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武灵王胡服骑射

高平历史网 2020-01-15 04:02:08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关于赵武灵王胡服骑射pdf的介绍

战国时期长期受匈奴侵扰的赵国,自从学习了匈奴的胡服骑射以后,战斗力大大加强。所以,只有不断学习别人的长处,才能不断进步。

有一天,赵武灵王对他的臣子楼缓说,想改变现在的穿着服装,认为长袍大褂,打仗干活都不方便,应学习胡人(泛指北方少数民族)短衣窄袖,脚穿皮靴,灵活得多。楼缓听了也表示赞成。

可是改革总会受到保守派的阻挠,赵武灵王很担心,就召见另一大臣肥义商议,肥义认为:要办大事就得当机立断,不能犹豫不决,既然认为对国家有利,何必怕大家反对或讥笑?赵武灵王很高兴,对肥义说:我看讥笑我的是蠢人,明事理的人都会赞成我。。

第二天上朝的时候,赵武灵王首先穿着胡人的服装出来。大臣们看见,都吓了一跳。赵武灵王把改胡服的事向大家讲了,可大臣们都觉得太丢脸了,不愿这么办。赵武灵王有个叔叔公子成,是赵国很有影响的老臣,头脑十分顽固。他听到赵武灵王要改服装,干脆装病不上朝。赵武灵王下定了决心,非实行改革不可。他知道要推进这个改革,首先必须打通他那老叔叔的思想,就亲自上门,找公子成反复地讲穿胡服、学骑射的好处。经过反复说服,公子成终于想通了。赵武灵王立即赏给公子成一套胡服。

尽管还有一些大臣认为"衣服习俗,古之理法,变更古法,是种罪过"但在武灵王的批驳和公子成的改变下,也就没什么话可说,只好跟着改了。

赵武灵王看到时机成熟,就正式下达了一道改革服装的命令。过了没多久,赵国人不分贫富贵贱,都穿起胡服。有人开始不习惯,后来逐渐觉得穿了胡服,确实方便了许多。

赵武灵王紧接着又号召大家学习骑马射箭。不到一年,一支强大的骑兵队伍训练成熟了。公元前305年,赵武灵王亲自率领骑兵打败临近的中山,又收服了东胡和临近几个部落。到了实行胡服骑射的第七年,中山、林胡、楼烦都被了,还扩大了好多土地,赵国成为战国七雄中仅次于秦、齐两雄的强国了。

附记:郭沫若1961年秋游丛台时曾赋诗一首,诗中说到"骑射胡服思雄才"便是赞美赵武灵王实行胡服骑射改革的史绩。如今,胡服骑射"已成了改革的同义词。

二0一七年八月二十三曰整理制作。

本文相关词条概念解析:

胡服骑射

根据《史记》记载,赵武灵王召肥仪与议天下,大朝五日后决定胡服改革,"十九年正月,大朝信宫,召肥义与议天下,五日而毕。"赵武灵王推行胡服骑射,励行改革,改变了中国军队中宽袖的最初正规军装,以后逐渐演变改进为后来的盔甲装备。赵国所用的"胡服",因为衣短袖窄,类似于西北戎狄之服,所以被俗称"胡服"。减弱了华夏民族鄙视胡人的心理,增强了胡人对华夏民族的归依心理,缩短了二者之间的心理距离,奠定了中原华夏民族与北方游牧民族服饰融合的基础,进而推进了民族融合。梁启超认为赵武灵王是自商、周以来四千余年中的第一伟人,他与秦始皇、汉武帝以及南北朝的宋武帝(刘裕)一样,是中国历史上四位取得对北方游牧民族战争胜利的人之一,而且是最值得后代子孙骄傲的一位。1903年,梁启超发表《黄帝以后的第一伟人--赵武灵王传》。

韶关牛皮癣医院地址
缓慢性心律失常的原因
肿瘤筛查抽血准确吗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