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数热 65.1%受访者希望家长不
高平历史网 2022-01-01 04:28:56
奥数热 65.1%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北京某高校硕士研究生钱欣欣,小时候曾学习奥数8年。她自称是 奥数的受益者 , 它打开了我的思路,让我对数学一直没有惧怕的心理。小学5年每次学校刚发新书,我一翻就知道自己都会,这样会非常自信,更爱学习。这是一个良性循环的过程。以后我有了孩子,也会让我孩子学奥数 。
但我也在想,如果我们当年学奥数是和升学直接挂钩的话,那我当时学奥数的心情,包括我妈让我学奥数的心态,都会变,再也不能享受这个过程。 她说, 我学奥数,是因为课本上的知识已经掌握好了,而不是像报道里说的,家长不切实际地让孩子盲目学习。
奥数常常让很多人 爱恨交加 。学奥数到底会对孩子带来什么样的影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通过问卷对2000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47.7%的受访者认为奥数可以开发孩子的智商和潜力。但同时也有37.2%的受访者担心是对孩子学习潜力的透支,影响长远发展。
奥数 被认为是 数学思维的体操 。世界上不少国家都开设了奥数教育,目的是发现具有数学潜质的天才少年,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和兴趣。在受访者看来,奥数有其积极的一面,包括开发孩子的智商和潜力(47.7%)、培养良好的数学思维(35.1%)、培养孩子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25.9%)、学习能力和考试成绩显著提高(23.6%)。
然而,在我国 全民奥数 的氛围下,奥数早已背离了作为 思维体操 的初衷,以应试为目标,采用题海战术、强化训练等方式。奥数被异化让很多人忧心忡忡 37.2%的受访者认为是对孩子学习潜力的透支,影响长远发展;35.1%的受访者担心低龄化、高强度的超前教学违背教育规律;24.3%的受访者认为容易让孩子产生挫败感和恐惧、厌烦心理;23.9%的受访者担心直接告诉学生解题捷径,导致思维固化;19.0%的受访者害怕毁掉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14.4%的受访者觉得会对学校课堂教学造成干扰。
但大商突然抛出收购事项 过度刷题对孩子造成的伤害,就是让他们从此远离数学。奥数只是升学的敲门砖,一旦完成了升学的任务,被伤害的孩子就会选择再也不碰奥数。 家住北京海淀区的家长张扬(化名)对奥数被异化的后果深有体会。她指出,孩子在刷题的过程中,用最少的时间完成题目,是他们追求的目标,为此记住解题套路和公式,是最有效的。如果在孩子并不理解基本概念的前提下过度刷题,那么,一旦进入更难的阶段,孩子终将掉队。
46岁的黑龙江省牡丹江市民刘国忠的侄子正在上小学五年级。学校老师经常建议孩子学奥数,说能开拓视野。但他觉得,盲目学奥数耽误时间,没什么意义。 像现在上初中学x、y(方程式),小学高年级的奥数就是把x、y换成圆圈、方框,还是让你解方程 。
刘国忠一直记得女儿四年级时的一件事。学校期末考试,数学试卷是120分制,100分从课堂教学内容中出题,20分是附加分,是两道奥数题,题目是同类型的,就是数一共有多少个图形。这个靠自己数是数不清的,只要会套公式就能得出答案。可这个公式学校根本不教,只有学了奥数才会。他女儿前面100分的试题,拿了99分,原本是第一,但两道附加题,因为没学过奥数,附加分就是0,成绩一下子只能排到中等。
我当时就不明白了,学校为什么要用课外的奥数题来考学生?两道一样的题,用了孩子并不懂的公式,这也不能提高孩子的思考能力啊!这种完全靠记公式的应试奥数题,却被学校用来考学生,让我感到很憋屈,甚至会想,要是让孩子学学奥数就好了。 他发现,这种情况现在依然很普遍,感觉学校教育的导向不太对,逼着没必要学奥数的孩子也去学。 对于孩子来说,要想学习有后劲儿,兴趣和自学能力都非常重要,这些一旦被破坏,再想找回来几乎不可能 。
调查中,65.1%的受访者希望家长不要盲目跟风,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教育方式。( 黄冲 实习生 韩雪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减肥期间总是便秘怎么办拉肚子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参灵草有效果吗
- 上一页:奥巴马推新举措力促可再生能源发展牛
- 下一页:奥数车轮战来袭小学参赛热退烧的
- 《水电建设工程》特种邮票发行
-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 后悔没早看到这些"神"设计,漂亮又实用,众所周知是这3个地方
- 专访丨《三仙饭》:已出版的书和不能出版的生活
- 光子方程仪
- 揭秘准妈妈肚子上那条神秘的“孕妇中线”,看完你就明白了
- 去朋友新家,我一看客厅不曾阳台,采光差,皱了下眉他就不高兴了!
- 德国4月PPI同比攀升33.5% 因能源价格飙升
- 60岁单身大爷不再婚,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安享晚年,让人十分羡慕
- 60岁的年龄,20岁的身材,这6位越老越帅气的男明星,太专一了
- 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 南财话你知丨银保监会:2018年以来总共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六部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