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了

高平历史网 2022-02-12 04:12:10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中,刻画了一位深受封建科举制度影响的典型人物——范进。他一心想考上状元,官场得中,当得知自己考中“举人”这一小小名位后竟高兴得疯了。真是一世寒窗苦读,换的痴人疯像。

读后觉得范进对功成名就未免太认真追求了。他与同属于封建科举时代的蒲松龄老先生相比,当属不幸之人了。

蒲松龄生于山东省淄博市淄川区浦家庄,一生治学严谨,由于不愿随波逐流而屡试不第。却不认真计较得失,三十三岁即到西铺村毕氏私塾教书,一教就是四十年,培养出的学生有一位做到尚书,人称毕尚书。

要由权威部门进行统一发布才准确。 教书之余,浦老就到村头茶馆去坐坐,听南来北往的过路人讲些奇闻怪事,回到家中信笔写于纸上后,团成纸团抛于阁楼之上,一直到生命中止,才断了此嗜好。

后来,毕尚书闻知老师去世,奔丧回毕家庄,在蒲松龄故居寻找老师遗物,留作纪念,竟没找到一件珍贵的物品。毕尚书毕竟了解老师,穷翻不止,终于在阁楼之上寻得无数纸团,打开一看被纸团中一个个琳琅上口的故事感动吸引了。用箱子将纸团全部装回尚书府去,整理成书,取名《聊斋志异》,还签上老师的大名。浦老死后终于成名,书卖到今朝今日,仍畅销抢手。也没有哪个给他半分稿费。

野史毕竟是传说,不足为信。书还是老先生自己成册的,然除此之外,茶馆听说,纸团记录故事,不计较名利得失的情节却是真的。

浦老同范进都属于那个科举时代,在治学上却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给我们后世读书作文者以启示的是:写文章不是敲开名利之门的砖石,我们应该用优秀的作品和丰富的知识影响周围的人们,给后代留下不朽的传说。最起码叫他们认识到:不能象范进中举那样,为了名利地位疯了。

共 666 字 1 页 转到页 【编者按】通过范进中举与蒲松龄写《聊斋志异》的对比,作者认为二人在治学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给后世读书作文者以启示的是:写文章不是敲开名利之门的砖石,我们应该用优秀的作品和丰富的知识影响周围的人们,给后代留下不朽的传说。最起码叫他们认识到:不能象范进中举那样,为了名利地位疯了。谢谢作者的精彩解读和赏析,希望更多人能正确对待文学创作,也正确面对人生路上的得与失。( 李子燕)

1楼文友: 14:52:49 谢谢老师的精彩解读和赏析,希望更多人能正确对待文学创作,也正确面对人生路上的得与失。 没有翅膀,依旧可以飞翔;我的羽翼,扎根在心灵之上。

崇左白癜风
怎样加盟一线木门品牌
重庆治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