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法运动影响

高平历史网 2020-01-06 18:53:50

护法运动影响:为重新建立新生共和的民主法统奠定了重要基础

护法运动时间

两次护法运动时间先后在1917年和1921年,中间相隔4年。

护法运动领导人孙中山的影像

在1917年,发生了许多惊天动地的大事,差点改变了中国的历史进程。由于袁世凯的去世,北洋政府的大权落在了黎元洪和段祺瑞的手中

,但是两人在政见上有些矛盾,所以段祺瑞就召皖系军阀的首领张勋入京,不想却导致了张勋复辟事件。段祺瑞率领“讨逆军”,对张勋进行讨伐。在击败了张勋之后,段祺瑞掌握了北洋政府的大权。但是段祺瑞拒绝恢复《临时约法》,解散国会,引得孙中山南下广州。因为孙中山认为,《临时约法》是民主政治的基本依据,拒绝了《约法》,实质上就是拒绝了民主。因此孙中山为了恢复《约法》,准备对北洋政府进行讨伐。

1918年4月,孙中山在滇系和桂系军阀的排挤下,被迫辞去了大总统之职,导致了护法运动的失败。所以也就是说,第一次护法运动时间仅维持了短短的8个月。

第二次护法运动是第一次的延续,孙中山在得到了粤系军阀的支持后,重组军政府。1921年,粤系军阀的陈炯明击败了桂系,统一了广西省。孙中山由此决定从广西出湖南进行北伐。但是此时,由于孙、陈二人的政见不合,导致了陈炯明的反叛。他刺杀了粤系军阀的军政要员,对孙中山的北伐军造成了极大的威胁。为了处理自己的大后方,孙中山不得不带着军队返回,但是却引起了“六一六”时间,陈炯明炮轰总统府。孙中山被迫在永丰舰上避难。1922年8月,孙中山逃回上海。所以第二次护法运动的时间,也就维持了一年多。

护法运动失败原因

护法运动失败原因十分简单,就是军阀各自为政,没有统一的号令,但是其内中原因却又是十分复杂的。

护法运动的领导人孙中山

护国运动的胜利,让各省军阀加强了各自的军事实力,使中国逐渐形成了南北对峙的局面。在孙中山先生达到广州,宣布维护《临时约法》时,虽然各军阀群起响应,但实则各怀鬼胎。尤其是以桂系和滇系为首的西南军阀,处处对孙中山进行掣肘。他们甚至还私下和直系进行议和,勾结国民党内部人士,企图排挤孙中山。

4月10日,滇系军阀的首领唐继尧通电全国声明,表示支持冯国璋或黎元洪为大总统,而建议孙中山仅处理外交事务。5月4日,政学系和益友社联手,在议会中强行通过了《修正军政府组织法案》,试图改建军政府。

以上两件事,实则对孙中山的打击很大。在5月4日当天,孙中山就向军政府提交了辞职声明,宣布辞去军政府大元帅的职位。此时他对各省军阀的真实面目,护法只是他们借以巩固实力的借口。所以他指出,各省军阀虽以护法为名,但却都不肯服从在法律和民意之下。孙中山在心灰意冷之下认识到,依靠军阀达到护法的目的,是不切实际的。所以他动身前往上海,第一次护法运动失败。

至于第二次护法运动失败原因,同样也和军阀势力有着莫大的关系。当时拥护孙中山的粤系军阀首领陈炯明,在击败桂系后势力坐大,和孙中山的政治意见发生冲突,且陈炯明对护法运动的北伐有着和孙中山不一样的看法。最终两人闹翻,发生了“六一六”事件,陈炯明炮击总统府,孙中山被迫逃亡永丰舰上避难,第二次护法运动也告失败。

脉络舒通丸的效果
南宁治疗白癜风医院
江门妇科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