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時代周刊記者為什么怒罵蔣介石畜生

高平历史网 2019-11-29 08:11:49

揭秘:《时代》周刊为什么怒骂蒋介石畜生

1943年,在美国《时代》周刊驻华白修德看来,这是他人生中的转折之年,也是“所有记忆中最为刻骨铭心”的一年

此前,他是蒋介石忠实的拥趸,不遗余力地高调赞扬中国军队,呼吁美国对华援助;此后,他对蒋介石的评价变为:“这畜生……牺牲了无数个中国生命,我为此痛惜不已”

这一年,心灵遭受重击,导致巨大转变的绝不止白修德一个人这一切源于此年2月重庆《大公报》刊载的一篇报道

1942年河南大饥荒

1942年冬,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24岁的天津小伙张高峰刚从武汉大学政治系毕业,就被《大公报》派往河南担任战地从陕西入河南时,他被眼前的景象惊呆了:“陇海路上河南灾民成千成万逃亡陕西……火车载着男男女女像人山一样,沿途遗弃子女者日有所闻,失足毙命,更为常事……”

到了昔日繁华的洛阳街头,跃入张高峰眼帘的是更加悲惨的景象,到处都是“苍老而无生气的乞丐”离开洛阳继续南行,“一路上的村庄,十室九空了”,饿狗畏缩着尾巴,“在村口绕来绕去找不到食物……吃起了自己主人的饿殍”

河南大饥荒

在叶县,他看到当地老百姓吃的是花生皮、榆树皮、一种毒性很强的野草“霉花”、甚至是干柴……所有人的脸都是浮肿的,鼻孔与眼角发黑,手脚麻痛物价已经涨到不可理喻的程度,许多人被迫卖掉自己的年轻妻子或女儿去做娼妓,而卖一口人,还换不回四斗粮食

如果说天灾带给张高峰的是无比悲痛

,让他出离愤怒的则是随处可见的人祸:拿着柳条抽打灾民的警察、强逼纳粮的地方政府、不知所踪的赈灾款项、自欺欺人的官方说辞……

于是他把此行所见所闻写成一篇6000字的报道,发表于1943年2月1日的《大公报》这篇报道最初的题目叫《饥饿的河南》,张高峰愤怒地指出:“灾旱的河南,吃树皮的人民,直到今天还忙着纳粮!”

《大公报》报道旱情被停刊

张高峰的报道,题目被谨慎的改为不温不火的《豫灾实录》,但仍一石激起千层浪,在各界引起强烈反响

次日,社长王芸生亲自撰写社评《看重庆,念中原!》,将矛头直指当政者王芸生还引援了一条中央社发自河南的消息:“豫省三十一年度之征实征购,虽在灾情严重下,进行亦颇顺利……征购情形极为良好,各地人民均罄其所有,贡献国家”对这冠冕堂皇的欺世之言,王芸生评论到:“罄其所有”四个字,实出诸血泪之笔!

这前后一通讯一社评,惹得蒋介石勃然大怒2月2日晚,他下令《大公报》停刊3天不仅如此,3月初,尚在河南的张高峰被国民党豫西警备司令部逮捕,并遭刑讯

王芸生为此去找蒋介石秘书陈布雷询问究竟,陈布雷告诉他:“委员长根本不相信河南有灾,说是省政府虚报灾情……严令河南的征实不得延缓”

《大公报》被停刊激怒了一向为蒋介石说好话的美国白修德白修德决定和他的朋友,《泰晤士报》哈里森福尔曼一起奔赴河南,看看那里到底发生了什么

和张高峰一样,这两个外国人被河南的旱灾场面震呆了:无穷无尽的难民队伍,随时因寒冷、饥饿或精疲力竭而倒下;寻找一切可以吞咽的东西来吃的饥民,因此而失去生命;一群群恢复了狼性的野狗,肆无忌惮地吞噬着死尸……

和张高峰一样,白修德出离愤怒:这个政府非但不作为,而且变本加厉盘剥灾民军队征走了农民的所有粮食,仓库里堆满了吃空额剩余的粮食,军官们便通过黑市倒卖这些粮食中饱私囊教会和清廉的官员,却要花高价从黑市上买来粮食用于赈灾当1942年秋收税粮征齐之后,政府才宣布免除河南1943年征税

1943年3月22日,白修德的报道《等待收成》刊发在美国《时代》周刊

灾难背后的真相

《等待收成》在美国引起了轰动,也带给蒋介石前所未有的舆论压力此时正值宋美龄在美国巡回演讲、讨要贷款最关键的时刻,这篇文章不啻一颗重磅炸弹,极有可能打碎蒋氏夫妇全盘计划

而另一方面,白修德迫不及待想要见蒋介石在他看来,蒋介石是被手下的层层官员蒙蔽了后来,他见到了蒋介石,但蒋介石“脸上带着明显的厌烦神情听我讲述”他告诉蒋介石灾民纷纷饿死的惨状,官员们征税和敲诈勒索的丑行

蒋介石一开始对此矢口否认,但当白修德拿出大量现场照片后,“总司令的腿开始轻轻抖了一下,有点神经质地抽搐”

