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和河南卫视相继推出了汉字书写类节目

高平历史网 2020-02-20 08:09:17

语文老师频频犯错 评委口误连连

《中国汉字听写大会》《汉字英雄》考倒所有人

暑假期间,央视和河南卫视相继推出了汉字书写类节目,然而这些本意是“拯救汉字危机”、“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的节目,却出乎意料地引发了人们对汉字命运的忧虑。因为人们发现很多常用字不会写了。在“键盘时代”,曾经让我们引以为傲的汉字怎么就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于丹老师也多次NG

节目组字幕别字多

汉字节目中,最先亮相的是河南卫视《汉字英雄》。此节目以汉字听写为内容,实行选手闯关制。想不到的是,最简单的听写竟让不少有备而来的选手败下阵来。作为场外救援的“语文老师们”也频频哑火。在《汉字英雄》近期播出的节目中,小选手们求助的4位语文老师 个竟然说不出正确答案。问题到了央视“听写大会”变得更加突出,现场成人观摩团70%的人无法将“癞蛤蟆”这个著名动物的名字写对,而“间歇”一词的差错率高达40%,“陀螺”、“熨帖”、“郫县豆瓣”等词的差错率更高。

选手写错字,评委则是念错字、解错字。《汉字英雄》的评委于丹在节目录制中就被抓出了两个错误,一是她将“酩酊大醉”中的“酊”字时,读成了第一声(应为第三声),二是她将“鞠躬”的“鞠”读成了“就”。害得于老师几次要求补录,不过这仍然没挡住在屏幕中出错。在上周五播出的一集当中,于丹解说霓虹的“霓”为天上的彩虹,雨字头就表示下了雨才会出现彩虹,此时一旁的高晓松“谦逊”地打断她:“我身为于丹老师的理工科师弟纠正一下,霓虹也是音译过来的,英文读作neon,所以称为 霓 。”

更让人无奈的是,意图“寻找键盘里失落的汉字”的《汉字英雄》这回也成了错误的制造者。有观众指出,《汉字英雄》的字幕错字连篇,如将“磨叽”打成“墨迹”,将“不假思索”错打成“不加思索”。在解释“阳”字时,于丹指出,左耳旁,原来是个“阜”,但字幕上却把“阜”写作“腐”。解释“疆”字左半部时,于丹说是“弓步丈量土地”,字幕上竟然出现了走着“工”步。对此,有观众评价,“《汉字英雄》这档电视节目意在规范文字,用意是很好的。但正人必先正己,制作应当更加仔细,从现在的呈现看,这个 总裁判 很不合格。”

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同样不能幸免,“听题目很简单,一提笔发现自己写不出来!”一位有硕士学历的网友留言,选手写她也跟着写,“上颌”的“颌”写成了“颏”,“共渡难关”的“渡”在有没有三点水的问题上纠结半天还是写错,“开始看时满不在乎,看到最后一身冷汗。” 有同样受挫的网友调侃道。有媒体还拿《汉字英雄》里面的20道问题在街头进行随机调查。调查显示,大学生错得比较多,答对率不如初中生。4名大学生分别答题20道,平均每人错了14道,答错率为71%,初中生答错率为5 %。情况最好的文字工作者,出错率也高达51%。

键盘时代出现新型文盲

汉字危机成了“中国特色”

汉字从小学到大,写正确怎么这么难?美国《洛杉矶时报》将此归罪于键盘书写。 “由于使用拼音发手机短信及电脑打字正在取代拥有数千年传统的一笔一画汉字书写,越来越多的中国人不记得如何用笔书写汉字。”该报道还引用了《中国青年报》2010年4月的一项调查结果:2072名受访者中的8 %承认写字有困难。“大多数中国人是使用一套罗马拼音系统:你只要打出这个字的拼音,就会出现一堆中文字供你选择。这样的结果导致产生一种奇怪的新型文盲:书写困难,无法写。这是中国特有的现象。”

《咬文嚼字》主编郝铭鉴则认为,“危机”背后还有深层次的原因。现代教育对于外语水平的强调客观上降低了汉语教育的地位。过去语文老师教识字,都是从“字理的层面”教孩子这个字为什么会这么写,孩子日后写到这个字,往往就会联想起与这个字有关的历史和传统。可是现在,老师教识字是把汉字作为一个符号,竖横撇捺让孩子死记硬背。这样的“浅层记忆”显然是不牢靠的。除此之外,还有整个社会心态的变化。“中国过去素有 一字师 的传统,写错了字,总会有人指出,人们对汉字怀着敬畏。但现在你看看网上那么多错别字,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不会再有人指出。” 郝铭鉴说,“在浮躁心态之下,人们对于汉字书写已相当草率。一笔一画地手写汉字被认为是奢侈的事。不会写或写不好汉字的人越来越多,这是毋庸置疑的。”

电视节目不能拯救危机

恢复书写文化很有意义

对于《听写大会》和《汉字英雄》这类节目,众多网友表示支持,“采用游戏的方式,引起人们对汉字的关注,这样的形式还是很不错的。”“看这种节目获得的远比选秀节目多。”不过,对于节目制作,一些网友也提出了不同意见,“汉字的笔顺似乎在节目组并未受到重视,有选手写 土 字时,竟然先写个 二 ,然后再添一竖。写 皱 字,先写右边 皮 ,再在左边加个 刍 。 姜 字,先写下面的 女 ,再在上面加个 羊 ……评委们还一致判对,这是什么道理?”有网友则认为节目为了“刺激”刻意增加难度。“颠茄,是植物分类学家林奈氏根据其毒性来命名的,可听写的时候你会写吗?”抱怨的不只是网友,在首期《听写大会》中负责听写的央视主持人郭志坚也感叹,“让一个河南孩子听写 郫县(四川省一个县城名字)豆瓣 这个词,太难了。”还有学者认为,识字和写字是两个概念,“比如彝族的 彝 ,很多人虽然提笔忘字不会写,但并不代表不认识”。因此《汉字英雄》以会写字的数量为识字标准不妥。“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仅考量 写 ,不考察 形 与 音 ,便会造成意义不准,声音不符等现象,这样就不能达到真正认识、理解汉字真正内涵的目的。”

此外,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张颐武认为,像汉字书写类节目虽然有普及汉字教育的公益性,但是却不大可能改变人们提笔忘字的现状。“手写汉字是接触中国文化核心的重要方式,因此必须要接触手写汉字,感受汉字。我们要把书写文化通过各种方式加以倡导,了解汉字,感受书写的魅力和汉字一笔一画间的意蕴。现在很多人呼吁开书法课,把书写文化恢复起来,这很有意义。另外,汉字文化的开发和普及需要更多人做出贡献,尤其是大众媒体,应该多设置传播汉字文化的节目和版面。”

(实习编辑:李万欣)

洛阳治疗癫痫病方法
经期不准该怎么办
湖北治疗男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