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国名将郭淮的生平简介郭淮的人物事迹

高平历史网 2019-09-25 01:44:36

  魏国名将郭淮的生平简介,郭淮的人物事迹

  早年经历

  郭淮祖父郭全是东汉大司农,父亲郭缊也是东汉的雁门太守建安中期郭淮被举为孝廉,任平原府丞曹丕为五官将时,召郭淮署为门下贼曹,后转为丞相兵曹议令史

  汉中拒备

  公元215年(建安二十年)七月,随曹操征讨汉中曹操回军后,留征西将军夏侯渊守汉中,以拒刘备,并留郭淮为夏侯渊的司马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刘备统军攻汉中

  公元219年(建安二十四年)正月,刘备率主力渡过沔水,顺山势隐蔽疾行,迂回到阳平关侧后之定军山(今陕西勉县南),依据险要地势,待机歼敌夏侯渊为摆脱被动,率兵争夺定军山讨虏将军黄忠居高临下,发动迅猛冲击,斩夏侯渊及益州刺史赵颙,曹军大败,退守阳平关东夏侯渊与刘备作战时,郭淮有病,未能随其出战夏侯渊死后,魏军新失主帅,怕为蜀军所乘,三军皆失色司马郭淮和督军杜袭收敛散卒,号令诸军:“张将军是国家的名将,深为刘备所忌惮;如今军情紧迫,只有在张将军的指挥下,才能转危为安”于是推举张郃继夏侯渊为魏军主帅张郃出任,诸将皆受张郃指挥,军心乃定

  第二天,刘备欲渡汉水来攻诸将认为寡不敌众,想依水为阵以拒蜀军郭淮说:“这是向敌人示弱,不能击败敌人,这不是上策不如撤离岸边,在远处设阵,诱使敌人前来,等他们渡到河中央再发起进攻,一定可以打败刘备”遂在汉水以北列阵,打算等到蜀军涉水半渡时进行反击刘备疑心重重,隔水相持而不渡郭淮遂坚守,示无还心不久,曹操让张郃假节,以郭淮为张郃司马

  屡破羌胡

  黄初元年(220年),曹操去世,曹丕即魏王位,赐郭淮关内侯,转为镇西长史又行征羌护军,护左将军张郃、冠军将军杨秋讨山贼郑甘、卢水叛胡等,皆平之至此关中平定十月曹丕称帝,史称魏文帝郭淮进京祝贺,因路上得病,所以去迟了曹丕大宴群臣,责备郭淮说:“昔禹会诸侯于涂山,防风后至,便行大戮今溥天同庆而卿最留迟,何也?”郭淮回答:“臣闻五帝先教导民以德,夏后政衰,始用刑辟今臣遭唐虞之世,是以自知免于防风之诛也”(《三国志·魏书·郭淮传》)曹丕听后很高兴,升郭淮为雍州(治长安,今西安西北)刺史,封射阳亭侯后郭淮镇压羌族叛乱,威镇边疆

  佯攻高翔

  太和二年(228年)

  ,蜀丞相诸葛亮首次攻魏,派马谡守街亭,高详驻军柳城张郃率军攻打街亭,而郭淮则率军佯攻柳城,牵制蜀军随后又在枹罕破羌人唐泛,加建威将军

  屡立功勋

  郭淮(3)  太和三年(229年),诸葛亮第三次攻魏遣陈式进攻祁山以南前已归蜀、街亭战后又被魏军收复的武都(今甘肃成县西)、阴平(今甘肃文县西北)二郡郭淮率兵救援,在建威(今甘肃成县西)遭到诸葛亮主力的阻击,被迫退走蜀军遂攻占武都、阴平二郡太和四年(230年),魏明帝决定兴师伐蜀,兵分三路会攻汉中郭淮在阳溪(今甘肃渭源东北)被蜀军击败,其他几路魏军也因山洪暴发,道路阻绝而撤军太和五年(231年)二月,诸葛亮第四次攻魏,包围祁山郭淮奉命与左将军张郃等随大将军司马懿防御蜀军司马懿留部将费曜、戴陵率4000人守上邽(今甘肃天水),自率主力西救祁山诸葛亮亦分兵一部继攻祁山,自率主力迎击司马懿郭淮与费曜等率军袭击蜀军,但被诸葛亮击破,蜀军乘势抢先收割熟麦,获得军粮

