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文化经典

高平历史网 2020-01-14 22:36:42

对于文化经典, 篡改与改编谬以千里

原标题:对于文化经典, 篡改与改编谬以千里

“你挑着担/我牵着马/迎来日出送走晚霞……一番番春秋冬夏/一场场酸甜苦辣/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敢问路在何方》是1986年版《西游记》电视剧的插曲和主题歌,由许镜清谱曲、阎肃作词,张暴默、蒋大为演唱。对于这首歌,我们大家都耳熟能详,其琅琅上口的旋律和充满哲理的歌词许多人都能哼唱。歌曲告诉我们:路就在脚下,脚踏实地做事是一切成功的根本。

而在今年央视中秋晚会上,歌手谭维维大胆改编演唱了摇滚版的《敢问路在何方》,却遭到友一致吐嘈,指出其改编完全曲解了歌曲的本意,被批“毁童年”。甚至有友毫不客气地指责说,蒋大为唱出了唐僧师徒取经路上的艰辛,而谭维维“魔性的风格加上炫技的高音以及华阴老腔的加持”“嚎”的是各方妖魔被悟空追打时的声嘶力竭!作曲家许镜清发文批评,称这种“擅自改编”“歪曲了作品本意”,是“不尊重版权、不尊重原创作者的行为”,他不能接受,也非常不喜欢。

笔者不是音乐家,不具体评论《敢问路在何方》的改编事件,但由此联想到对经典的改编,则不得不说几句。

文化经典,包括小说、诗词、成语、典故、戏剧、歌曲等,之所以成为经典,是经过数载大浪淘沙,通过各种形式的传播,在人民群众认可的基础上得以流传几十年、几百年甚至几千年。无论站在世界范围还是中华民族视角来说,文化经典都是民族的灵魂和社会的精神给养,保护和传播传承民族经典是我们每个人的。在尊重原著的基础上适当地、合理地改编文化经典,比如小说《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等改编的电视连续剧,有利于其更好地传播,是传承传统文化的很好的方式,是值得肯定和提倡的。

但是,改编不等于篡改,如果不尊重作品的原意,无节制地胡编乱造,一不留神就会走向反面,甚至会玷污了文化经典的本来光芒。

篡改与改编,一字之差,谬以千里。尚记否?前几年曾刮过一段篡改成语的歪风。记得有一年歌手王菲搞个人演唱会,打出的广告词是“菲比寻常”,她借用自己的名字,把流传了几千年的成语给篡改了,甚至一些主流电视台也这么播,结果使得许多追星的孩子错误地认为成语“fei比寻常”就是“菲比寻常”而不是“非比寻常”。有一个时期,这样的例子在广告上司空见惯:“默默无蚊”——某蚊香广告;“一戴添娇”——某女帽广告;“咳不容缓”——某咳药广告;“衣衣不舍”——某服装广告……这些利用谐音给成语改头换面的广告词,虽然读起来琅琅上口、看起来抢人眼球,但如果任由这种篡改蔚然成风的话,其危害不容小觑,特别对孩子们的影响极坏。因此,后来有关部门及时发文制止了这种歪风的蔓延。

改编,是为了更利于传播,是为了更好地传承。改编文化经典,要怀揣一颗文化敬畏之心。

: 马信志 :李瑾瑜

返回顶部

Copyright 商丘

当前位置:站首页 商丘要闻

孩子感冒咳嗽有痰咳不出来偏方有哪些
北京京都儿童医院医生
贵阳牛皮癣医院咋样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