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上将潘凤的人物形象分析
高平历史网 2019-10-27 05:25:07
三国上将潘凤的人物形象分析
三国潘凤
潘凤这一人物是作者罗贯中在其《三国演义》小说中的一个著名人物而现在的潘凤通过种种原因,以“无双上将”的形象成为了新文学形象,并在络上广泛流传而“上将潘凤”则成为了众多三国人物中最受欢迎的人物形象之一
三国潘凤的影视剧形象
三国潘凤是青州泰安人,身高九尺,使用一把一百八十斤的开山大斧作为自己的兵器关于潘凤,他在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一些诗书,并且在书中得到了许多关于兵法的知识还有着“有经天纬地之才,包藏宇宙之志”的说法除此之外,还将自己与姜尚张良人物相比较,后来许邵则评价他说:“乱世之能臣,治世之英雄”,但关于这句话也很是令人不解
在《三国演义》这本小说中,他是在第五回的时候就出场了,当时的他是韩馥部下的上将在情节准备要讨伐董卓的时候,接到韩馥的指令,准备挑战董卓部下的大将华雄可惜在作战中败给了华雄,被他斩杀了
关于他的影视形象,曾在1994年央视版的《三国演义》电视剧中出演,其中关于上将潘凤的台词是:“末将遵命取兵器来”后来又在电视剧《貂蝉》一剧中出现,在其中,潘凤的经典台词就是“华雄的拳在真正天才的眼里,不过是慢动作而已”总之不论是在电视剧中还是在动漫小说中,潘凤这一人物形象一直很受大家的喜爱和欢迎
潘凤字什么
潘凤是作者罗贯中所写的小说《三国演义》中的著名人物,是冀州第一猛将可是如今的潘凤则多种原因,以“无双上将”的身份成为新文学形象,而在互联上广泛流传而“上将潘凤”的人物特点也成为三国诸多人物中备受瞩目的人物形象之一那潘凤字是什么呢
潘凤人物剧照
通过相关资料的查阅,我们了解到,潘凤字是无双我们都知道古人的“名”跟“字”是有很大联系的,那到底这“凤”字跟“无双”有联系呢有一些学者则认为,“凤”是独一无二的,所以字“无双”是没有什么问题的而对于这样的说法当然也说得过去,但是在潘凤的相关野史当中,指出,潘凤原本的字并不是“无双”,很有可能是其他的字,也或者根本就没有表字
此外
,他自青州他身高一尺九,手中的武器是一把具有一百八十斤的开山大斧
据了解,他在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一些兵书,并且从中读都到了许多关于兵法的知识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他是在第五回的时候就出场了,当时的他是韩馥部下的上将在十八路诸侯准备要讨伐董卓的时候,潘凤接到了韩馥的指令,准备挑战董卓部下的大将华雄可惜在作战中败给了华雄,被他斩杀了
当时潘凤是韩馥麾下的头号猛将,并且还有“关东潘凤,关西吕布”的说法,从话里看出来潘凤与吕布齐名如果你问潘凤跟吕布谁比较强一点,那只能说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了
潘凤温酒斩华雄
三国人物潘凤被评价为是一种文化并且还有对他这样“我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的评价但是在历史上“潘凤温酒斩华雄”的故事具体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温酒斩华雄的故事
关于“潘凤温酒斩华雄”的这个情节是出自于中国四大名著中的,并且是由罗贯中所写的长篇小说《三国演义》中的一个著名经典情节对于这个情节的具体描述则是:当时的董卓准备想要废黜少帝刘辨而重新力推陈留王刘协成为皇帝,在刘协成为皇帝后,董卓变得残暴不仁,并且还擅权于朝堂上董卓这样的表现令很多人不满于是,就以袁绍、曹操等人组成的关东十八路的军队形势,准备共同讨伐董卓在激战中,前锋孙坚被华雄所打败,这使华雄很是狂妄自大还不可一世后来在潘凤等众多大将皆去讨伐华雄,结果都被华雄斩杀了这时,关羽主动请求前去挑战华雄就在手中的温酒还没冷却的时候,关羽将华雄打败并将杀了他也是从这之后,关羽就有了很大的名声
并且在这个环节里,令很多的英雄人物出现在世人的面前但是让我们感到疑虑的是,在这个环节中,潘凤似乎并不是主角,其中真正的主角是关羽而潘凤斩杀华雄也只是为下文关羽斩杀华雄做了一定的铺垫从过以上的解读,也让我们具体了解到了“潘凤温酒斩华雄”的具体事件
三岁小孩咳嗽厉害怎么办孩子经常积食怎么调理
宝宝不爱吃饭的原因
- 上一页:历史上黄袍加身是何时成为皇帝的象征的
- 下一页:这五个豪门连皇帝都不敢动有你的家族吗
- 《水电建设工程》特种邮票发行
- 装修,别抱“侥幸心理”,避开这6个点,要新颖更得安全
- 后悔没早看到这些"神"设计,漂亮又实用,众所周知是这3个地方
- 专访丨《三仙饭》:已出版的书和不能出版的生活
- 光子方程仪
- 揭秘准妈妈肚子上那条神秘的“孕妇中线”,看完你就明白了
- 去朋友新家,我一看客厅不曾阳台,采光差,皱了下眉他就不高兴了!
- 德国4月PPI同比攀升33.5% 因能源价格飙升
- 60岁单身大爷不再婚,却以一种奇特的方式安享晚年,让人十分羡慕
- 60岁的年龄,20岁的身材,这6位越老越帅气的男明星,太专一了
- 兴齐眼药(300573.SZ)连续大跌超30% 对近视“神药”阿托品滴眼液的命运 母公司只回应“生产
- 南财话你知丨银保监会:2018年以来总共处置不良贷款2.6万亿元;六部门:严厉打击骗取留抵退税违法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