蒋介石问了照片的来历,又询问了很多官员的名字,还拿本子和毛笔记了下来,表现出要整顿这件事的决心

20分钟后,白修德被送出了总统官邸但之后发生的事,让他彻底看透了蒋介石“的确有人受到处分弹劾甚至掉脑袋了”,比如洛阳电报局那个将白修德的文章发往美国的发报员

蒋介石真的不知道灾区的事吗?根据时任国民政府河南省建设厅厅长张仲鲁的回忆,1942年夏,河南灾情初现,蒋介石便接到了军方密报他于第一时间赶往西安,召开紧急“前方军粮会议”

在会议上,蒋介石宣布:本年河南军粮配额减为250万石——并没有免掉河南省政府随即指派大员分头出发,一面督催军粮,一面视察灾情在张仲鲁看来,他们真正的目的其实就是催缴军粮

就在蒋介石宣布减低河南军粮配额后不久,粮食部长徐堪却把250万石改为了250万包一石小麦约为140多斤,一包约为200斤张仲鲁回忆说:“超额完成征收军粮任务的河南粮政局长卢郁文,却受到了蒋介石的记功褒奖”

抗战爆发以后,几十万军队驻扎在河南,军粮、草料、兵源全部“就地取材”1937年到1942年,河南出兵出粮均列全国之首异常沉重的兵役徭役和赋税,使得河南民力物力财力早已枯竭,即使是在风调雨顺的年头,农民交完赋税后也只能靠野菜杂粮勉强度日;遑论1942年全省遭灾,麦收只有一两成,秋粮完全绝收

在蒋介石看来,河南是中日军队角逐的主要战场,而非相对稳定的大后方,他随时准备放弃河南因此,他提出“不让粮食资敌”的口号,一面将河南农民搜刮殆尽,一面随时准备抛弃这三千万子民正是沿着这样的逻辑,他才会在1938年下令炸开花园口黄河大堤而这件事情,也是导致1942年河南大旱的根本原因之一

如此背景之下,当局严密的封锁,《大公报》的停刊,张高峰的入狱,也就不足为奇了

国民党丧失民心

《大公报》和《时代》对于河南灾情的披露,让蒋介石陷入国际舆论压力之下为堵人非议,蒋介石派中央勘灾大员张继、张厉生二人前往灾区视察

根据张仲鲁回忆,此二人来到河南,先召开一个小会宣示“中央德意”:一方面,救灾、军粮是两件事情,灾要救,但不能为救灾减免军粮;另一方面,不应对灾荒夸大其词、过分宣传,以免影响抗战士气、混乱国际试听总之就是赋税一个子都不能少,舆论上正面文章要正面做、反面文章也要正面做二张告诫河南官场:诸君受党和领袖抚育栽培提拔才有今日,一定要“实事求是”

“二张回去后,把缩小了的情形报告蒋介石后,蒋介石才决定拨给河南法币1.2亿的救灾贷款”即使是这点杯水车薪的钱,也被河南省政府秘书长马国琳和省银行行长李汉珍扣下用来做投机倒把买卖,一直拖到1943年麦快熟时才买了一批发霉的麦子发给灾民,而截至彼时,河南至少已经饿死了300万人这个数字,被当时的河南官方统计为:1602人

从河南回到重庆的白修德,看着重庆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内心涌起无限悲哀:“重庆谁也不相信我们,直到一年后日军在这全部的插曲内,最后加上历史性的一幕”

“历史性一幕”发生在1944年春夏之交这一年,日本在太平洋战场受到重创后,孤注一掷在中国发动空前规模的“一号作战”,意欲打通直通南方的大走廊历时38天的战斗中,日军5万余人的兵力,打垮了40万人的国军,豫中30多个县城被日军占领

汤恩伯部向豫西撤退时,“历史性一幕”发生了:豫西山地的农民举着猎枪、菜刀、铁耙,到处截击这些散兵游勇,后来甚至整连整连的解除他们的武装,缴获他们的枪支、弹药、高射炮、无线电台,甚至枪杀、活埋部队官兵5万多国军士兵,就这样束手就擒

“中原王”汤恩伯恼羞成怒,这位河南民众口中的“四害”(水、旱、蝗、汤)之一,把中原会战失败的罪责推到河南百姓身上,破口大骂河南人都是卖国贼

日军攻克的汤恩伯部仓库中,仅面粉便存有100万袋,足够20万军队一年之用为什么不分出一些来赈灾呢?早在白修德还在河南时,他便提出了这个疑问一个官员告诉他:“如果人民死了,土地还会是中国的;但如果士兵饿死了,日本人就会占领这些土地”

这导致了河南民众对国民政府的唾弃

对此,白修德说:“如果我是一个河南农民,我也会像他们在1948年所做的那样,站在不断获胜的共产党一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吃什么可以补肾气

小儿不吃饭怎么办

怎么做小程序

什么原因导致动脉硬化

请问小便发黄怎么办

心脉痹阻证的治疗

灯盏花的药用功效
小儿便秘吃什么药
头晕眼花的日常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