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转型从世界工厂走向制造名城生存

高平历史网 2020-05-02 04:07:42

变化始自改革开放。东莞从一个典型的农业县变为地级市,在外向型经济的拉动下,地方经济迅猛发展,一度被冠以 世界工厂 的称号。

变化去向何处?2015年,东莞市明确提出了城市发展目标 建设国际制造名城、现代生态都市 。2015年,东莞市生产总值为6275.06亿元,同比增长8%,一跃迈入 千亿美元俱乐部 。

2015年,东莞市共接待了 00多批次来自中央、省区市以及境内外组织和媒体的调研采访。聚焦之下,人们有一个共同的疑问:东莞这个珠三角的地级市,如何以万分之三的陆地国土面积创造了全国百分之一的生产总值,成为中国第五大外贸城市?

世界工厂 的机遇与迷茫

1978年9月,一家港资企业太平手袋厂在东莞建厂,成为全国第一家 三来一补 企业,这标志着东莞农村工业化就此起步。随着东莞加工贸易的壮大,人们一度用 东莞塞车,全球缺货 来形容东莞制造业的重要地位,这为东莞制造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0多年来,东莞实施外向带动战略,走出了一条以经济国际化带动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道路。 东莞市委书记徐建华介绍,但近年来,由于长期快速发展积累的深层次矛盾,加上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以及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东莞遭遇了 成长的烦恼 ,面临 双重挤压 。

一方面,劳动力成本、土地成本上升,跟周边国家和地区比,广东已经不具有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传统的自主的技术不足,在高端市场上,广东也无法跟欧美等发达国家竞争。

2012年一季度东莞GDP增速降至1. %。与此同时, 倒闭潮 撤资潮 的传闻甚嚣尘上。有媒体报道,在东莞市厚街镇赤岭工业区,一家用工达1.8万人的制鞋厂,只剩零星的人员和车辆活动。

从统计数字来看,2015年,东莞市来料加工企业进出口占比由2010年底的25.2%下降到了 .5%,加工贸易占比从2010年的84.8%下降到60%,传统制造业从2010年的22.9%下降到18.8%。可以看出,东莞加工贸易确有大幅下降。

面对双重挤压的情况,广东只能够向上走。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广东省委书记 在今年全国两会上这样表示。

调结构、转方式的东莞之路

向上走就要转型升级。

东莞市委政研室副主任罗永峰说,从 世界工厂 向 制造名城 的转变,就是从来料加工型、生产车间型向创新驱动型、品牌生产型转变,是更加注重品牌化、科技化和美誉度的产业链转型升级。

转型之初,一些企业因找不到出路而迷茫,仍然希望通过加工贸易的方式维持旧况。但政府和大多数企业早已意识到 创新才是唯一出路。东莞市发改局局长叶葆华说: 东莞正在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变。

本文由入驻维科号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OFweek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

邵阳白癜风治疗费用
骨质疏松的预防
小孩脾虚如何调理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