  时陇右无粮,有人建议从关中运粮,便路途非常远这时郭淮招抚羌人,恩威并施,遂解军粮之急转为扬武将军青龙二年(234年)二月,诸葛亮率军10万出斜谷第五次攻魏四月,诸葛亮至郿,进驻渭水之南司马懿率军渡渭水,背水筑垒阻击司马懿分析形势后,对诸将说:“亮若勇者,当出武功依山而东,若西上五丈原(今陕西眉县西南),则诸军无事矣”(《晋书·宣帝纪》)诸葛亮果转进五丈原,魏将皆喜,唯史郭淮深以为忧,他说:“亮必争北原,宜先据之”(《资治通鉴·卷第七十二》),诸将多不以为然郭淮说:“若亮跨渭登原,连兵北山,隔绝陇道,摇荡民、夷,此非国之利也”(《三国志·魏书·郭淮传》)司马懿这才意识到北原的重要性,命郭淮等率兵移屯北原堑垒尚未成,蜀军果至,攻而未克,两军遂成对

  峙状态几天后,诸葛亮率军西行,诸将皆认为诸葛亮欲攻西围,唯郭淮认为诸葛亮欲攻西围是假,攻阳遂是真当晚,蜀军果然攻阳遂,魏军因早有防备,击退了蜀军八月,当月,诸葛亮病故于五丈原军中,部将杨仪、姜维率蜀军撤回汉中正始元年(240年),升郭淮为左将军,又转拜前将军,仍为雍州刺史正始五年(244年),夏侯玄伐蜀,郭淮率军为前锋后魏军为蜀将王平,郭淮因有准备,才未大败回军后,郭淮假节

  正始八年(247年),雍州、凉州(治姑臧,今甘肃武威)等地区的羌胡族人背魏降蜀

  蜀卫将军姜维率兵出陇右(今甘肃陇山、六盘山以西)接应郭淮、讨蜀护军夏侯霸和姜维战于洮西(洮水以西)胡族首领白虎文、治无戴等率部降蜀,姜维将其迁至蜀境而未迁走者皆为郭淮击平嘉平元年(249年)秋,姜维督军进攻雍州(今陕西关中及甘肃东部),依傍曲山(今甘肃岷县东百里)筑两城姜维熟悉陇西风俗民情,欲诱羌胡归蜀,以控制该地区派牙门将句安、李歆等人驻守,并联合羌胡人进攻附近各郡郭淮与刺吏陈泰统兵抵御郭淮采用陈泰围城打援的策略,命陈泰讨蜀护军徐质,南安太守邓艾进围曲城(今甘肃岷县东漳南),切断交通及水源,曲城蜀军困窘不堪姜维领兵救援,进至牛头山(甘肃岷县东南,洮河南岸),为陈泰军所阻郭淮率军进逼洮水,企图切断姜维退路姜维迅速撤回句安、李歆等人孤立无援,献城投降郭淮又留邓艾屯白水(今甘肃白龙江)北岸,以防蜀军反攻,自率军西击羌人各部

  备受皇恩

  嘉平二年(250年),郭淮因前功升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并进封阳曲侯,食邑共2780户,分出300户,封其一子为亭侯诏曰:“昔汉川之役,几至倾覆淮临危济难,功书王府在关右三十馀年,外征寇虏,内绥民夷比岁以来,摧破廖化,禽虏句安,功绩显著,朕甚嘉之今以淮为车骑将军、仪同三司,持节、都督如故”[1]

  正元二年(255年),郭淮去世,被追赠为大将军,谥贞侯,儿子郭统继嗣郭统死后,子郭正继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小孩口舌生疮怎么办
如何开发一个小程序
小儿积食发烧症状
友情链接