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渐行渐远的人生随笔

高平历史网 2021-12-04 05:15:08

【原创】渐行渐远的人生(随笔32)

渐行渐远的人生

秋实

不知道为什么,我很喜欢听宁夏、甘肃一带的花儿调。尤其是马红莲、何清祥合唱的《眼泪把花儿心淹了》唱得十分动听。歌声凄婉沧凉,悲壮悠长。难怪当年王洛宾先生在随西北战地歌舞团演出途中,偶然听到一个外号“五朵梅”的单身女人唱的花儿调后,竟毅然放弃去留学音乐的计划,从此走上了一条苦难的研究、传播西北民歌的道路。

走哩 ,走哩 ,

走远哩,

越走呀越远了。

眼泪的花儿飘满了,

哎嗨哎嗨哟,

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

年龄均在18岁以上。结果中 是的,如果把人生比作一次漫长的旅程,我们从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一步步走来。回头望,不正是一个渐行渐远的历程吗?

渐行渐远的是那个难忘的故乡。故乡给我们展示了最初、最纯、最真的世界,那里的山水,那里的沟壑,到处都有我们脚印,那里的一草一木都永远在我们的心里。然而随着小学的结束,我们要离开了。初中每周一回家,到高中一月一回家,再到大学的半年一回家,以至于工作后的一年一回,结婚后的几年一回。故乡离我们越来越远了。多少年不见,故乡也在慢慢演变着,道路改扩了,房屋修葺了,大庙坍塌了,树木更替了。有的甚至搬山填沟,村毁人散,彻底消亡。而在我们的心中故乡却依然是往日的模样,依然是那座山,依然是那道沟,依然是那一条条小路,依然是往日的旧门旧房,依然是大庙里的书声琅琅,依然是那几颗大槐老柳…它在我们的记忆深处,它在我们的梦中,它在我们的泪眼里…“走哩,走哩,走远哩,越走呀越远了。”—故乡,再也见不到他当年的原样。

渐行渐远的是那份无邪的童真。那是我们儿时的童伴,大家曾形影不离,一起学步,一起打闹,一起入校,一起互相呼唤着背着行李出村求学。我们一起吃,一起睡,甚至一起捣乱恶作。我们曾是无话不谈的好友,我们曾是共渡艰苦的“难友”我们有许多共同的兴趣,我们有许多共同的记忆。我们有“苟富贵,毋相忘”的约定,我们有“到部队去”“上大学去”的誓言。于是在难舍难分中,我们各奔东西。我们相互牵挂,相互思念。我们期盼着对方的每一份书信,我们期盼着每一次亲切的相逢。然而,渐渐地联系的越来越少了,慢慢地激情消褪了。见面的次数越来越少,共同的话题越来越少。时间它像把杀猪的刀,它改变了我们的容颜,也宰杀我们的友情,我们的观念不再相通,我们的追求各自不同。像闰土和鲁迅,渐渐地我们变得陌生…“走哩,走哩,走远哩,越走呀越远了。”—年少的那份纯真消失得无影无踪。

渐行渐远的是那拨亲切的父老乡亲。父母由最初的抚养、调教,到后来的送别、牵挂,再到长时不见的思念、关心。我们离父母越来越远,分的时日越隔越长。那些曾经的左邻右舍,眼瞅着我们长大的乡亲,曾经的相互讨厌或喜欢,曾经的冲突或帮忙,曾经的欢笑和吵嚷,渐渐地都成了回忆和闲谈。我们在他们的心中,永远是那个顽皮淘气的模样,他们在我们心中永远是忘不掉的形象。我们一次次不舍的告别,又一次次急切地回乡。然而,岁月的风霜,在岁月的风霜中,我们看到他们一年年地老去,一个个地消亡。每一次的告别都有可能是诀别。走在故乡的村道上,从前到后,从后到前,再也看不到他们的身影了…“走哩,走哩,走远哩,越走呀越远了。”—再也唤不应的父老乡亲成了我们永远的念想。

渐行渐远的是那种纯朴的友情。结束了十年寒窗,我们曾对窗外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向往。回想当初入职的那份工作热情,不分昼夜,不问酬薪,总想博得上级和同事的认可,总想证明我行,以最积极的态度把人生和事业经营。学处事,学为人,总想多交点朋友,多认识些人,以最大的真诚营造最好的气氛。要工作,也要友情。以诚换诚,以真换真,总相信友情万古长青。然而随着分合异地,升降浮沉,进退去留,势易时移。渐渐地联系减少,冷暖替变,人走茶凉,以至于视如陌路…“走哩,走哩,走远哩,越走呀越远了。”—当初的浓浓的友情被时势冲淡了。

道路上车水马龙,大街上熙熙攘攘,而我们却总感寂寞。来时的伙伴早已一个个走散,人生的路上,渐行渐远,渐行渐觉得阵阵孤单与凄凉…

远处的音箱里又在唱:

走哩 走哩,

走远哩

越走呀越远了。

褡裢里的锅盔就轻下了,

哎嗨哎嗨哟,

心上的惆怅就种下了。

眼泪的花儿把心淹了…

(曹柏廷写于2019.7.5凌晨)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渐行渐远

渐行渐远,中国词语,它说的主要是由于人的性格、观念、背景、立场等的不同,以至于本来很要好的两个人,形同陌路。有同名书籍《渐行渐远》。

人生

《人生》,著名作家路遥的同名中篇小说,原载《收获》1982年第三期,获1981——1982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是作者路遥的成名作。定价为29.80元。

北京治妇科医院哪家好
重庆妇科好医院
小孩子不爱吃饭用薏芽健脾凝胶会有效果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