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r杉本博司

高平历史网 2020-03-11 03:43:05


杉本博司,透视画馆(Dioramas)系列


在一篇橡皮微访谈的文章中,而戈提到,中国当代诗歌的成功之处在于,出现独立态度的语言。“这种独立态度的言语意味着诗人已从公共(国家,民族)美学、公共(国家,民族)意识形态等等脱离,不依附任何话语体系,仅仅作为独立的个体存在并有能力对周围的现实事件作出准确反应。”


“反应的准确”值得思考,在而戈的诗中亦有体现。


 而 戈 的 诗




而戈 - 袁玮拍摄


而戈,诗人,编剧、影视策划人。生于贵州,现居北京。已出版诗集《这是尾巴》(黑哨出版),《LIKE WHAT》(橡皮出版);即将出版诗集《《遭遇以及事实》》。主要作品有《性压抑之诗》《大象》《别动,献给此刻的你》《我发光的朋友们》《麻木》,以及剧本《放飞鸽》等。


大象(摘选)


7 最后一头大象


一路走来

没地儿歇脚

伤感的事物以各种速度从天上飞过去

再飞过去

下面

大象仰着头高高举着鼻子

那是一种属于大象的抒情的姿势

作为最后一头大象

它完全没地方

可去了

现在是中午

这是属于打盹的时候

无论什么季节

中午就是中午打盹就是打盹

从中午开始

到午后

到下午的某个时刻

身体就完全亮起来了

这样的大象也很漂亮

但这时我没兴趣注视它

我告诉过它

曾经有一个瞬间

你是所有生命中最年轻的


15 一百万平方公里的银幕


我遇到她时

她正在路边唱歌

背对着路

抱着膝盖坐在一块石头上

歌嘛

唱得不怎么样

人倒是长得挺漂亮

我停下来

站在不远处看着她

她声音越来越小

节奏也乱了

像转速变慢的唱片机

最后她不唱了

扭头望着我

过一会儿她问我

你是什么意思

我说你是在等人吗

她说不等人

她问我要去哪儿

我说不知道

我说我在找一个人

她问我找谁

我想了想

说不知道

她说喔

我说

或许你看到过一头大象

她说大象

什么大象

你还挺逗的

然后站起来拍拍屁股

从石头上跳下来

迈着又大又快的步伐朝我走来

我刚准备紧张

她已经拽着我的手

说要带我去一个地方

刚走出几步

我转身

看到遥远的天空

那面一百万平方公里大的银幕

随着黄昏的临近

已经开始发亮


17 消失了


一个人怎么能

凭空消失

凭空消失

也就是说在空中

噗的一下

就不见了

而且是那种真正的不见了

如果是这样

她能带走什么呢

是啊

“她带走了我的心。”

这样的带走太令人悲伤

又空

又重

一头大象

我说的是那头大象

现在

它也快消失了

不仅仅是它

是所有的大象

但不是凭空的

而是一头接着一头

现在

它消失了

也就意味着所有的大象都消失了


19 单位时间里


我替大象说过了

作为一头大象

我又能做什么呢

除了

在单位时间里

以一种更抒情的方式消失

这让我想起

弗拉明戈

那种莫名其妙的

像是大象才懂得创造的旋律

唱歌的吉普赛女人

嗓子眼儿

仿佛被大象鼻子捅过似的

充满了

悲怆的褶皱

那是在单位时间里发育出来的褶皱

并不轻巧

在很早很早以前

世界遍布沼泽

我们大象

都是陷在沼泽里完蛋的

一头大象

如果它是一头真资格的大象

会挑选一块

非常舒服的沼泽

走到里面

慢慢沉陷

在单位时间里

它沉陷得有多快

又有多慢呢

这取决于

它是不是一头足够漂亮的大象


*《别动:献给此刻的你》和《大象》会收录在黑哨即将出版的诗集《遭遇以及事实》中。


超人在上空走着

它踩着叶片



别动:献给此刻的你(摘选)


7

超人在上空走着

它踩着叶片

或者高于叶片的某些悬浮的微粒

超人在上空走的姿势

比鸟的飞行还优美

超人在上空走

关键是以一种超人的神态

踩着叶片

或者

高于叶片的某些

悬浮的微粒


8

瞧,这就是不好的情绪

因为它

我得以观察一个超人

操,超人的神态

一副真资格的超人的神态

赞叹中我回过头

发现一个人瞪着我

一个巨大的

被贴在玻璃大楼的墙上的人

以一对巨大的眼睛

瞪着我

它有巨大的鲜艳的嘴唇

足够含住我的头颅


麻木(摘选)


