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赏析小议人间词话关于李后主主观词人之牛

高平历史网 2021-12-11 04:44:42

摘要:李后主之辞已经摆脱“艳科”所束缚,达至神秀境界,也即精神之生动飞扬足以超越现实而涵盖一切的一种美。因而,扩大了词的表现力,加深了词的感慨,把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经历了一次由“俗”到“雅”的改造和制作,完成了词的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革命,从而开启了两宋词风! 王国维先生在《人间词话》中说,李后主的词是因为“阅世浅”才写的出来,但先生在该词话中判断“词人者,不共失赤子之心者也,故生于深宫之中,张于妇人之手,是后主为人君之短处,亦即为词人所长处。” 应质疑的是,李后主没有长期宫廷生活的经验,固然写不出反映宫廷生活的作品;但只有宫廷社会的经验,而与广阔的社会生活很隔阂,他的词题材境界只能比较狭窄。这怎么能说是词人的长处呢?

《人间词话》写道:“客观之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水浒传》、《红楼梦》之作者是也。主观之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但李后主之所以能写出一些忧愤深广,动人肺腑的词来,还不是因为他经历了国破家亡的惨痛,进而体验到了世事的深广与多变。一辈子都是“生于宫中,长于妇人之手”的脱世君王,是不会有“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等语的境地和这样深切的感情的。脱离现实生活,或者对现实生活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采取超然旁观的态度,恰恰正是一个艺术家的致命伤。《红楼梦》中有两句话说的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因而,诗人无“主观”“客观”之分,都必须以“多阅世为当务之急”。

可以认为,关于主客观诗人的区别即站不住的,以阅世深浅来作为主客观诗人的区别或者条件当然也不能成立。诗人也是人,同样具有主观能动性,因而应重视客观事实,又必须发挥艺术的主观能动性,才能达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这才是致使亡国之君的李后主,阅世之深,且超过了普通人之深度,有真切感受,写出了颇“有境界”的传世名篇。

王国维先生对“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同等推崇,但又把阅世之深浅与性情之真伪完全对立,且下结论愈深则愈伪,愈浅则愈真,无形中“主观之诗人”的“有我之境”,完全成为了空中楼阁。

南唐灭亡后,李后主被俘,以泪洗面,以血作词,追怀故国往事,一往情深。如《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

小楼昨夜又东风,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品质特别好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

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他描写了自身的处境,哀伤不已,充分表达出国破家亡的巨大悲痛和无穷悔恨。这首词境界阔大,感慨良深,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词用来抒怀,但至李后主才眼界始大,感慨遂深。因为李后主之词已经摆脱“艳科”所束缚,达至神秀境界,也即精神之生动飞扬足以超越现实而涵盖一切的一种美。因而,扩大了词的表现力,加深了词的感慨,把伶工之词变为士大夫之词,经历了一次由“俗”到“雅”的改造和制作,完成了词的一次具有非凡意义的革命,从而开启了两宋词风!

共 104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这是一篇对《人间词话》中关于“主客观诗人”思想的探讨,作者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对国学大师的这个观点提出质疑并以李后主之词为例展开讨论和评述,见解十分中肯,是篇可读性很强的佳作,推荐!【:铁禾】

1楼文友:- 1 02:42:19 为这个文章献分,欢迎继续奉献美文以飨读者.问好!冬暖!

回复1楼文友:- 1 07:41:00 谢铁禾鼓励,祝好!

2楼文友:- 1 07: 6:21 谢铁禾按语与推荐,祝好!

兰州白癜风哪家好
郑州治妇科医院哪家好
长沙治疗阳痿费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