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本华正确的教育

高平历史网 2020-01-18 11:32:53

(叔本华)《正确的教育》

教育的关键在于从正确的一端开始认识世界,而获得这样的认识可以说就是一切教育的目的。

不过,就像我已表明了的,这都取决于我们能否做到:对每样事物的直观走在对这些事物的概念之前,是狭窄的概念,最后才是广泛的概念。

这样,传授知识的程序就是依次把握概念、和以这些掌握了的概念为前提的新概念。但如果在这程序中跳过了某些环节,那就会出现残缺不全的概念,而由此又会产生出虚假的概念。到最后,人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就因人而异地有所偏差。

我们几乎每一个人都曾经长时间—许多人甚至终其一生—保留这种偏差走样的认识。

谁要是检查一下自己就会发现:总是要等到一个相当成熟的年龄以后—有时是突如其来地—我们才能够正确或者清晰地认识许多其实很简单的事情及其关联。

直到这个时候到来之前,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总还存在着某些模糊不清的地方,原因就在于我们在早年所接受的教育跳过了某个需要认识的对象。这有可能是人为的—教育者向我们灌输了虚假的概念;也有可能是自然的—我们自己缺少这方面的亲身经历。

首先,我们必须防止孩子运用那些他们无法对应清晰之概念的字词。不过关键之处始终在于直观认识必须先于概念而至,而不是颠倒过来—但这恰恰是我们经常看到的不幸情形,就好像小孩出生时脚丫先伸出来,或者写诗歌时先写韵脚一样!

因此,当小孩的头脑里面还很缺少直观印象时,概念和定见,甚至偏见,就已经打印在小孩的头脑里面。以后,这些孩子就把这些现成的工具套用于直观知识和经验。

其实,概念和定见应该是直观认识和经验的结晶。直观印象是丰富多样的,因此,它们在简洁和快捷方面,不是抽象概念的对手—后者很快就把事情概括打发;所以,要纠正那些先入为主的概念必须花费很长时间,或许这工作永远也无法完成。

因为直观知识在各个方面都与先入为主的概念相抵触,所以,我们的直观告诉我们的东西预先就被认定是片面的,或者干脆遭到否定。

人们对直观认识视而不见以保护先入为主的观点免遭伤害。所以,许多人经常终其一生都受着自己定了型的思想的压迫,这些思想也就是由荒唐的念头,古怪的想法、怪癖、狂想和偏见所组成。

这种人从来没有尝试过从直观和经验中总结出基本概念,因为一切概念从一开始就都已经现成给他们。正是这一原因使无数这样的人变得那样肤浅和乏味。

一般来说,在孩子们从生活原型中了解到生活之前,他们不应该从其复制件中认识生活的任何方面。

因此,不要匆匆忙忙只是把书本放在孩子们的手中;我们必须让他们逐步地了解事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最重要的是注意引导他们获得对这现实世界的纯粹的认识,让他们永远直接地从现实世界里提取概念,并根据现实把这些概念组织起来;而不是从别处,从书本、童话故事或者别人的谈话里获得这些概念,就把这些现成的东西套在现实生活当中。

否则,他们的头脑就将充满虚幻的东西;他们就会在某种程度上错误地理解现实,或者会削足适履,徒劳地根据那些虚幻的东西来重塑现实,并因此在理论上,甚至在实际中步入歧途。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概念

概念(Idea,Notion,Concept)是反映对象的本质属性的思维形式。人类在认识过程中,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所感知的事物的共同本质特点抽象出来,加以概括,就成为概念。表达概念的语言形式是词或词组。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即其涵义和适用范围。概念随着社会历史和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变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15237.1—2000:“概念”是对特征的独特组合而形成的知识单元。德国工业标准2342将概念定义为一个“通过使用抽象化的方式从一群事物中提取出来的反应其共同特性的思维单位”。

南宁治疗男科方法
肾精不足怎么调理
广东十佳牛皮癣医院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