26

超人躺在草原上咬草茎

它拔光了不用起身

手够得着的草

它往往把草茎咬烂后

噗的一下吐出去

有的咬完了,放在手里看看

再放回嘴补咬几下吐出去

它的周围堆满烂草茎

除了头,身上也堆满了

没草可拔它就换一处躺下

斑马远远看着它

狮子也是


我举起艾登,大喊一声

:你再不出来我就开枪了



麻木(摘选)


254

算得上树林的话

至少有一处空地

至少容得下三个人

加上一匹马过夜

它们都是赶路的

当然,除了马

马是帮人赶路的工具

马被拴在空地边上

马的一部分在树林里

一部分被火光照耀

空地在树林中央

或者说,树林里的空地

总给人在中央的感觉

这意味着空地被树包围

这样一来谈起往事

或者打鼾

都是情理中的事情


205

艾登说,你扣动我吧

我说扣动你干吗

它说扣动我就会射出子弹

我说为什么要射出子弹

它说因为我是枪

你知道,我无法扣动自己

我握着艾登,看着窗外

风猛烈吹拂着树林

密集的雨点敲打着一切

蚊虫趴在玻璃上不动

我举起艾登,大喊一声

:你再不出来我就开枪了


186

摘除第七十七只器官后

它调整计划,改成三天摘除一个

虽然满头大汗却压抑不住的兴奋

它对我说,你知道,我真的在变轻

它的声音在空荡荡的腹腔回荡


187

敲门的人非常小心

太小心了,这让我感到心疼

我说,你何必这么轻呢,我根本听不见

它说,你这不是开门了吗

它进来,身后跟着一片森林


8

现在,它是一头自称是我妹妹的牛,要我开门

我还没来得及反应,它已经从门缝里挤进来

我想给它一张单人沙发,但是没有沙发,只有独凳

现在,我的妹妹是一头坐在对面独凳上的牛

有那么一会儿,它不说话,我也不知该怎么开口

沉默是为了适应些什么,它来是为了告诉我一件事

它说后来它拿到很多优惠券,然而都是过期的

这让它想从前,很悲伤,悲伤让它体型变得庞大

我从没安慰过妹妹,我又该如何安慰一头庞大的牛




 遭 遇 与 事 实


我花了很长时间思考,我究竟在遭遇什么?我想,无论我身处任何地方,这都是一个必要的问题。我因而思考到反应,我发现同样的遭遇,却有不同的反应,这些反应都折射了意识形态(也可说是意志系统,或者意识系统)。我因而思考到,不是追求反应的正确,而是准确。但准确的含义,来自于去掉身体与意识的二元,作为一元的主体,才能是准确的存在。在这之后,或许可以谈论反应的质量。摘选自而戈即将出版的诗集《遭遇以及事实》自序


xxxx


好诗的痕迹:最开始要解决的是自发朝自觉的转变,后来发觉这个转变如此之难。自觉的写作必须匹配稳定完整的意识形态,如此,才能对周围做出准确反应。而不是盲目、混乱、愤怒、政治正确、先锋,或者以知识授予的经典情感模型来对世界做二次反应,彰显自我杜撰的精神现象。


然而在解决整体上的自觉之后,依然隐藏着诸多的自发性碎片。其原因是,当我做出一个认识的动作,的确是窥见了自由的可能性,提高了感受自由的概率。然而,要让一次认识彻底的完成,必须对意识形态进行对应的修正,这个工作极为艰难,甚至让人绝望。


对我而言,至少,写作的前提,是认识到自身对自由的感知存在缺陷,才付诸于写作这种劳动,其目的是最大限度的扩充自我对自由的知觉力。由此一切观察得以展开,探寻各种可能,写作也因此获得延伸,最终成为一种存在的形态。



袁玮拍摄 - 拍立得

我强调可能性,所以在每一次写的过程中,如果开始就知道要写什么,那工作就毫无价值。这两年我主要写的是《麻木》,每次我都在寻找它的开始,我也不知道它的终点。我热衷一种创造的愉悦,那就是没有好诗,只有好诗留下的痕迹,我做的是捕捉痕迹的工作。诗集《LIKE WHAT》的自序

(编辑:王怡婷)

经期推后颜色发黑
怎样儿童止咳用药安全
长春治疗男科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