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圣关羽真的是否姓关
高平历史网 2020-01-09 04:54:53
武圣关羽真的是否姓关?他的脸为什么是红的?
武圣关羽是否姓关?他的脸为什么是红的?
我们先来看看关羽的出身。西晋陈寿所著史书《三国志·关羽传》的记载为:“关羽字云长,本字长生,河东解人也。亡命奔涿郡。”过了一千多年以后,明代小说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一回关羽出场时又演变成了这样的说法:“吾姓关,名羽,字长生,后改云长,河东解良人也。因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逃难江湖,五六年矣。今闻此处招军破贼,特来应募。”虽然历史和小说都一致说关羽是在家乡出了事情而亡命逃到涿郡
,不过在这两种说法当中还是有一些令人不解之处:在《三国志·关羽传》中为什么关羽要改长生为云长呢?又是什么具体原因使关羽要背井离乡亡命涿郡?史书上没有交代;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虽然是照搬《三国志·关羽传》中的说法,还特意加上了所“本处势豪倚势凌人,被吾杀了”的句子,但又说的很含糊,明明是有所指,但又是语焉不详,又到底是指什么事情呢?罗贯中的这种说法又是从何而来?这一段故事在一千多年来又是如何演变过来的呢?
络配图
这一段情节在历史资料和文学作品中都没有得出一个明确的答案。面对着这么一个为后世美化成“千古圣人”的关羽,怎么可能会留下一段如此巨大的空白呢?虽说是“英雄莫问出处”,但作为“千古圣人”,后世崇拜者怎么也不能容忍一个来路不明的杀人犯成为了自己的偶像。于是,一些民间艺人纷纷根据自己的想象开始填补这一段空白。
元代出自民间艺人之手的《三国志平话》就把这一段空白进行了填补:话说一人,姓关名羽,字云长,乃平阳蒲州解良人也,生得神眉凤目,虬髯,面如紫玉,身长九尺二寸,喜看“春秋左传”。观乱臣贼子传,便生怒恶。因本县官员贪财好贿,酷害黎民,将县令杀了,亡命逃遁,前往涿郡。
这个故事虽然比较简单,但它把关羽亡命逃遁的原因进行了补充,使读者一开始就对关羽的正义形象有了一个认识。后来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也基本上采用了《三国志平话》的说法。
络配图
不过,也许因为这个故事太简单了,不能令广大的关羽迷们满意,民间艺人们又创作出了很多的民间传说进行了充实。其中有一个就被清代学者梁章巨收录在《归田琐记》中,故事的大意是这样:
关羽小的时候力气很大,经常惹祸,父母把他关在后花园之中。一天晚上关羽开窗而出,听到有老者哭泣。仔细询问才得知:本县舅爷强抢老者以和被人有婚约的女儿。关羽闻之大怒,拔剑冲入县署,把县令和其舅爷都杀了,然后亡命涿郡。途中在河边洗脸的时候,发现脸又变成了枣红色,所谓的重枣脸也就是这么来的。
这个故事在民间流传的很广,其它的一些传说大致都基本如此。虽然也有几个传说把关羽的出生和成份神化,但从大多数传说来看,民间艺人们显然认为关羽是和他们一样属于劳苦大众出身,关羽基本上被说成是农民、小商贩的子弟,出身并不高贵,但是富有同情心和正义感,这也符合我国民间创作的特点。
络配图
尽管创作这些民间传说的艺人们水平不高,但有时的突发奇想,竟然也会把一些剧作家也搞糊涂了,以致于闹出了一些笑话。这也就是关羽的姓氏问题。前面提到的《归田琐记》的那个传说,就说关羽本不姓关,只是在逃跑来到潼关的时候,指关为姓,才开始姓关的。这明显是杜撰出来的,但一些剧作家或有心或无意也来凑了一回热闹。在清代的戏曲选本《清音小集》中的“夜读春秋”中,也不知道是怎么考证的,居然说“关羽姓冯名贤字寿长”;此外以前的京戏《斩熊虎》中又说关羽姓胡(至于关羽更名改字的原因又和《归田琐记》差不多)。据说连毛主席还就关羽的姓氏问题问过周谷城。由此也可以看出民间传说的影响力之大、流传面之广了。
俗话说“人怕出名猪怕壮”,关羽被民间艺人们一折腾,这回可真的是“面目全非”了。不过,这也许就是一些名人身上所必然会产生的千奇百怪的附会吧,就算是“圣人”也不能幸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上海锦医堂中医门诊部朱良玉st压低是心肌缺血吗
勃起功能障碍应如何治疗
- 上一页:朱常洛之死
- 下一页:炎帝大约生活在多少年前
- 《水电建设工程》特种邮票发行
-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 后悔没早看到这些"神"设计,漂亮又实用,众所周知是这3个地方
- 专访丨《三仙饭》:已出版的书和不能出版的生活
- 光子方程仪
- 揭秘准妈妈肚子上那条神秘的“孕妇中线”,看完你就明白了
- 去朋友新家,我一看客厅不曾阳台,采光差,皱了下眉他就不高兴了!
- 德国4月PPI同比攀升33.5% 因能源价格飙升
- 60岁单身大爷不再婚,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安享晚年,让人十分羡慕
- 60岁的年龄,20岁的身材,这6位越老越帅气的男明星,太专一了
- 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 南财话你知丨银保监会:2018年以来总共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六部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