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农民的主体力量
高平历史网 2020-06-12 08:50:22
聚合农民的主体力量
位于东部沿海的浙江台州市,是中国最早一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源地之一。 自2000年第一家经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合作社成立,到2007年12月20日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联合会成立,8年前的星星之火已渐成燎原之势。 最新的数据表明,台州已有农民专业合作社933家,入社成员4.8万多户,带动农户41万多户,占台州农户总数的32.5%,合作社已基本覆盖了当地种植业、养殖业和海洋渔业等农业主导产业,包括柑橘、蔬菜、畜禽、瓜果等20多个特色产品,全市合作社年销售额达33.5亿元,其中销售额超过1000万元的达62家,超过亿元的有3家。 作为最早的探索者,台州农民的实践对更多走合作之路的后来者有什么启示和借鉴意义?2007年末,《农民专业合作社法》颁布实施一周年之际,来到台州,和这里的“首创者”们有了面对面的交流。 “产品卖多少价,合作社有了话语权” 12月正是西兰花收割的季节。临海市上盘镇的西兰花基地上,墨绿的西兰花一望无垠。 “台州12万亩西兰花,仅我们一家就控制了8万亩的种植面积,做到了全国最大,目前,全球1/9的西兰花是上盘镇生产的。”临海市上盘西兰花产业合作社理事长徐友兴看着即将收获的西兰花满心喜悦。 他告诉,上盘西兰花产业合作社今年最高等级的西兰花定价为2元/个,旗下12个分社1573个社员都执行这个价格,允许分社有10%左右的浮动,但实际上“没有一家利用这个政策,大家都坚守着价格同盟”。 这样的局面是合作社多年努力的结果。徐友兴回忆起2002年合作社成立之初西兰花市场的混乱状况:“当时西兰花价格高的时候3.6元/斤,低的时候到了0.4元/斤,2003年,就出现了由1元/斤降到了0.4元/斤,有时候一天价格变三四次,上午卖一元,中午卖8毛,晚上就卖四毛。”之所以这样,徐友兴认为主要原因是加工厂、种植户、中间商之间缺乏有效连接的主体,这就造成:一是农民缺乏市场信息,种植盲目性大,导致增产不增收;二是种植、加工、营销的全过程缺乏生产与加工标准,对内满足不了市场对绿色产品的需求;外销产品出口时无法按对方需要的标准生产;三是种植农户、加工企业、运销户等上万家经营主体,各干各的,形不成一个共同体,彼此之间常常恶性竞争,种植户往往是最大的受害者。 在这样的背景下,上盘西兰花合作社应运而生。初期社员包括种植户849家、加工企业12家和运销大户10家、中介服务组织1家等不同经济类型的社员,拥有5.5万亩土地。“教训是惨痛的。合作社必须在西兰花的定价权上发挥主导作用。”据他介绍,目前,合作社的每个种植户种多少西兰花、何时采摘、由哪个分社加工销售、外销还是内销都是有计划的,以便于合理定价,使农民的利益得到充分保障。 “千家万户的小生产面对千变万化的大市场,合作社是逼出来的选择。”台州市农业局副局长蔡建设认为,与上盘西兰花合作社一样,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大多始于“卖难”。他向讲述了这样一个事例:天台县平桥镇有一个村子的梨品质很好,但都是一家一户种植,收获季节一家一户用车子推到当地市场上去卖,商贩们掌握时机联合压价,2元一斤的梨,被他们压价到0.5元,农民苦不堪言。于是100多家农户联合起来成立了鑫达蜜梨专业合作社,团结起来的农户有了谈判的底气,最后以至于经销商亲自上门去买他们的梨。 目前,台州一些上规模、有品牌的合作社已不满足于在家门口叫卖,而把触角伸向了产品销售终端。 温岭箬横西瓜合作社先后在全国50多个大中城市的主要农产品批发市场建立营销点,在广州、无锡、宁波等地专门开设“玉麟”西瓜专卖店,上盘西兰花合作社在全国有130多家营销店,涌泉镇忘不了柑橘合作社也实现了全国联销售,仅在杭州就有35家分店…… 台州市农村经管总站站长黄联红说,合作社与消费者建立“直通渠道”,减少了农产品在产销过程中的中间环节,降低了流通成本,合作社成员获得的利益多了,而消费者也可以购买到品种丰富、安全可靠、价格优惠的优质农产品。对于二者,这是个双赢的局面。而这也导致了部分商贩群体的逐渐减少。