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为避税招聘名残疾员工吗

高平历史网 2022-02-17 17:32:00

企业为避税招聘2100名残疾员工

荆楚(楚天都市报)(叶宁 王予 实习生王灿 苏春梅)武汉源生铁路配件制造有限公司,位于江岸区建设新村87号。这样一家小型范围的炼铜厂,竟具有2100多名残疾人员工。

涨埃?钦呤档靥椒昧私猓?贸?赣玫牟屑踩耍?械母?静焕瓷习啵挥械囊恢苤焕醇复危?我换尉妥摺?/p

公司董事长夏源河称,只有招到足够数量的残疾人,才能避开高额税费。

4月25日上午11时许,来到该厂,只见厂区空地上堆满了废旧铜线,作业工人屈指可数。

董事长夏源河告诉,工厂占地30多亩,共有3座厂房,有残疾人员2100多人,正常员工只有百余人。

夏源河称,以前,厂里主要产品是电机配件。去年底,工厂改变经营方向,开始主攻炼铜行业。随后,夏源河通过区残联,在武汉市大规模招聘残疾人,“除精神病人不收外,其他残疾人这里都欢迎。”

在该厂的聘请书上,看到这样的条款:“正常情况下,残疾人不用上岗,按武汉市每个月最低生活保障金发放工资……”

夏源河说,公司这一招人政策,给众多残疾人带来了福利。公司每个月向残疾人发放最低保障金550元,并为每位残疾职工缴纳了社会保险(俗称五保:养老保险、失业报险、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加在一起,总计为每名残疾职工支出840元。

问:公司为残疾员工付出这么多,会不会影响公司的利润?夏源河说,大规模招聘残疾员工,既让残疾人得到实惠,又能根据国家优惠政策公道避税,增进了企业发展,这是一项双赢的措施。

接下来,他给算了一笔细帐———

公司对2100多名残疾员工的月支出,约为170万多元。按国家政策,招收2100多名残疾员工,月返税额达466万元。这样1算,在让残疾人得到福利的同时,企业也得到了更大的利益。

在该公司采访了多位残疾人员工,他们都交口称赞夏老板:他是个好人。

残疾人张诚说,几年前,他通过区残联与夏老板签定了用工合同。这些年,工厂按时给他们发放最低保障金,为他们办理社会保险,“这在之前根本想都不敢想,虽然没上班,但生活有了保障。”

残疾人文明说,去年底,听说“源生”公司招人,她和同是残疾人的丈夫赶紧报了名,签了用工合同。夏老板告诉他们,在身体条件允许下,能够上班就按时来,如有特殊情况,可以不用上班。

武汉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表态不支持也不反对

武汉市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就业保险和就业处副处长罗斌称,1991年施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第四章、第三十四条规定,国家保护残疾人福利性企业事业组织的财产所有权和经营自主权,其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在职工的劳动报酬、生活福利、劳动保险等方面,不得轻视残疾人。

为基层单位和一线员工提供及时、高效、优质的服务 他说,应该讲,夏源河与残疾人签定用工合同,按时发放工资和办理社保,完全符合残疾人用工条件,一定程度上这是为残疾人谋福利。近年来,有的企业出现了残疾人虽然取得岗位,实际却没做事的反常现象。对此,劳动部门既不支持,也不反对。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乌鲁木齐哪家男科医院好
南京治疗妇科
成都看白癜风去哪里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