掘开南洞庭大泽文化的老井的

高平历史网 2022-01-02 04:09:07

掘开南洞庭大泽文化的“老井”

眼前这部长达80余万字,重达4公斤的《话说沅江 典藏本》,是李镇武先生耗费了十年心血写成的一部关于南洞庭大泽文化的史书。捧读这一大部头著作,宛如徜佯在故乡的时空隧道,聆听千古沅江在风雨沧桑中文明演进的历史跫音。

沅江,地处南洞庭腹地。这里人文毓秀,文化昌盛。千年流淌的洞庭湖水孕育了千姿百态的大泽文化。无数积淀深厚、弥足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犹如散落在南洞庭 玉盘 中的明珠,长期以来被历史尘封。李镇武先生凭着自己对家乡的热爱,以作家的文化良知和担当,巧用红线串珠环,十年的功夫,几易其稿,终于将荟萃南洞庭历史文化,摇曳绚丽地域色彩的《话说沅江 典藏本》付梓。于是,沅江便有了一张熠熠生辉的文化 名片 ,从此开启了一扇让世人了解南洞庭历史文化的窗口。

消费需求愈加旺盛 《话说沅江 典藏本》共分四辑,分别集纳了沅江的历史沿革、民俗民风、名胜古迹及老地名的传说等。作者着力挖掘其深厚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严格遵循 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 的编纂原则。在体例上横分门类,纵述始末,设篇立章,眉目清晰,统筹有度,重点突出。在手法上述、誌、传、图并用,仅图片就配发了900多帧。从而使这部鸿篇巨制斑斓夺目,宏微兼备,内涵丰厚,读来云卷云舒,怡情悦目,不觉劳顿。特别是书中关于 撂刀口 、 放马洲 、 晒袍嘴 等老地名的传说,读后让人感到穿越时空回到了数百年前沅江的古战场,金戈铁马,声犹在耳。 香炉山 印下了范蠡西施恩爱情侣的足迹, 胭脂湖 流淌着西施梳洗时洒落的嫣红脂粉、缕缕余香。

书中关于南洞庭民俗文化的章节更是充满着奇异、深邃和神秘的色彩, 开湖傩戏 、 渔浪会 、 开财门 、 收吓 、 洗三朝 、 烧包 等千百年流传下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达了人们对生者的祝愿,对逝者的缅怀,对幸福、吉祥的追求。

有人说,作者以水滴石穿的精神 掘开了一口地域文化的老井 。这话十分贴切。在十年的时间里,年过花甲的李镇武殚精竭虑、锲而不舍,从 老井 中发掘出了丰厚的南洞庭文化宝藏,采集、整理、考证、增补、勘误,无一不亲力亲为,力求准确无误,从无半点懈怠,才会使得这部书具有了典藏致用的文化价值、社会价值、科研价值和一定的 资政、教化、存史 的方志功能。

(作者刘金铃系湖南省委宣传部阅评专家)

声明:本媒体部分图片、文章来源于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联系删除。

肠道不好
肠道不好
一受凉就闹肚子怎么办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