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钟暮鼓夜色浓

高平历史网 2020-03-14 23:50:35

晨钟暮鼓夜色浓,关于晨钟暮鼓安之若素什么意思的介绍

相较于大唐不夜城的璀璨,钟鼓楼的夜景则显得古朴的多。

晚饭后,坐车四十分钟至钟楼。早春的风还是很冷,仍需棉衣手套。一路行来,树身缠满灯线。黄光耀眼,远看似一个个张开五指的手臂。绿色的灌木丛上也是万星皆黄。相比宽阔的马路,如龙的车流,还是显得寒伧。

钟楼位于东西南北四条大街的交汇处,只能远望。灰白的台基,高八米,上有两层砖木结构的飞檐建筑,每层都有浮雕,分别对应一些典故。如李陵被困,李白邀月等等。

红灯高悬,碧瓦明亮;飞檐斗拱,已不能全城。古朴厚重,使人沉思。鼓楼初建于明洪武年间,后万历年迁建于现址,历尽风雨,多次整修。上置景云钟,晨时钟声远扬,以为计时。旁有一钟形花坛,大概取钟楼计时之意而置,拍照留影者不在少数。可惜不能登临!又想今之景云钟已为仿制,不撞也罢。

穿地下通道到北大街。灯光稀疏,显出今日北大街的窘迫。昔时,四条大街中,北大街最早改造。路宽楼高,商贾云集。不知何时竟难再!

西大街是最迟改造的。昔日狭小的街道,已拓宽数倍,两旁仿古的建筑,灯光点缀,一派大气!所谓后来者居上。世易时移,谁也不能永远风光!否极泰来,也未可知。

钟鼓楼广场,花树闪耀,游人或坐着细语,或碎步慢行,神态悠闲。

鼓楼上灯光明亮,红旗轻摆。南面上一块牌匾,″文武盛地″四字格外显眼。北面的牌匾上应有″声闻于天四字,直指鼓楼的本意。古时鼓楼上置大鼓,暮时报点,鼓声震耳,是为暮鼓!

两块闻名的木匾毁于文革,后为仿制。甚为可惜!

夜色沉沉,冷风扑面。坐车空无几人。

颈部肩膀疼怎么办
儿童健脾胃的药有哪些
小儿厌食挑食不吃饭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