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党悍将张灵甫失败的原因

高平历史网 2020-01-30 18:29:32

国民党悍将张灵甫失败的原因

国民党悍将张灵甫失败的原因

张灵甫的74军与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的交战,双方都有赢的机会,张灵甫的机会还更大一些。但为什么最后张灵甫失败了呢?而导致张灵甫失败的原因又有哪些呢?

张灵甫抗战

根据各方资料的整合,张灵甫失败的原因有两个。第一,张灵甫率领的国民革命军74师所有的战略部署都被粟裕知道得一清二楚。所以张灵甫在这场战役的起初就已经失了先机,即使他有再好的脑子,做了再精确的行军策略,但这些都被粟裕所了解。粟裕打的是一场乱知彼的战争,而且作战区域是在解放军地区,孟良崮的地形对打贯了游击战的共军来说是如虎添翼

国民党悍将张灵甫失败的原因

。而且在当时张灵甫自许聪慧,他们进行不仅是一场真枪实战的战争,还是一场智力搏击战。原本他将计就计制定的“中心开花”战术是不错的,如果成功可以将共军一打尽,但是他将所有的关系都算得太精了,而现实生活中尤其是战场上最多的变数。

第二,张灵甫将自己的命运交在了他人的手里。他躲藏在山洞等待援军之时,他认为蒋介石可以领会他的用意。当然蒋介石也的确是领会了,也派出了军队去增援,但是军队被共军阻挡住了。他没有做好双重的准备,原本他是可以突围成功的,但是他在等待的过程中错过了突围的最佳时间。国民党军队内部斗争严重,军队之间不团结也是他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攻上孟良崮活捉张灵甫故事始末

张灵甫当时率领的国民革命第一师74军与栗裕率领的华东战区野战军进行了激烈的搏斗,张灵甫败给了栗裕,率领亲兵逃亡,中共上层领导下令要活捉张灵甫。

张灵甫

根据当时张灵甫的绝笔书,我们可以大致的了解到当时战况的严峻,74军没有子弹和外援,也没有粮食和水,已是山穷水尽的地步了。然而他还是要战斗到最后,因为他信仰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他对着青天白日红地旗庄严的立过誓言,还因为他是一军统帅,代表的是74军的精神。我们不知道,他写得这封绝笔书,究竟是有何意义,他是知道自己这一去是赴死,还是想要自杀呢?本人觉得这应该不是要自杀的人会写的吧,他都说了要决战到最后。当时共产党下的军令是活捉张灵甫,根据栗裕的性格,他必是听从上层指令的,而且他本人对于张灵甫也是敬重钦佩的,所以他率领军队去围剿74军的时候也必然是怀着活捉张灵甫的心情去。

而张灵甫为什么会死呢?被流弹打死是不太可信的,还有一种可能就是栗裕率领的野战军原本是可以活捉张灵甫的,但是张灵甫宁死也不肯当使用俘虏,所以他就自杀身亡了。张灵甫曾经有想过拼死一搏,但奈何仍是搏不过,所以在最后关头他才选择了自杀。他的这种气节,使得原本就与张灵甫惺惺相惜的粟裕更加敬重,于是便厚葬了张君甫。

王耀武和张灵甫的关系如何

王耀武是张灵甫的上司,他们一同在国民革命军第74军服役。抗战时期,王耀武身为74军的军长,他运筹帷幄,带领74军创下了不斐的战绩。而张灵甫所在的51师就隶属于74军,张灵甫的累累战功与王耀武有着很大的关系。

王耀武

在张灵甫的后半生军旅生涯之中,王耀武占有很大的比重。王耀武和张灵甫有着相似的治军特色,他们对待军队士兵赏罚分明,恩威并济。他们以身作则,在要求士兵遵守军营纪律时,他们自身也是严守规矩,不越雷池一步。在性格特征上,王耀武与张灵甫也有诸多共同点,比如多年军旅生涯烘托出来的将领的气质,他们骄傲自信,直率真诚,刚毅倔强,对自身要求十分严苛。都说容貌是天生的,但气质是后天培养出来。这句话说的很不错,张灵甫原本是一切文学之士,气质温和柔软。然而军队生活的历练,他的气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为人变得张扬自信,整体面貌豪爽大方。

王耀武与张灵甫虽同是军人,但他们两人有着很大的不同。张灵甫是一个比较纯粹的人,虽然之后他从军入仕,但他骨子里还有着文人的清高,他讲话全凭自己喜爱,不喜逢迎拍马之流,对于经商也是一窍不通。而王耀武为人却是足够圆滑,十分会做人。而且他不仅是一名成功的将军也是一名不错的商人,有着很高的经商天赋。

然而无论怎样,王耀武和张灵甫俩都是国民革命军中流砥柱一样的人物。

快速瘦身不反弹
河南中医牛皮癣医院
儿童健脾粥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