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万失独家庭面临养老困境部分入住寺院度过物业
高平历史网 2022-03-02 15:05:44
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古大圣寺。最显眼的不是大雄宝殿等殿堂,而是安养了170 余位老人。安养院本报孙强摄
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傅永庆是古大圣寺安养院接待的第一位老人
白发人送黑发人,世间最惨痛的遭遇莫过于此。而若黑发人是独生子女,白发人的惨痛就更是无以复加了。当失去独生子女的家庭越来越多,当养老成为逼近眼前的社会问题,失独者的养老路更为艰涩难行。
有数据显示,中国目前有超过百万个失独家庭。步入老年的失独者无处可去,他们中,有的躲进清净的寺庙,像隐士一样终日吃斋念佛,还有的,则是在络论坛、络聊天群中,相互倾诉,抱团取暖。但这些方式终究只是得到了表面上的暂时慰藉。
老话说,积谷防饥,养儿防老。在现有的社会保障制度还有待完善,不能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时,数量庞大的失独者人群,急迫而茫然地苦苦寻找着养老路。这似乎是一条没有路的路。
寺庙安养院
安详的最后一站
年逾七旬的何老太独自坐在一把木椅上,干枯的双手搭在面前的辅助行走架上,神情落寞。
她就这样几乎一动不动地坐了半个时辰,呆滞的眼神间或一轮,然后吃力地撑着行走架,缓缓站了起来,一步一挪地蹒跚着进到屋子里去了,留下一个无力的背影。
何老太是一名孤寡老人。这是她如今惯常的生活:吃不下多少饭,睡不了多长时间,大多数时候呆坐着,心中默念佛号。
多年前,她尚未成年的独子被病魔夺去生命,寡居多年的她最终进了养老院。
这座位于京杭大运河西岸的养老院,由当地一座寺庙建起,平均年龄80多岁的百余名老年人在此安养,有的是鳏寡孤独者,有的有儿有女,也在这里度过余生。
不久前,一组名为《活着》的图片在络上传播甚广,这座建在寺庙里的安养院,一时间广为人知。
有口热饭有人照看
老人就很知足了
大学生义工说,这些老人年纪大了,每到饭点,能吃上一口热饭,一旦有个小病,身旁有人照看,老人们就很知足了。
7月下旬,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辛丰镇古大圣寺。华商报前往探访这座独特的安养院。
古大圣寺在乡村的一片民居边上,周围是有些荒芜的田地,简陋的 山门 不过是两个铁栅栏门。进了院子,第一眼看到的并非重重殿堂,而是一栋黄墙红柱褐色琉璃瓦的三层小楼,这便是安养院。
正午时分,院子很清静,有轻微的念佛声传来。见到有客人来访,戴着眼镜的护工小芳双手合十施礼,说,老人们刚刚吃过斋饭,都去休息了。
小芳是江苏大学大三的学生,暑期来安养院做义工。十几个义工的职责是照顾老人们吃饭。每到饭点,厨师做好素斋,小芳等人就在擦拭干净的条桌上一一摆上碗筷,打饭,盛汤,等老人们静静吃了,再收碗,清理。
小芳说,年纪大了,每到饭点,能吃上一口热饭,有个小病,身旁有人照看,老人们就很知足了。
目前安养院有170余位老人常住,大多来自周边地区,也有从其他地方慕名而来的。
穿过一楼的侧门走向后院,紧邻大雄宝殿左侧还有几栋楼房,从窗外望去,只见每间屋子里都摆着两三张小床,有老人在午休。
行业的薪酬处于攀高状态 年轻的隆禅法师婉拒了的采访,只说前不久出现在络图片故事中的主人公 在安养院里住了多年的两对失独者老庞夫妇和老刘夫妇,时隔多年本已相对平静,却因接受采访又一次被勾起伤痛往事,如今 双双卧病在床 。
铁岭治白癜风哪里最好南昌男科医院地址
宜春白癜风专科医院
- 上一页:百万元豪车遗弃路边车内塞满垃圾
- 下一页:百万富翁吸毒倾家荡产后贩毒被抓计划
- 《水电建设工程》特种邮票发行
-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 后悔没早看到这些"神"设计,漂亮又实用,众所周知是这3个地方
- 专访丨《三仙饭》:已出版的书和不能出版的生活
- 光子方程仪
- 揭秘准妈妈肚子上那条神秘的“孕妇中线”,看完你就明白了
- 去朋友新家,我一看客厅不曾阳台,采光差,皱了下眉他就不高兴了!
- 德国4月PPI同比攀升33.5% 因能源价格飙升
- 60岁单身大爷不再婚,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安享晚年,让人十分羡慕
- 60岁的年龄,20岁的身材,这6位越老越帅气的男明星,太专一了
- 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 南财话你知丨银保监会:2018年以来总共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六部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