,汉中的军政事务由前监军、镇北大将军王平主持,其麾下兵力仅两万余人,又分散在数百里范围内的多处据点之中,呈现出相对薄弱的态势若是敌人大举入侵,后方援军不及时救援,汉中便有陷落的危险

  魏国方面也看出了这一形势,从243年(魏正始4年)起,魏国出现了要求进攻蜀汉的呼声当时魏明帝曹睿死后,大将军曹爽(曹真之子)与太傅司马懿共同辅政司马懿长期都督荆、豫、梁、雍诸军事,屯师秦、陇,西拒蜀汉诸葛亮,东灭辽东公孙渊正始前期,他每年皆督师淮河沿线,击退吴军进犯,功勋卓著与司马懿相比,只是凭借魏国宗室身份及魏明帝宠爱的缘故而执掌朝政的曹爽,在军事领域毫无建树因此,曹爽急于在战场建功以树立威望正始5年(244年)春天,曹爽以其表弟夏侯玄为征西将军,都督雍、凉诸军事,大规模征兵六七万,并以关中及氐羌民为运夫,总计十余万人,准备伐蜀当年3月,不顾司马懿的反对,曹爽以大将军身份亲自前往长安(今陕西西安),决心以优势兵力,趁虚攻陷汉中

宝宝一只眼睛眼屎多
宝宝老是消化不良怎么办
经常拉肚子要怎么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