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邦彦优秀的传世作品有哪些

高平历史网 2019-08-18 13:08:24

  周邦彦优秀的传世作品有哪些

  周邦彦生平

  词人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北宋末年人据记载,周邦彦是钱塘人,也就是现在的浙江杭州

  周邦彦雕像

  周邦彦少年的时候,为人比较个性散漫,不过非常好学,喜欢读书,这也为他之后的文学创作埋下了伏笔宋神宗的时候,他成为太学的生员,太学也就是后来明清时期的国子监,是古时候最高的学府后来神宗进行王安石变法,效果拔群,当时周邦彦写一篇《汴都赋》献给皇帝这篇文章洋洋洒洒七千字,模仿的是汉朝时期著名的《二都赋》,内容是在赞许变法据说文中有些古字,连朝中大臣也不认识读不准确

  此文一出,周邦彦开始名动天下,他也被朝廷提拔为太学正,差不多就是太学的老师不久他就开始各地宦游,任庐州教授、溧水县的知府等后来,周邦彦被皇帝召回,并再次让他朗诵《汴都赋》,此后留在京城任官,也有做过各地知府,比如顺昌府(今安徽阜阳)、明州(今浙江宁波)

  等到徽宗继位,他建立了大晟府,也就是朝廷最高音乐机关,周邦彦成为其中一员不过后来他又被调任到外地任知府晚年,他因为和蔡京的一位同党交往过密,而因此名声受到了牵连而成为污点而那时候,北宋已经到了衰亡的边缘,内有外患不断在周邦彦去世的前一年,方腊起义了,而在他死后不过六年,北宋也亡了

  周邦彦趣事

  周邦彦是我国北宋时期一位享有盛名的词人,在当时的文坛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清朝的周济曾经在《宋四家词选序》一书中称赞周邦彦的词已经达到了一种叫”浑化“的境界,这种境界不是一般人可以达到的,而是必须具有突出的天赋再加上后天的努力才有可能达成的境界,因此他也被后人认为是词的“集大成者”因为周邦彦个性洒脱不羁,不拘小节,于是便留下了很多的趣闻轶事

  周邦彦画像

  周邦彦写有一首叫做《少年游》的词,主要讲的是一位男子宿妓的全过程:妓女白皙瘦长的手指拿着明亮锐利的剪刀,在水果盘子里切了一个新鲜的橙子,并在上面撒了一层盐,来招待男子房间里一时之间香气缭绕,床被也早就铺设一新了,但是这两人却别有一番趣味,只见他们面对面坐着,先进行了一番调笙怡情,之后才开始互相依偎缠绵在经过一番云雨之后,男子随即要走,但是女子对他说道,天已经很晚了,外面不但行人稀少,而且夜深霜重,还是留下来到天亮再走吧

  关于这首词,有人认为讲的就是周邦彦自己的一次宿妓行为但是因为词中描写比较隐晦,后人很难得知到底讲的是谁不管到了南宋时期,出现了一种新的说法,讲的是宋徽宗一次去著名的歌妓李师师家里拜访,恰巧周邦彦也正好正在那里情急之下,周邦彦只能躲在李师师的床底下宋徽宗来到李师师这里还带来了一个新鲜的橙子,说是江南采摘上贡的,之后宋徽宗还和李师师谈笑了一番这一切都被周邦彦给听到了他在宋徽宗走之后,便据此写下了《少年游》这首词

  

  其实细想一下,这个故事明显是不真实的,因为宋徽宗毕竟是一朝天子,他再怎么贪恋美色也会事先探察一番,周邦彦要是躲在床底下一定会被发现的

  周邦彦的代表作

  后世对周邦彦的评价极高,认为他是婉约词的集大成者,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之人虽然他的词作主题较为单一,但优秀的传世作品很多,代表作有《苏幕遮·燎沈香》、《兰陵王·柳》、《少年游·并刀如水》等

  周邦彦《苏幕遮》

  以《苏幕遮》为例,王国维评价它是“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上阕写景,词人焚烧着沉香来消除夏天的暑气,这是室内之景,突出的是一个静字麻雀鸣叫着呼唤晴天,拂晓时它们在屋檐下东张西望地偷偷说着些什么,这是檐下之景,鸟雀活灵活现水面上的荷叶清新圆润,而上面昨夜的雨珠都已经被刚出来的太阳晒干,荷叶在微风中挺拔在那里,慢慢地舞动着,这是室外之景这三句描写荷叶的词句,一直被人所称道,原因就是形象生动,语言清新自然,但“清圆”、“举”等字十分精到

  下阕,是词人看到荷塘景色后的所思所想,为抒情他想到的是遥远的故乡,不知何时才能回去一次词人的家乡时在吴越,可是自己却长久地旅居在长安现在是五月份了,家乡小时候的伙伴是否会想到我呢,让我在梦里划着一支轻舟,到家乡的杭州西湖的荷花丛中去吧词人自己思念家乡和故人,却写故人思念自己,这是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叫主客移位而最后以虚幻的梦境作结,意蕴无穷

  周邦彦的这首词,胜在得荷之神韵,也在于全词的清新的风格和悠远的境界

孩子厌食吃什么药
如何消除小儿积食
儿童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