这部分人当中,一些人不再经营某些产品,一些人则融入了合作社这个群体,成为合作社的股东,或者受聘于合作社做专职营销员。 在不知不觉中,合作社也在改变着农业投入品的“供需关系”。目前,台州很多合作社对种子、化肥、薄膜、农药等生产资料实行定点采购或直接到生产厂家购货,价格比在市场上低了10%甚至更多,避免了中间商的层层盘剥。 “合作社就是一条大船。面对风高浪急的市场经济大潮,大家同舟共济。”黄联红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实际上,有了生产、销售、农业生产资料购买等环节的高度组织化,大家牢牢抱成团,变弱势为强势,这条“大船”就顺水顺风多了。 “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合作社有了好办法” 2002年初,日本对中国实施“农产品检查强化月”,西兰花检测方式由原来2.8%的抽查变为每批检测,农药残留检测指标由以前的6种增加到43种。我国一批运到日本的西兰花,被对方判定农药残留超标,全部退货,台州西兰花受到连带影响,许多菜农辛苦一年种出的西兰花,全部毁掉,农民痛哭,上盘镇西兰花外销市场几遭“灭顶之灾”将训练改为封闭。 如何提高社员的产品质量,冲破“绿色壁垒”成为西兰花合作社必须解决的课题。合作社为此摸索出行之有效的办法。 办法一:统一制订标准化生产模式图,建立西兰花“生长档案”。合作社请来专家,制定统一的生产规程和用药标准,并抓好农户的技术培训。社员必须记好“种植日记”。西兰花包装箱的标签上不仅有产地和日期,有些还有种植者的照片,万一产品质量出现问题,马上可查到是哪个农户哪个田块生产出来的。 办法二:实行“三定三记录”,管好“药瓶子”。“三定”是限定农药使用品种,只能使用11种符合专业和进口国要求的低毒低残留农药;限定农药购买地点,社员只能在指定的供应点购买农药;限定防治时间。“三记录”一是向社员发放《农资购货卡》,由营业员填写购货记录;二是社员要填写用药记录;三是供应点要有电脑档案保存记录。 办法三:实行定期和不定期检测,并在社员间建立“联保连坐”制度。种植基地按田块划分作业区,每个作业区有社员10至20人、植保员2人。社员之间签订状,互相监督。植保员也随时抽查社员的用药情况,如果有一人违规操作,整个作业区的西兰花都要被合作社拒收。 这样的质量控制真是“滴水不漏”。建社当年,发现三名社员违规。一个社员使用了在市场上购买的合作社禁用的含有乐果成分的农药,采收时被抽检出来;另一名在田头使用超标农药,被植保员当场发现;还有一名不按标准施药。合作社理事会根据章程规定,决定对三名社员予以除名,并召开全体社员大会郑重宣布这一决定,对合作社社员产生了强烈震动。 “合作社成立之后没有出现过西兰花药残超标的问题,出口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畅行无阻。每逢西兰花上市旺季,全国各地保鲜出口速冻加工企业总是优先采购上盘的西兰花,且价格一般比其他地方高40%。”徐友兴感慨地说:“如果没有合作社的全程监管,临海上盘的西兰花不可能连续三年突破日本的每年300个项目的肯定列表制度。” “以前我们合作社还经常收购非社员的橘子,现在随着销售渠道的拓宽,品牌的打响,我们现在不敢放开收购了,除非这些非社员的产品是在我们的技术人员指导下,严格按我们的标准进行生产。就是怕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砸了合作社的牌子。”临海涌泉镇浙江忘不了柑橘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浙江省人大代表冯贻法对此也深有感触。 “合作社是社员大家的,章程的约束和社员的自律无疑是农产品质量最安全的屏障。”蔡建设简单的一句话,点出了合作社又一个核心竞争力所在。 “推广农业新技术,合作社是个好载体” 合作社的发展壮大,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平台。台州农技部门的同志告诉:“技术服务掷地有声了,新技术的推广方便了,农技人员也忙起来了。” 柑橘收获季节,涌泉镇忘不了柑橘合作社的精品无核蜜橘竟卖到了1公斤50元的惊人价格。在上海举行的台州农产品展销会上,700多箱“忘不了”蜜橘,不到一天就被抢购一空。在杭州举行的农博会上,展出的产品无法满足需求,不少杭州的市民,开着车到涌泉镇采购。 “就是因为我们敢于引进韩国柑橘钢架大棚;舍得自费赴国外考察学习先进的栽培技术;肯动脑筋邀请日本、韩国及国内的专家前来讲课;能把关于柑橘种植的高接换种技术、滴灌技术、大枝修剪技术、大棚技术、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完整采收技术、用药规范等10多项新技术普及到每一户社员。”理事长冯贻法道出“忘不了”蜜橘以每公斤均价30元还供不应求的秘诀。 仙居县杨梅专业合作社针对杨梅不易贮藏的特点,聘请浙江大学专家,引进了全国最先进的杨梅保鲜技术。经实践,全过程冷冻销售保鲜期在7天以上,把杨梅销售时间由原来的30多天延长到40天以上,避开了上市销售的高峰期。 在台州,合作社聘请专家、社员参加培训已成为时尚。如今,有10多位院士或顶级农技专家服务于台州各大合作社。涌泉镇忘不了柑橘合作社在基础设施上就投入300多万元,拥有多媒体培训中心、示范基地和包装厂。“仅在去年,培训中心就进行15次培训,全体社员没有一个缺课。”冯贻法说。 据介绍,台州许多成规模的合作社都拥有了完备的技术推广体系,即“专职和外聘技术人员+示范园(场)+培训中心”,这无疑是台州合作社的又一大创新。合作社领头人和技术人员通过研究市场确定需要的新品种和新技术,先在示范园(场)进行适应性研究和实用性开发,再通过培训中心和田间地头让社员掌握———这种技术推广体系“上通市场、外依专家、下联农民”,既保证了技术的有效性,又大大地提高了技术推广的速度。 部分合作社的领头人也成了新技术的发明者。全国劳模、浙江省人大代表、温岭箬横西瓜合作社理事长彭友达在多年种植经验的基础上,独创了“西瓜三膜覆盖栽培技术”,把新疆西瓜的优良品种———早熟“8424”西瓜引入大棚,实现了反季节种植,1年竟可收获7茬,引发了一场西瓜生产的技术革命。“8424”的培育者———新疆农科院的吴明珠院士听说后并不相信:“西瓜怎么可能收7茬?”在去箬横西瓜合作社的种植基地做了实地调研之后,她信了,对这项技术赞赏不已,并欣然应允担任合作社技术顾问下个月就得交房款。西瓜原本不是台州农业的传统优势产品,而如今,箬横西瓜合作社在当地带起了一个拥有10万亩种植面积的西瓜产业带。 合作社把一盘散沙的农民凝聚起来,形成一个崭新的市场主体,正一步步改变台州农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已成为台州发展规模农业、品牌农业、绿色农业和效益农业的主导力量”———台州市副市长李跃程这样为合作社进行“角色定位”。最近两年,台州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新动向更加令人振奋——— 台州最早一批合作社大多立足于当地特色产业,而近年来兴起的粮食合作社、农机合作社、土地股份合作社、植保技术服务合作社等正在使合作社扩展、延伸到农业的各个环节和农村的各个领域。同时,一些实力较强的合作社,已不再满足于生产和产品鲜销,有了向加工业发展的行动。如上盘西兰花合作社,就在筹划投资700万元,搞西兰花速冻加工,并利用西兰花残叶加工饲料。 有100多家合作社走出台州,到市外、省外甚至国外拓展,在域外创造了30多亿元的年产值。上盘西兰花产业合作社北上河北张家口、辽宁辽阳建种植基地;温岭绿牧草鸡合作社到山东建鸡场;箬横西瓜合作社“追着太阳种西瓜”,社员把大棚西瓜种到了海南、广东、广西、江西、云南、四川等10多个省市区,种到了缅甸、越南。
糖尿病胃轻瘫便秘多久好气滞血瘀型痛经膝盖酸痛的治疗方法有哪些- 上一页:韩国媒体朝鲜已向韩朝边界附近调遣5万兵力
- 下一页:建材选购958
- 她从侍应起步,步步高升,帮老板日入6500万,如今身价75亿
- 她们比例都逆天了,也没下手比例穿搭!!!
- 熬猪油,只加盐是“外行”!多加3样,猪油雪白香浓,抽1年不会坏
- 教育部:切实做好全国返校离校返乡疫情防控工作
- 步行放学,辨认出一堆厚厚的雨叶,它
- 7月6日0时至15时 北京新增本土新冠肺炎病毒感染者3由此可知
- 芝麻香油、小磨香油有啥区别?听据传油工怎么说,牢记1点优质好吃
- 马斯克拜师了张小龙吗?
- 股票提问:董秘你好,据悉公司的旋转磁场磁场机和外磁式磁选机均为钒钛磁铁矿...
- 格林美:公司不会“过度“好好镍,目的是保障资源安全
- 库尔勒市第十二中学:跨学科融为一体课 有“新”更有“心”
- 消息称华为将于 6 月初释出 Freebuds Pro 2 耳机等新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